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前,微流控芯片在辅助繁殖领域中的应用逐步深入,促进了辅助繁殖技术的发展。通过微流控芯片筛选出高活力、低损伤的精子,可解决体外受精多精子入卵等问题。文章对微流控芯片在活力精子筛选及体外受精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以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FPV-VP2,该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及鸡体内均能稳定产生子代病毒,经翅皮下5×105PFU/羽免疫1日龄SPF鸡,免疫后4周以100LD50/羽IBDV超强毒株G株攻毒,获得了5/6的保护,但不能有效预防临床发病及法氏囊受损萎缩。实验结果证明了VP2是IBDV的宿主保护性抗原,提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可能在IBDV的免疫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IBDV重组病毒疫苗研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鸡传染性鼻炎 (IC)、鸡病毒性关节炎病 (REO)是危害养禽业的几种主要传染病 ,优质高效的疫苗能有效地预防这些疫病的发生。受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的委托 ,对该公司生产的疫苗进行免疫效力评估 ,现将该公司生产的IBD、IC和REO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疫苗IBD油乳剂灭活疫苗A(新疫苗 ) ,生产日期为 2 0 0 0 0 90 3,仅供试验使用 ;IBD油乳剂灭活疫苗B(旧疫苗 ) ;IC油乳剂灭活疫苗 (HEAMOVAX) ,批号为 0 2 88;HVT -BUR70 6二联液氮苗 ,批…  相似文献   
14.
动物抗体增强剂的疗效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抗体增强剂的疗效学试验证实 ,该制剂对动物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具有增强作用 ,而且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综合征,又被称作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危害养禽业的Ⅰ类烈性传染病。该病1878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暴发和流行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为模拟哺乳动物感染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的发病进程,本研究采用对哺乳动物高度致病的H5N1亚型HPAIV株A/bar-headed goose/Qinghai/3/05 (BHG/3/05),以低剂量鼻腔接种小鼠,观察发病、存活、病毒复制及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显示,100.4 EID50即能够100%感染小鼠,但发病表现缓慢,死亡延迟至8d以后,存活达60%;体内病毒复制可持续10 d以上,感染后前3d病毒的增殖限于呼吸道,随后扩散至脑、脾、肾等其他器官;组织病理学观察肺脏早期表现出渗出性炎症,第10d发展为典型的间质性肺炎.本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禽流感的病理发生机制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麝鼠(Ondatra Zibethica)属于啮齿目,仓鼠科,麝鼠属,俗称青根貂、水老鼠。原产北美洲,后经人工散放,遍布世界。国外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人工驯养麝鼠。我国起步很晚,1979年才见有人工驯养的报道。最近几年人工驯养麝鼠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但饲养数量少,数据不足。我们于1984年开始引种进行麝鼠人工圈养与繁殖研究。自1984—1987年共饲养种麝鼠102对,总产胎数为136胎,产仔总数705只,育成517只。三年平均胎产仔5.24只,每只母鼠年平均产仔6.91只,断乳成活率83.51%,育成率81.8%。最高繁殖年份(1986年)每只母鼠  相似文献   
18.
用新鲜健康牛血提取出牛白细胞,并制得牛白细胞透析提取物,以此为主要成分,按适当比例配以黄芪多糖制成动物抗体增强剂。经测定,该制剂核糖含量>60μg/ml,多肽含量>1000μg/ml,多糖含量>200mg/ml。  相似文献   
19.
PA蛋白是禽流感病毒(AⅣ)聚合酶的组成部分,对AIV的复制具有重要作用.为鉴定家鸭体内与AIV PA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表达A/goose/Hubei/65/05(H5N1)AIV PA蛋白的重组质粒为诱饵,筛选家鸭脑组织cDNA文库,鉴定得到一个cDNA片段,经测序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编码蛋白为色素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9(CHD9).将重组诱饵质粒pDEST32-PA与捕获的鸭cDNA重组质粒共转化MaV203受体菌,进行X-gal显色反应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菌落可以迅速变蓝,并且菌落在SC-Leu-TrpHis+3AT 3种营养缺陷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良好.证明CHD9与PA蛋白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CHD9的初步鉴定为研究AIV在机体中的复制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抗药机制,本研究选取Clade2.3.4亚群中一株对金刚烷胺敏感的人源AIV A/Guangxi/1/2005(H5N1)(S-GX05),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对其进行定向诱导,筛选出一株抗药性病毒株,命名为R-A/Guangxi/1/2005(R-GX05)。通过全基因测序并与S-GX05全基因序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S-GX05只在其M2蛋白中有一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即A30P;抗药性鉴定这两株病毒的半数药物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μM和48.9μM,表明R-GX05对金刚烷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动物实验证实,这两株病毒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基本一致,均表现出高致病性,其MLD50分别为4.7 log10 EID50和5.0 log10 EID50,两株病毒在小鼠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分布及增殖能力也基本相同。这些结果表明,S-GX05在药物压力下产生抗药性后,并未引起其它生物学特性的改变。A30P的发现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H5N1亚型AIV的抗药机制及新型抗流感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