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1篇
  66篇
综合类   8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肥料涂层缓释技术以及涂层肥料在棉花、小麦、玉米中的使用效果,对涂层缓释肥的应用提出发展建议,如生产上要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相结合,施用在中上等地力上,肥料使用前期最好有一次充足的底墒。  相似文献   
42.
烟草产业配套设施高效利用研究——以贵州省大方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方县是我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基地,育苗大棚、烤房等配套设施规模大、闲置时间长。该文结合贵州大方县烟草产业实际,以贵州大方烟草产业发展规划为切入点,在分析育苗大棚、烤房空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育苗大棚种植蔬菜、食用菌及烤房种植食用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项目选择与市场条件、建设内容与组织方式、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等方面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大方县可利用育苗大棚种植番茄、芹菜、甘蓝等蔬菜,木耳、金针菇、香菇、杏鲍菇等食用菌;烤烟房可种植木耳、香菇等,利用前景广阔,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43.
[目的]针对攀枝花烟区烤烟移栽伸根期干旱、烟苗发育迟缓等问题,研究菌丝营养钵对烤烟根区微生态水肥环境和烟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玉米秸秆切碎后隧道式微波灭菌,利用灰管层孔菌(Fomes lignosus)的速生、菌丝扭结力强、快速腐解纤维素等特点,通过菌丝缠绕玉米秸秆制作成自然降解的圆锥型杯状烟苗移栽营养钵.将菌丝营养...  相似文献   
44.
黄壤上烤烟氮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条件下,利用同位素15N示踪技术于黄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9.2和40.7 g/kg和当地推荐最佳氮肥用量基础上,设15N用量分别为105和82.5 kg/hm2的情况下,研究了两个试验点烤烟15N积累、吸收比例、氮素利用率及15N在各器官分配。结果表明,在二种有机质含量的黄壤上,烤烟15N吸收规律相似,于烤烟移栽后3~5周内,烟株吸收15N较少,5周后15N积累量明显增加,到移栽后13周达到高峰,肥料15N吸收时间拖后;二种土壤上,肥料15N在整个生育期内积累量分别为28.41和26.55 kg/hm2。烟株于移栽后3~5周来自肥料15N占吸收总氮的比例为53.84%~71.33%,氮(15N)肥利用率为1.11%~7.34%;到烟叶采收结束(移栽后17周)时,烟株来自肥料15N占吸收总氮的比例为28.69%~29.75%,氮(15N)肥利用率为27.06%~32.18%。各个部位烟叶采收结束时,二种土壤上,肥料15N在上部、中部、下部烟叶及茎和花积累分别占吸收肥料总15N的35.08%~35.26%、25.87%~26.19%、17.92%~18.25%和22.73%~24.49%,肥料15N主要集中在中、上部烟叶。可见,肥料氮吸收时期拖后,土壤后期供氮能力强和中上部烟叶肥料氮比例较高是黄壤烟区烤烟氮素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5.
我国主要植烟土壤氮素矿化潜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我国植烟土壤潜在供氮能力及其分布状况,从18个烤烟主产省的317个县采集了500多个土壤样品,采用Stanford的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测定了土壤氮素矿化势和矿化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常数(k)平均为0.017/d,土壤氮素矿化势(No)平均为130.6 mg/kg,变幅为5.5~372.0 mg/kg,0—30 cm土壤累积潜在供氮量达到了470.2 kg/hm2。不同植烟区土壤矿化势差异显著,黄淮烟区、北部西部烟区、东北烟区、南部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长江中下游烟区、西南烟区土壤矿化势的分别为:64.1、78.8、99.0、119.9、127.8、135.0 和160.5 mg/kg。其中南方烟区(南部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长江中下游烟区、西南烟区)的矿化势显著高于北方烟区(北部西部烟区和东北烟区)和黄淮烟区。不同类型土壤矿化势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同一类型土壤,其矿化势变异仍很大。因此应从宏观上把握全国植烟土壤的供氮潜力,对于土壤供氮潜力过高的区域,在植烟土壤区划中应考虑进行调整,而对较高的区域,可以考虑采用农艺措施进行调控,减少烟株生育后期氮素供应;而对于土壤供氮适量的区域,应作为优先发展烤烟生产的区域。  相似文献   
4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甲苯咪唑粉中盐酸左旋咪唑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 40:60),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0.8 mL/min,柱温室温.在0.1~0.8 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盐酸左旋咪唑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1%,回收率标准偏差为0.2%.该方法与标准收载的方法相比,具有准确、快速和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7.
为提高多光谱影像氮素营养诊断的应用性,以烤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不同氮素水平的田间试验,定期拍摄烤烟生长的多光谱影像,测试植株的氮素含量,分析了不同植被指数(NDVI、GNDVI、LCI、NDRE、OSAVI)与传统氮素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最佳植被指数对施氮量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移栽50 d前后为烤烟监测的最佳时段,各植被指数对单株氮含量指标最为敏感,最终确定了植被指数指导田间追肥的判断标准Nnow=1911NDVI-1345.1,为大范围内作物的高质量追肥提供了新思路及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8.
水溶肥替代常规追肥对黔西南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最适于黔西南地区烤烟生产的水溶性追肥最佳比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溶性追肥基追比对烤烟长势、养分吸收、烟叶产量和品质、初烤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测土配方法得到的烤烟专用肥施用后,烤烟长势旺盛,养分吸收量增加,产量和产值提升,但不利于上部叶品质的提升;采用水溶性追肥代替常规追肥后,随着氮、磷(P_2O_5)、钾(K_2O)3种养分追肥比例由30∶7∶40增加至70∶65∶70,烤烟株高、最大叶面积以及养分吸收累积、烤烟经济性状、初烤烟叶化学成分评价总分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追肥比例为50∶50∶50时,烤烟的长势最好,养分吸收适中,烤烟经济性状最优,且上部叶的化学成分评价总分最高,内在品质得到大幅改善,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因此,建议黔西南烤烟产区采用水溶性追肥替代常规追肥,氮、磷(P_2O_5)、钾(K_2O)肥均按照50∶50∶50的比例进行追肥以促进烤烟生长,提升烤烟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9.
泸州烤烟养分管理的关键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在四川泸州烟区开展了氮肥4水平、磷钾肥2个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及各部位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累积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施氮量为90 kg/hm~2时达最大值;氮、磷、钾养分对烟株干物质累积和分配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程度为磷氮钾;氮肥的偏生产力符合"报酬递减"规律,表观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施氮量在90 kg/hm~2时利用率最高;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分别出现在移栽后71、59、69 d;最高产量施氮量为79.5 kg/hm~2,最高产量为1 969.4 kg/hm~2,最高经济效益施氮量为69.5 kg/hm~2,此时达到的产量为1 956.1 kg/hm~2。每生产100 kg干烟叶,最优施肥处理需要的氮、磷、钾纯养分量分别为5.1、0.9、8.1 kg。泸州烟区土壤养分含量很高,根据氮肥效应函数和当地烟叶均价,当地推荐施氮量为69.5~79.5 kg/hm~2。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