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小理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耦合关系,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小理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全局Moran’s I、Moran散点图和Anselin local Moran’s I分析了500 m×500 m格网尺度上流域土地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格局,利用GIS技术研究各类用地在p0.05显著性水平下局部聚集区与高程、坡度、坡向、与水域距离、与道路距离、与居民点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都表现出全局空间正自相关特性,但空间正自相关性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且在32 km以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自相关程度的空间衰减强度不同。耕地、草地的空间分布呈显著的HH(高值-高值)、LL(低值-低值)聚集趋势,而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显著的HH聚集趋势。草地H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上游的丘陵或山地区,林地H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下游沟壑区和上游山地区,其他地类HH聚集区集中分布在流域下游宽阔黄土梁或开阔河谷区。随高程和坡度增加,各地类HH、LL聚集区面积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1 000~1 300 m高程区、15°~25°的坡度区以及正阳向和正阴向区域,是各地类HH聚集分布最多样、面积最集中的区域。建设用地和林地H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1 000~1 100 m高程区,耕地、园地和未利用地H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1 100~1 200 m高程区,草地H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1 200~1 300 m高程区。各地类HH聚集区按平均坡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建设用地、耕地、园地、林地、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园地和耕地H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正阳向和半阳向区域(正阳向面积最多),林地和草地H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正阴向和正阳向区域(正阴向面积最多)。距水域和道路越远,除未利用地外,各地类HH聚集区面积呈不断减小的趋势;距居民点越远,草地HH聚集区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而其他地类HH聚集区面积呈不断减小的趋势。各地类HH、LL聚集区集中分布在距水域、道路1.5 km范围内和距居民点3 km范围内。距水域、道路和居民点越近,建设用地、园地和耕地的HH聚集区面积迅速增加。相比HH聚集区,耕地LL聚集区主要分布在1 200 m以上高程区,平均坡度增大,正阳向面积略大于其他坡向面积,与水域和居民点的距离较远且面积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草地LL聚集区主要分布在1 000~1 200 m高程区、15°~35°坡度区,各坡向上分布面积相差不大,与水域、道路和居民点的距离较近且面积呈不断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22.
可溶性糖含量是决定萝卜品质和商品价值的重要因子。现以23种不同萝卜品种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萝卜材料肉质根韧皮部和木质部的糖组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木质部、韧皮部糖分含量的相关性以及糖含量与甜度值的关系。结果表明:萝卜肉质根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可溶性糖都是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均值分别达到15.40mg·g~(-1) FW(韧皮部)和19.37mg·g~(-1) FW(木质部),其次是果糖,蔗糖含量最低;木质部可溶性糖含量均值高于韧皮部,二者密切相关,r值达到0.802 0(**);韧皮部和木质部甜度值分别与各自的总糖含量呈现极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93 9(**)和0.971 8(**),在各种糖组分中,果糖含量与甜度值相关性最大;该研究为萝卜品质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可利用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3.
高温胁迫对四种兰科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硬叶兜兰、白芨、春兰、球花石斛为试材,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这4种兰科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兰科植物保育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45℃高温胁迫下,硬叶兜兰、白芨、春兰、球花石斛4种兰科植物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Fv/Fm和Yield值都不断下降。硬叶兜兰Fv/Fm和Yield值下降较缓慢,其次是球花石斛,最后是春兰和白芨。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胁迫时间相关性分析可得,4种兰科植物的Fv/Fm、Yield值和胁迫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性,硬叶兜兰、白芨、春兰的Fv/Fm、Yield值和胁迫时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球花石斛的Fv/Fm、Yield值和胁迫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连续的高温胁迫会使兰科植物的光合机构受到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24.
SSCP技术及在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是一种简便、灵敏的多态性检测方法,近年在植物研究中得到了较多应用.现就SSCP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5.
31份野生树莓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PD技术分析了31份野生树莓资源的亲缘关系,从100个A系列随机引物中选出了15个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将这15个引物应用于31份野生树莓材料,共扩增出182条谱带,其中170条为多态性标记(占93.4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谱带12.13条,表明不同树莓资源基因型间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RAPD的扩增结果建立UPGMA聚类分析树状图,31份野生树莓资源在遗传距离0.5100处被划分为4个类群。从分子水平研究了树莓属资源的亲缘关系,为树莓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及其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6.
利用SRAP、SSR和AFLP 标记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建立甘蓝型油菜的高质量遗传图谱,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复杂性状打下基础并提供保证。【方法】以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SI-1300” 及其恢复系“Eagle”组配得到的184个F2单株为群体,利用SRAP、SSR和AFLP标记技术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结果】该图谱共包含21个连锁群,涉及137个SRAP标记、143个SSR标记和118个AFLP标记。图谱总长1 949.8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9 cM。以SSR标记为锚定标记,该图谱与国际标准图谱进行了初步对应。研究共发现了8个偏分离区域。【结论】根据对标记分布的均匀程度,图谱覆盖程度以及标记密度等方面的分析,本研究构建的甘蓝型油菜分子遗传图谱质量较高,并且SRAP标记可能是比AFLP标记更适合于图谱构建的标记体系。  相似文献   
127.
正目前,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存在和移动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规模、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28.
秋福红树莓叶片离体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媛  郭修武  代汉萍  刘海涛 《果树学报》2008,25(6):868-871,F0003
以红树莓品种秋福(Rubus L.cv.Autumn Bliss)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适合其再生植株的叶片部位、放置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暗培养时间等条件。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接种于MS+TDZ2.00mg/L+IAA0.10mg/L的培养基,暗培养2~3周转移至正常光照下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和外植体不定芽数分别为100.00%、95.83%和(5.57±0.27)个。将再生芽接种于1/2MS+IBA0.10mg/L的培养基中,35d后生根率达100.00%。再生植株炼苗后移栽,30d时成活率达97.30%,成功地建立了红树莓叶片的离体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29.
针对技术效率在经济增长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了技术效率的产生和发展、技术效率的度量以及它与前沿生产函数的关系。另外,评价了测度技术效率的两种主要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0.
中国明对虾卵黄蛋白原mRNA基因在卵巢和肝胰腺中都有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在卵巢不同发育时期卵巢和肝胰腺这两种组织的卵黄蛋白原mRNA的表达水平,提取组织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对卵巢发育的各个阶段,卵原细胞增殖期、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次级卵黄发生期和消退期的卵黄蛋白原mRNA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卵巢中,卵黄蛋白原mRNA在前3个阶段随着卵巢的发育,表达量不断增加,分别为0.04、0.23和1.03,次级卵黄发生期开始减少到0.16,消退期卵黄蛋白原mRNA表达量又增加到1.00。而在肝胰腺,前4个阶段随着卵巢发育,表达量逐步增加,分别为0.01、0.07、0.19、和1.29,至消退期,表达量减少到0.74。研究亮点:使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明对虾卵黄蛋白原mRNA基因在卵巢发育的不同时期,卵巢和肝胰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选择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的实验方法,在前人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相对定量的研究,清晰地阐述了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mRNA基因的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