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41.
蛋白质组学是探索细胞内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近年来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蛋白质组学还提供了一套在整体、动态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工具,大规模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建立又极大地推动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这些技术不但可以进行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还可以进行目的蛋白的鉴定和分析。作者简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疾病、皮肤、毛囊发育周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深入在绒毛用羊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
试验旨在探索使较高比例的淋巴细胞富集在有丝分裂G2/M期的最佳条件。运用植物血凝素(PHA)和刀豆蛋白A(ConA)对淋巴细胞进行刺激使其增殖,培养一定时间后加秋水仙素对淋巴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2/M期的细胞数量进行比对,观察试剂的最佳作用浓度和加秋水仙素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采用PHA和Con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是60和5 μg/mL,且淋巴细胞经ConA刺激培养45 h再加秋水仙素处理5 h G2期的比例最高为58.38%。结果提示,就绒山羊的淋巴细胞来说,ConA刺激绒山羊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比PHA好,且摸索出细胞G2/M期的时间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3.
绵羊基因组中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相关序列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都含有与绵羊肺腺瘤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密切相关的15~20拷贝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JSRV)相关序列。宿主可利用内源性病毒来预防致病性反转录病毒的感染,一些内源性病毒可以有效地干扰相关外源性病毒的复制。本试验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了蒙古绵羊基因组中含有enJSRV6和enJSRV10两个内源性病毒基因而内蒙古白绒山羊中未发现。通过比较内、外源病毒LTR序列的酶切图谱,获得专一作用外源性病毒的核酸内切酶M spⅠ、TfiⅠ、BsaWⅠ,如果将酶切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相结合,不需要经过测序就可分辨enJS-RV和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xJSRV),形成"酶切-PCR"检测技术,将为绵羊肺腺瘤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4.
试验应用RT-PCR技术对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毛囊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定量检测,为深入探讨该基因对毛囊发育的作用及机理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45.
内蒙古白绒山羊母羊产羔效应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羔数的遗传规律。[方法]对2000-2007年出生的22 721只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的初生重及3 044只母本羊产羔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性别、胎次和出生类型对羔羊初生重有显著影响;约束性最大似然法分析表明,胎次、群体和母体效应对产羔数有显著影响。羔羊初生重遗传力单羔为0.16,双羔为0.40,全部为0.17。[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建立内蒙古白绒山羊高繁殖性能品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
旨在创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模型以指导和完善目前鸭的良种选育工作。对快速生长型肉用北京鸭的前后5批后代进行选育,测定预选留的子代个体6周龄体重、胸宽、龙骨长、颈长、体斜长和胫长6个经济性状数据,利用已知与这6个性状相连锁的9个QTL微卫星标记信息,检测其父母代个体在这些标记位点的基因型并预测其后代的总等位基因效应值,即综合育种值。结合预测的子代育种值和实际性状测定数据,最终选留出两方面皆优型个体,将预留种个体数目降至约50%,经过一世代选育可剔除3个位点的4个不利等位基因,分别提高了各位点的高效应等位基因频率,但尚不显著(P>0.1)。由于时间和可选择的群体有限,此模型的准确性尚待进一步证明,但目前在理论上能有效地完善和加速育种工作,供鸭以及其他非模式生物的专门化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雌二醇对体外培养绒山羊初级毛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雌二醇对绒山羊初级毛囊形态及生长的影响。[方法]在Williams E无血清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17-βE2(0.1、1.0、10.01、00.0 nmol/L),观测毛囊体外培养过程中生长速度及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0.1 nmol/L 17-βE2组与对照组生长速度基本相当,而1.0、10.0和100.0 nmol/L 17-βE2对毛囊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毛囊形态也表现出相应的变化。[结论]该研究为探明雌激素对绒山羊毛囊生长的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不同山羊品种Hoxc9基因序列及其推导氨基酸的差异性,为探索Hoxc9基因在山羊毛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绒山羊绒毛分子调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Hoxc9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利用PCR扩增安哥拉山羊、萨能奶山羊、藏山羊、波尔山羊4个山羊品种的Hoxc9基因序列,然后与前期研究获得的绒山羊Hoxc9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用设计的3对引物均能克隆获得安哥拉山羊、波尔山羊、萨能山羊和藏山羊的Hoxc9基因,与绒山羊Hoxc9基因比较,其5'UTR序列同源性为99.2%~100.0%,3'UTR序列同源性为99.0%~100.0%,cDNA序列同源性为99.5%~100.0%,内含子序列同源性为99.2%~99.7%,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8%~100.0%.Hoxc9蛋白质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安哥拉山羊和波尔山羊氨基酸的变异未造成Hoxc9蛋白质功能位点改变,但其二级结构有4处不同.[结论]不同山羊品种Hoxc9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高,但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49.
毛囊形态发生变化过程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毛囊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毛囊形态发生变化过程及其相关调控分子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
以栽培稻品种粤香占为受体亲本,利用杂交、回交和微卫星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高州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群体。该群体由20个编号的9个单片段代换系构成。这9个单片段代换系分别分布在水稻的第1、2、3、10和11染色体上,代换片段长度为8.1~23.8cM,总长度为152.7cM,平均长度为17.0cM,代换片段对水稻基因组的覆盖总长度为136.1cM,覆盖率为7.5%。构建以高州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为发掘和利用高州普通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提供了理想的试验材料,为进一步开展高州普通野生稻的遗传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