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林业   854篇
农学   428篇
基础科学   416篇
  338篇
综合类   3010篇
农作物   275篇
水产渔业   265篇
畜牧兽医   1838篇
园艺   587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种子是农业生产上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提高良种的播种质量进行机械加工,是种子工作的一项根本性的建设,我们国家吸取外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于1978年提出了“四化一供”的种子工作方针。种子加工机械化是“四化一供”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在种子机械加工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有了进展,但是从整体上讲,我们同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82.
鸡性连锁矮小型基因的生物学效应胡刚安,杜晓惠(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四川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雅安625014)鸡性连锁矮小型基因(符号为dw)是俄国学者Behtank于1935年首次发现的。Hutt(1959)确定了该基因在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83.
0.05MpH9.6碳酸盐缓冲液和0.05MPH13NaOH溶液作为包被液,分别用于间接ELISA检测乙型五号病病毒抗体。结果表明,用0.05MPH13NaOH溶泡包被可完全灭活五号病病毒抗原而用0.05MPH9.6碳酸盐缓冲液却有87%的五号病病毒抗原未被杀灭;用于检测时,以0.05MPH13NaOH溶液为包被液在敏感性及检测结果的梯度方面都优于用0.05MPH9.6碳酸盐缓冲液。  相似文献   
84.
目前袋栽的灵芝一般仅收两潮芝,多者可收三潮芝。近两年,笔者在灵芝生产中以营养液浸泡基质的方法,可收到第四潮芝。 (一)材料 菌种从北京引进的富锗灵芝。菌袋是已采过三潮芝的栽培袋,其基质配方为锯木屑78%,麦麸20%,石膏1%,葡萄糖1%。营养液配方:尿素4g,过磷酸钙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硫酸锌0.2g,维生素B_10.5片,煮沸过的清水1kg。  相似文献   
85.
砷化合物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化合物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张心如,杜干英(四川省新津县畜牧局611430)长期以来,砷被人们视为一种剧毒元素,砷的化合物主要作用是杀鼠、杀虫、防腐和除草剂。自1907年Ehrlich报告有机砷化合物以来,砷制剂便用于兽医临床治疗和强壮剂。50年代美国...  相似文献   
86.
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的光周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光周期现象对昆虫发育的作用,近年来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许多作者都指出,光周期是生物季节现象的重要调节因子。为了探讨这一问题,1962年作者等在南京地区以水稻三化螟幼虫为材料进行实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方法: 将三化螟卵块从田间采回,置于室内条件下(自然温度),任其孵化,蚁螟孵出后进行各项处理。在不同光周期反应试验方面:在同一温度下(25℃),光照时间分3、6、9、12、13、14、15、16、24小时和全黑暗十项。温度对光周期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葡萄子油及原花青素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葡萄子油、葡萄子原花青素等天然产物的提取与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及药理研究的现状,葡萄子油成分分析方法和葡萄子,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介绍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高质量的葡萄子油和应用夹带剂提取葡萄子中的原花青素的方法。分析了葡萄子的综合开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奶牛要求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8~16℃,温度高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在30℃以上,且时间较长。在这种高温的环境下,奶牛表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生理代谢紊乱,体重减轻,体况下降,繁殖力降低,疾病增加,甚至死亡,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据研究,当气温从10℃逐渐上升到40.6℃时,荷斯坦奶牛奶产量从21.1℃开始明显下降,40.6℃仅剩15%。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9.
羊抗犬瘟热异源单血清治疗犬瘟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瘟热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犬的生产,甚至危及生命。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大,用自配的羊抗犬瘟热异源单血清配合其它药物对犬瘟热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0.
一、流行病学 2004年东至县查桥乡境内5—60公斤的哺乳猪及架子猪发生了以眼睑肿胀、共济失调、后肢麻痹及一系列神经症状而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经对全乡13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进行调查.发病猪共876头.发病率占生猪存栏总数的9.125%.死亡389头.死亡率达4.05%。未经治疗死亡224头.占死亡数的57.1%。3周龄至6周龄发病307头.占发病总数的35.04%,死亡127头,死亡率达1.32%,9—60公斤发病569头。发病率占发病总数的64.9%.病死262头,死亡率达2.725%。25-40公斤的架子猪发病数量多,速度最快,且症状严重,有的未经治疗就死亡,给当地畜牧经济发展带来了及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