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抗菌肽Cecropin AD抗肉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0只16日龄粤黄公鸡,随机分为6组(无球虫组NO、无敌球素组ND、敌球素组D、低剂量抗菌肽组CAD900、中剂量抗茵肽组CAD4500和高剂量抗菌肽组CAD9000),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栏)10只。D组饲喂含敌球素(Deccox)的饲粮,而其它5组饲喂不合敌球素的基础饲粮;CAD900、CAD4500和CAD9000等3组分别经饮水喂给抗茵肽Cecropin AD(每日摄入剂量分别为900、4500和9000u/kg体重)。在各组饲喂对应试验饲粮1天后,分别对ND、D、CAD900、CAD4500和CAD9000等5组鸡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5万/鸡),并在接种球虫后的第5天观察各组血粪情况,第6天剖检观察盲肠病变情况,第7天计粪便卵囊数,第10天称体重。试验结果表明,Cecropin AD可降低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肉鸡的死亡率、盲肠病变值和粪便卵囊数,对肉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未还田的要高,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比未还田处理的要低。在花后20天后,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旗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秸秆未还田的要高,并且增加的速度在加快;而POD活性、MDA含量均比秸秆未还田处理的要低,并且降低速度同时也在加快。秸秆还田可以维持较高的保护酶体系,减少膜的破坏。在产量结构及产量上,秸秆还田处理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明显比未还田处理的高,产量也有显著提高,比秸秆未还田处理高10.07%。因此,秸秆还田处理利于缓解旱地小麦旗叶的衰老,对旱地小麦的产量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53.
深松和翻耕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深松耕作对小麦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深松与翻耕条件下旱地小麦花后根系部分生理指标以及籽粒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翻耕处理相比,深松处理小麦花后根系能够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硝酸还原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较低,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缓慢,说明深松处理能够减缓根系的衰老。深松处理的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高于翻耕处理,其中穗粒数增加达到显著水平,是深松处理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新型的体外等温扩增特异核酸片段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快速检测等优点,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的快速检测。文章对LAMP的反应原理、技术特点及其近年来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旨在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代二化螟为靶标,分别对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杀虫单和甲氧虫酰肼开展药剂推荐使用剂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各药剂对二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是90.91%、86.36%、77.27%、81.62%和95.45%。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对二化螟防效较好,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回顾泰山参栽培与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泰山参种质资源、泰山参人工驯化与栽培、泰山参的营养价值利用以及泰山参的药用价值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泰山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泰山参可以依托泰山优势的旅游资源,并结合国家政策性红利来发展泰山参产业,认为通过开发研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的产品以及泰山参种植、加工体验式产品等多方面来发展泰山参产业,得出泰山参未来发展可行的方式和途径,希望能对泰山参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改进设计滚筒式捡拾器实验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实验室滚筒式捡拾器实验台在使用中存在工作部件运转调速特性差,难以满足性能测试要求,提出应用变频调速系统,用于调节滚筒式捡拾器的转速与机器前进速度.通过改进的实验台,可以实现捡拾器的动态模拟;利用传感器,对捡拾器工作参数进行测试,以及主要工作参数的获取,为该类型工作部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环孢子虫是一类可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的重要寄生性原虫。为建立猴源环孢子虫的巢式PCR检测方法,根据该环孢子虫18S rD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保守引物N18SA/N18SS和一对特异性引物CYJS/CYJA,通过阳性质粒摸索该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并应用该方法对87份猴粪样本进行了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该巢式PCR能特异性地扩增出猴源环孢子虫目的片段,与微小隐孢子虫、阿米巴原虫等8种DNA无交叉反应,最低能检测0.2 fg的阳性质粒DNA,对临床样本的检出率比传统方法(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提高2.3%~3.4%。可见,该巢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于环孢子虫病的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为了制备兔抗鸽IgG抗体-HRP,建立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鸽毛滴虫抗原的检测方法,将纯化的鸽IgG加入佐剂免疫兔子,获取纯化的兔抗鸽IgG抗体;采用简易过碘酸钠法标记兔抗鸽IgG,获取兔抗鸽IgG抗体-HRP;同时将鸽毛滴虫用超声波粉碎加入佐剂后多次免疫健康鸽获取鸽抗鸽毛滴虫高免血清(一抗);然后在2×106个/mL的鸽毛滴虫抗原量下,用不同浓度的一抗抗体、兔抗鸽IgG抗体-HRP进行试验;并对70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2×106个/mL的鸽毛滴虫抗原量下,一抗与兔抗鸽IgG-HRP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100和1∶500;70个样品中,48个镜检为阳性的样品用Dot-ELISA检测有44个呈阳性,阳性符合率为91.7%;22个镜检为阴性的样品用Dot-ELISA检测有12个呈阴性,阴性符合率为54.5%;Dot-ELISA检测与镜检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0%。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鸽毛滴虫感染的Dot-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0.
为探索蜱及蜱传病的防控新策略,了解病原与媒介硬蜱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莱姆病病原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后对长角血蜱4个功能基因的转录影响进行了研究。将不同浓度梯度的伯氏疏螺旋体显微注射到长角血蜱体内,分不同的时间段提取蜱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对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HLcyst-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3(HLcyst-3)、卵泡抑素(FRP)、凝血酶抑制剂(Hemalin)4个功能基因的转录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存在时间和剂量相关性,感染后第4天显著诱导了长角血蜱HLcyst-1基因的表达,抑制了Hemalin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