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两批调进猪缺锌症的诊疗发病情况我县运西、运东两个驻军农场1999年4月11日和14日分别从南通如皋和安徽省某地购进58头、33头杂交白仔猪育肥,喂从县饲料公司购买的混合料。两批猪4月21日和29日先后出现有几头拉稀,到5月2日.共有26头发生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2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C株N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四川省一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infectious bronchitisvirus,IB)的雏鸡病料中成功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命名为SC。病毒经鸡胚传代、血凝试验监测和负染电镜检查证实为IBV。自接毒鸡胚尿囊液中提取RNA后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得到了IBVSC株mRNA6 cDNA(编码N蛋白)。应用DNAstar5.06,Clustal1.8分析软件将克隆测序的N蛋白基因与Genbank中11株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和同源性分析,发现IBV SC株变异独特,明显不同于国内外参考毒株。  相似文献   
23.
2003年9月7日,江苏省金湖县某养殖户饲养的蛋鸡突然发病。该鸡群已按免疫程序进行过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的免疫。95日龄时鸡开始发病死亡,怀疑患鸡新城疫病,用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同时用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拌料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该群鸡先后共发病318只,死亡230只,发病率为61%,死亡率为45%。  相似文献   
24.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和禽肉瘤病毒(Avain sacroma viurs,ASV)群中病毒引起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统称.文章从临床疑似病鸡中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分离出一株ALV J亚型病毒.从感染鸡病料提取前病毒DNA,根据NCBI发表ALV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该病毒gp85基因,扩增出924 bp目的条带,利用pET-30a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鉴定正确后转化入Rosetta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40 ku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有良好免疫原性,为ALV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5.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了1日龄SPF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病病毒(REV)后,免疫器官脾脏肿瘤坏死因子(TNF)诱生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REV后脾脏细胞TNF诱生活性极显著增高(P〈0.01),TNF诱生活性明显增高与REV在机体各器官内长期大量繁殖紧密相关,并引起各免疫器官严重的变质性变化,以及由于TNF高含量的免疫损伤作用而降低机体各免疫器官的机能。  相似文献   
26.
舞阳县地处中原,是省级贫困县,总人口60多万人,耕地面积78万亩,常年麦播面积为58万亩,玉米播种面积为38万亩,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地区。由于受传统耕作观念的影响,大中型农业机械相对匮乏,农机装备水平低,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不高,农民群众对发展大型农业机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靠农机致富的观念不强,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猪瘟是威胁我国乃至全世界养猪业的主要疾病。目前该病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仅就繁殖障碍型猪瘟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及其防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我们从外地引进美国七彩山鸡1600只,用大糠作垫料,采用红外线保温伞式平养育雏,按规定的饲料配方,自配饲料饲喂。3天后发生大批死亡,计350多 只。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为精神不振,打盹、不爱活动,吃食减少或停食,饮水少,2~3天后死亡。剖检病死鸡数十只,绝大多数嗉囊空虚,每只山鸡腺胃或肌胃中  相似文献   
29.
繁殖障碍型猪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或Hog cholera,HC)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于1833年首次发现于美国俄亥俄州,百余年来其流行遍及全球。国际兽疫局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C一株兔化弱毒苗及其换代产品(细胞菌)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疫病在我国的发生和大流行。20世纪70年代后期,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为无规律的散发性流行;病原毒力降低,临床表现由典型变为非典型。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猪瘟病毒持续感染、胎盘感染、出生仔猪先天性颤抖等隐性感染猪瘟症状,对养猪业的发展与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