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黄顶菊水提取液对30种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及胚根伸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1g(干重)/ml的成熟黄顶菊植株水提取液对供试的29种植物种子发芽和28种植物胚根伸长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胚根伸长有促进作用。该浓度下,有24种植物的发芽率或胚根长降低50%以上,占供试植物种数的80%。提取液浓度越高对受体植物发芽和胚根伸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黄顶菊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器官提取液对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及胚根伸长的抑制程度有差异,表现为成熟期植株〉营养生长期植株;叶片〉花(果实)〉茎〉根。揭示黄顶菊可能通过产生化感物质抑制周围生境中植物的萌发和早期生长,从而降低这些植物在群落中的多度。一旦黄顶菊大面积、高密度发生,就有可能导致入侵地植物多样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92.
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分布、特征特性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2005~2006年,采用生态踏勘的方法,对河北省及其周边地区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发生范围进行了调查,同时定位观察了黄顶菊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结合以往的资料对黄顶菊发生区域、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除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3.
河北省夏播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河北省夏播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组成、翻耕和免耕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及消长规律 ,并就不同种植方式的玉米田提出了相应的化学防除药剂及施用技术 :在翻耕玉米田 ,以喷施乙阿合剂做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 ;免耕贴茬玉米田 ,在作物播后苗前喷施农达混用乙阿合剂 ;麦垅套种的玉米田 ,在小麦收获后立即喷施玉农乐或玉农乐与阿特拉津混用做茎叶处理 ;采用克芜踪行间定向喷雾防除玉米生育后期的杂草  相似文献   
94.
第16届农药药效会上共评价了28个产品,其中除草剂25个,生长调节剂3个。这些药剂不仅涉及到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棉花等大宗作物田除草,而且还涉及到大麦、柑橘、菠萝、甘蔗、草坪等小作物田除草及水稻、黄杨、花卉的生长调节。通过本届会议的技术评价,发现了一些优秀产品,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优秀药剂品种的登记、推广和使用,将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的草害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
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生长迅速,适应性广,繁殖系数高,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已在我国多地定植,对作物产量及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一旦其对除草剂产生抗性,将大大增加治理难度.本试验研究了采自不同地点的长芒苋种群对除草剂咪唑乙烟酸的抗性水平和抗性机理.整株生物测定得出,长芒苋疑似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对咪唑乙烟...  相似文献   
96.
2006—2007年于北京市海淀区试验地开展了硝磺草酮对玉米不同品种的安全性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一碧护对药害的缓解作用方面的研究。以华北地区主栽的4个玉米品种为试材,按常规栽培习惯进行种植,小区面积60m^2。玉米4—5叶期,以0、105ga.i./hm^2、210ga.i./hm^2、420ga.i./hm^2、840ga.i./hm^2的剂量喷施硝磺草酮,施药7d后再按0和30g/hm^2的制剂用量喷施碧护。硝磺草酮的喷液量为600L/hm^2,碧护的喷液量为300L/hm^2施药后2d,玉米叶片的PPM值迅速降低,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恢复,但不同玉米品种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以白糯6号对药剂最敏感,需要10d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甜单8号次之,需要8d才能恢复;滑丰986和郑单21相对不是很敏感,需要6d恢复。处理后3~4d,玉米在硝磺草酮作用下,叶片白化,随用药量的增加而药害程度加重。硝磺草酮对玉米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4个玉米品种的株高和鲜重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不用药的对照。喷施了碧护之后,玉米恢复程度有所加强,玉米株高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7.
衡水地区冬小麦田和夏玉米田的杂草群落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1992-1995年对河北省东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农田杂草25科,51种;采用两因素乘积优势度和群落优势杂草率对数据分析,客观地找出该地区18种优势杂草和21种主要杂草群落,并对群落的层片分布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8.
苹果树在一年的生长发育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病虫的侵袭和骚扰,造成叶片斑斑点点,果实萎缩畸形,枝条脆弱易折,根部皮层腐烂,严重的甚至树体死亡。为了提高果实品质和果树抗逆能力,减轻病虫为害,实现优质高产,在冬季除要对苹果树实行合理的修剪外,还必须做好苹果园冬剪后的管理工作。 (1) 果园大清理。将剪除的病枝、病梢、枯  相似文献   
99.
2,4-D丁酯麦田除草效果及其对小麦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小麦2叶1心至拔节前用2,4-D丁酯做茎叶处理的除草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2叶1心至返青期施用72%2,4-D丁酯乳油对小麦田越年生杂草有理想除草效果。冬前施用2,4-D丁酯对小麦有一定药害,使小麦产量受到影响,用药越早,小麦产量越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穗数受药害影响最大;冬后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施用2,4-D丁酯,对小麦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0.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素质的提升。本文剖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培育对象素质低, 参加培训不积极;培育体系不科学,培育方式不全面;培育内容不精准,培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江西农业工程职业 学院为例,系统构建了“一结合,两提升”的新型职业农民模式,以期成为具有典型性、推广性和示范性的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