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青年鸽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及与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80日龄左右的雌性青年鸽384只,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其中A组饲喂基础饲粮,B、C和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8CFU/kg丁酸梭菌、5×10^9CFU/kg乳酸菌和5×10^9CFU/kg乳酸菌+1×10^8CFU/kg丁酸梭菌。预试期7d,试验期28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B、C和D组青年鸽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2.0%、32.0%和22.0%,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A组相比,C和D组青年鸽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与A组相比,D组青年鸽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5),B、C和D组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4)与A组相比,B、C和D组青年鸽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C和D组青年鸽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 AOC)显著提高(P<0.05),D组青年鸽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A组相比,C和D组青年鸽卵巢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能够提高青年鸽肝脏抗氧化功能并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提高青年鸽的生长性能,对青年鸽的繁殖潜力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2.
实验动物毛霉菌病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微小根毛霉(A组)、足样根霉(B组)、伞枝犁头霉(C组),均以1千万个孢囊孢子/ml的稀释度,兔每只(静脉)2ml,3 ̄7d后,3组兔共12只全部死亡;B组豚鼠每只(腹腔)4ml,4 ̄8d后3只豚鼠全部死亡;小白鼠每只(腹腔)1ml,3 ̄7d后,3组小白鼠14/16死亡,仅C组小白鼠存活2只,可见3种菌均属毒力甚强的条件致病菌,实验动物中以家兔最敏感,豚鼠和小白鼠次之。实验动物毛霉菌病的临床与病理  相似文献   
73.
蜂胶对雏鸡霉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20%蜂胶乙醇浸液,1.5ml/只(含蜂胶0.3g)拌人日粮挥干乙醇,治疗300例(自然感染200例,人工复制100例)感染曲霉病,毛霉病的3日龄雏鸡,5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愈率为80%-82%,与1/2000硫酸铜饮水,2万单位/只制霉菌素治疗组(82%)相比,疗效相近,蜂胶治疗组雏鸡死亡率为18%-20%,与不用药治疗的对照组雏鸡死亡率(70%)差异极显著,因此认为,蜂胶将是一种抗霉菌新药,蜂胶除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外,对致病细菌,病毒和原虫也有广谱杀菌和抑菌作用,它又是一种抗霉菌新药,蜂胶除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外,对致病细菌,病毒和原虫也有广谱杀菌和抑菌作用,它又是一种天然免疫刺激剂,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用,将成为兽医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的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74.
旨在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冷鲜鸡货架期微生物变化的影响。将75只预冷后的同批次黄羽肉鸡胴体随机分成3组,分别置于-2、0、2 ℃冰柜中贮存,在第1、3、5、7、9天采样,分析冷鲜鸡的微生物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粪嗜冷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弯曲假单胞菌、盐晶嗜冷杆菌、奥斯陆莫拉菌、乌尔新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一株鼠鼻罗氏菌、幽门螺杆菌、棉子糖乳球菌等是引起冷鲜鸡腐败的主要优势菌。粪嗜冷杆菌、盐晶嗜冷杆菌和栖海沙嗜冷杆菌的数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温度越低对其增殖抑制作用越强。-2 ℃条件下储存最有利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进而延长冷鲜鸡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75.
拜城油鸡是我国极具特色的地方珍品油鸡禽品种,具有诸多优点。本研究随机选取60只300日龄拜城油鸡(公母各半)和45枚鸡蛋,分别进行体重、体尺和蛋品质测定,并用28个微卫星位点对拜城油鸡进行标记。结果显示,拜城油鸡体重、体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属于体型较大的鸡品种;蛋品质方面,拜城油鸡蛋黄颜色、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具有一定优势;拜城油鸡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3.69、0.61和0.57,28个位点中23个为高度多态位点,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76.
为分离鹅(Anser cygnoides)微卫星序列片段,提取鹅基因组DNA,用Hae III和Rsa I内切酶消化并连接接头,再用接头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与生物素标记的(AC)12探针杂交,杂交复合物用链霉亲和素包裹磁珠进行结合,得到单链DNA目标片段。再经PCR扩增,连接pMD19-T载体,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得到微卫星富集小插入片段DNA文库。用Colony-PCR法筛选获得318个阳性克隆,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的318个序列有242个含微卫星序列,197个为有效微卫星序列,其中完全型(perfect)占60.9%,非完全型(imperfect)20.8%,混合型(compound)18.2%。(CA)n重复最为常见。文章为鹅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子进化、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座定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肌生成抑制因子在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PCR-SSCP与实时定量RT-PCR方法分析白羽王鸽肌生成抑制因子(MSTN基因)的多态性和在脑、肝脏、胸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白羽王鸽MSTN基因的外显子1和外显子3区域分别检测到一个多态位点,且均属于沉默突变;肝脏、肌肉和脑组织中MSTN基因的表达量依次为肝脏〉脑〉肌肉,且差异极显著。而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乳鸽研究发现,随着乳鸽日龄(1~25d)的增长,MSTN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无明显的线性变化规律。该结果为进一步确定MSTN基因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三组(12只)成年奶山羊分别以每周一次口服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历时7周,测定其血液与组织硒的动态变化与分布状态,探讨硒含量变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血液硒含量与服硒总量呈正相关,动物起病、中毒和致死效应阶段的临界值分别为:0.4,0.6和1.6μg·mL ̄(-1);中毒羊组织硒含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肺脏、脾脏、心脏和大脑,对照羊依次为肾脏、肝脏、脾脏、肺脏、大脑和心脏;血液与组织硒含量变化可作为奶山羊硒中毒病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9.
动物毛霉菌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勤 《中国兽医学报》1996,16(3):309-312,289
动物毛霉菌病李国勤(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39)毛霉菌病(mucormycosis)是由毛霉菌科(Mucoraceae)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已见于人、马、牛、羊、猪、狗、猴、猫、鸟类以及实验动物小鼠、家兔等。1病原...  相似文献   
80.
浙江省主要野鸭品种(系)生产性能及肉质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0日龄斑嘴野鸭(Ⅰ组)、野生绿头野鸭×绍兴鸭(Ⅱ组)、西湖野鸭(Ⅲ组)以及野生绿头野鸭×西湖野鸭(Ⅳ组)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各组的若干肉质指标.结果表明鸭种是影响产肉力的主要因素,胸肉和腿肉的物理特性决定鸭肉的食用价值;4组野鸭相比,Ⅱ组全净膛重最轻,胸腿肉比例高,胸肉最大,肉色最深,肉嫩度最好;Ⅰ组、Ⅲ组肉用性能和肉质次之,Ⅳ组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