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2篇
  15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氟苯尼考是一种新型动物专用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在畜禽及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中应用较广。而其在水中溶解度小,所配药液浓度低,长时间贮存稳定性差,使用极其不便。本实验摸索了常用的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种助溶剂在不超过70%添加量下促进氟苯尼考水溶液所能达到的最大浓度,观察了在低温(4℃)、常温(20℃)和高温(30℃)下药物的稳定性,通过抑菌实验检测了助溶剂对药物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助溶效果最好,对药效影响最小,可作为氟苯尼考水溶制剂的首选助溶剂。甲醇最大可促进氟苯尼考溶液达到2%,乙醇仅为0.7%,两者对药物抑菌效果影响较大,但可增强药液在低温下的稳定性,长时间放置(7d)无药物析出。  相似文献   
142.
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鲤体内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18±1)℃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氟苯尼考及其主要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体质量(100±10)g鲤(Cyprinus carpio)体内的代谢及残留规律,以制定休药期。实验鱼间隔24h按15 mg.kg-1体质量的剂量口灌给药,连续给药3次,在给药后0.5h、1 h、2h、4h、8h、12h、24h、2d、3d、5d、7d、10d、15d、20d检测肌肉、皮肤内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含量。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鲤体内的代谢速度快,2~4 h出现峰值;肌肉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残留浓度高于皮肤,肌肉和皮肤中氟苯尼考的含量均高于氟苯尼考胺,皮肤中的代谢速度较快。按欧盟标准相应的休药期不少于2d,按日本标准则不少于10 d。  相似文献   
143.
西兰花又叫绿菜花,青花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其营养丰富,味美、色浓绿,整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我国不同产区,虽然每年可以多季生产西兰花,但淡旺季市场供应和价格差异仍然比较明显。旺季采收,贮藏后适时销售,既可调节淡旺季余缺,又可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西兰花物流运销中,  相似文献   
144.
二氟沙星肺靶向微球制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生物降解的明胶为载体,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选择正交设计优化空白明胶微球生产工艺,并考察其理化性质,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二氟沙星肺靶向明胶微球。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微球中二氟沙星的含量。结果表明,优选所制的二氟沙星肺靶向明胶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8.33μm,粒径分布在5.0~25.0μm的微球达到95.71%,二氟沙星明胶微球包封率为62.43%,载药量为13.71%。采用动态分析法研究体外释药特性,二氟沙星明胶微球在12h处药物释放量达到65%,24h内药物释放量达到71%。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二氟沙星明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5.
浅论农民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民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技术创新扩散及实用技术创新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农民是实用农业技术扩散的主体,农民应用农业技术的过程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要重视乡土知识,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发挥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等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6.
从农业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文化理论基础、学习习惯与目标、自信心与自律性、学习生活观念、自控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办法.  相似文献   
147.
田间栽培喜树不同品系枝叶喜树碱含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以四川种源的普通喜树为对照品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海喜1号喜树品系不同冠层枝叶的喜树碱含量进行了连续3年生长季动态检测。结果表明:海喜1号枝叶喜树碱含量高于普通喜树;根据下游提取工艺的需求,海喜1号的采收季节可确定在6月或9月;海喜1号适合枝叶连年采收利用,但应以8-10 a为一个采伐周期。  相似文献   
148.
在非离体状态下采用瓶浸和棉浸两种处理方式,分别在细线末期和粗线期施加秋水仙碱溶液处理雄花芽,对秋水仙碱诱导杜仲花粉染色体加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高2n花粉诱导率出现在瓶浸处理中,在细线末期用0.1%的秋水仙碱水溶液持续处理36h获得最高比率的2n花粉29.7%,其次是在细线末期用0.2%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雄花芽24h获得2n花粉15.2%。  相似文献   
149.
以No-Reid优良自交系PH4CV、PHB1M为基础材料,采用DH技术和常规技术方法,经过两轮改良,育成4个改良系,以4个改良系及PH4CV、PHB1M为父本,5个Reid优良自交系为母本,作5×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置3个密度梯度,研究单株产量的遗传增益、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结果表明,第二轮改良系J1881,在3个密度下单株产量遗传增益高于原基础系和第一轮改良自交系;第一轮改良系J9D207、J1577遗传增益高于原始基础系。3种密度梯度下,4个改良系与Reid自交系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杂种优势最高的组合为J1590×J9D207、J1590×J1881。3个密度下,第二轮改良系J1881均有较高一般配合力,稳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0.
黄牡丹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牡丹为试验材料,对黄牡丹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探讨了他们的发育规律及其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牡丹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桥及落后染色体等异常现象,导致了花粉的败育,正体小孢子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呈四面体形排列,二细胞型花粉;黄牡丹的胚囊发育属蓼型,倒生胚珠,双珠被,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多个大孢子母细胞;在同一朵花的发育过程中,黄牡丹的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存在着一定的时序性相关,而且他们与蕾花的形态特征之间也有着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