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输气管道干线末段储气调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确定城市天然气调峰量的几种方法,分析了输气管道干线末段储气调峰的原理,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认为输气管道干线末段储气是利用管道本身具有的储气能力,调节平稳供气和不稳定用气之间的矛盾,是一种便捷灵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冲洗”是将选定的药物或溶液先注入子宫,然后再尽可能的全部导出体外,对子宫起“净化”作用,所以药物或溶液用量比较大,一般每次约500-1000毫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宁波地区设施草莓品质时空分布特征,评估设施草莓生产布局的合理性,利用2010—2014年大棚草莓品质及棚内外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和逐步回归法构建大棚草莓综合品质模型,结合307个自动气象站资料,模拟近10年宁波地区设施草莓品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品质预报模型能较好模拟各品质要素,对单果重、平均果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畸果率模拟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01 g、028 cm、085%和360%。近10年,宁波地区设施草莓综合品质呈先升后降,地区差异呈逐年增大趋势;空间上呈西高东低分布,品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奉化中南部、余姚、鄞州东部和宁海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受地形和种植效益等要素影响,宁波大棚草莓的主要种植区和品质高值分布区分布存在差异,但高品质区和耕地叠加区域周边均有草莓种植,一定程度保证了宁波地区设施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浙江水蜜桃成熟期集合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候期预报多基于单一性模型,预报结果的精度和稳定度较差,难以实现业务应用。本文利用2005?2017年宁波水蜜桃主产区收集的物候期和气象资料,构建不同时间尺度(小时、日、候、旬、月)和不同时间起点(固定日期、物候期)下的成熟期预报模型集,探究集合模型在物候期精细化预报中的可行性。基于模型预报结果的精度和稳定度,分别利用算术平均法、回归系数法、相关系数法和绝对误差法确定集合预报模型成员的权重,构建不同预报时效的水蜜桃成熟期加权集合模型。结果表明:利用4种权重系数确定方法构建的加权集合模型均保持了较高的精度和稳定度,集合模型回代检验的绝对误差AE平均仅0.69(在0.56~0.87)d,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为0.90(在0.69~1.14)d,相关系数R平均达0.95(在0.92~0.98);相比单一模型,集合模型的AE和RMSE分别缩小0.5d和0.6d,R值提高0.12。基于绝对误差法构建的加权集合模型效果最佳,回代检验AE和RMSE平均值分别为0.66d和0.88d,对宁波水蜜桃主产区成熟期预报的AE≤2d。集合模型中适当融合硬核期观测能将预报误差缩小0.2~0.3d。集合预报模型为物候期精细化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满足业务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建立以浙江慈溪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气候相似区域无加温大棚草莓产量预报模型。根据冬春季大棚草莓主要生育期和果实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以2011—2021年浙江省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慈溪)大棚草莓产量统计数据、产量形成期大棚内各小气候要素气象资料为研究基础,采用多项式预报法,构建基于有效积温和辐热积等小气候关键因子与产量的多元回归模型,从而建立江南地区大棚草莓产量预报模型。所建产量预报模型平均精度达95.3%,最低精度在90%以上,有较好精度,可提供较为准确的大棚草莓年产量预报信息,可为江南地区大棚草莓及其他气候相似区大棚果蔬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产量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大花三色堇和三色堇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及大花三色堇不同自交系间花粉萌发的差异。结果表明:蔗糖对花粉离体萌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蔗糖浓度下,花粉萌发率有明显差异,蔗糖浓度为30%和35%时,大花三色堇和三色堇花粉离体萌发率分别达到最高;添加适量的硼酸有利于离体花粉的萌发,但不同硼酸浓度下,花粉萌发率差异不大;在同样的蔗糖和硼酸浓度下,不同自交系的大花三色堇的花粉萌发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一些渔业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对养鱼单产有重要影响的水质、鱼病、水生生物及饵料消化等方面的指标控制和检测的研究,有的国家还以法规的形式颁布了有关项目的具体指标。我国也制定了“渔业水质标准”,以加强对水质的检测。然而,这些检测工作多限在实验室内进行,适于野外实地检测的研究报道甚少。国内以往研制的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品种草莓大田育苗效果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通过描述性统计和LSD多重比较分析对浙江省慈溪市4个草莓品种进行大田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红颊’子苗植株最矮,叶片SPAD值最高,子苗数达114.0株/m2;‘梦晶’子苗叶片SPAD值最低,子苗数为90.3株/m2,但生长后期易发褐角斑病;‘越秀’的子苗生发能力与‘梦晶’接近,母株死亡率最高,更易感染炭疽病和褐角斑病;‘梦香’子苗形成最晚,子苗数仅为65.5株/m2。匍匐茎生发能力‘红颊’>‘越秀’>‘梦晶’>‘梦香’,‘梦香’的匍匐茎发生比其他3个品种偏迟约20 d左右。随着外界气温升高,匍匐茎的数量在经历一个快速爆发的阶段后趋于稳定。随积温累加,匍匐茎生发的速率降低,子苗进入旺盛萌发阶段。降水量对匍匐茎生发起抑制作用,但可促进子苗生发速度,对‘梦晶’、‘越秀’的影响更显著,‘越秀’匍匐茎的生发需要相对凉爽和干燥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满足不断深化发展的杨梅生产和科研服务需要,【方法】通过浙江省慈溪市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实践,【结果】提出‘荸荠’杨梅观测的物候期、物候期标准及物候观测方法,制定‘荸荠’杨梅花序脱落率、座果率和等级果等观测分析方法,【结论】形成了观测便利、操作性强、较为系统的‘荸荠’杨梅物候观测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强寒潮天气南方塑料大棚防御冰冻灾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对安装在南方地区常见塑料钢管大棚内的自动气象站和棚内栽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对比在强寒潮天气背景下,大棚2层保温膜+增温补光灯+遮阴网(Ⅰ)和3层保温膜+遮阴网(Ⅱ)2种保温措施的增温效果优劣。结果表明,采用保温措施(Ⅰ)和(Ⅱ)可分别将棚内温度提升(8.6±2.5)℃和(6.2±1.1)℃,措施(Ⅰ)增温效果更显著。同时,对近3年冬春季多层覆盖大棚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外界气温降至-5~0℃以下时,2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1~6.5℃,3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9~7.2℃,可保证夜间大棚内温度在0℃以上。综上分析,结合设施大棚作物生理特性,构建了一套南方塑料大棚抵御低温冰冻灾害的气象指标和防御技术措施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