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林业   549篇
农学   352篇
基础科学   303篇
  273篇
综合类   2243篇
农作物   203篇
水产渔业   225篇
畜牧兽医   1483篇
园艺   408篇
植物保护   17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了解山东省规模化猪场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来自山东省各地规模化猪场的猪腹泻病料(共3 035份)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PEDV、PRV和TGEV阳性率分别为67.49%、9.33%和3.29%;3年间,PEDV阳性率在2014年第四季度最低,为48.15%,2015年第四季度阳性率最高,为88.57%,2016年各季度阳性率相对2015年呈波动下降趋势;TGEV阳性率在2014年第四季度最高,为18.52%,2015年第三季度阳性率为15.38%,2016年第一季度阳性率为6.67%,其他季度未检测出阳性病料;PRV阳性率在2016年第二季度最高,为15.68%,除2014年第一季度未检出阳性病料外,2014年第二季度阳性率最低,为2.56%。通过对69份被动送检的病料进行PEDV、TGEV和PRV混合感染检测发现,这部分病料中PEDV、TGEV、PRV阳性率分别为86.96%、5.80%和37.68%;总单独感染率为69.57%,PEDV、TGEV和PRV单独感染率分别为57.97%、1.45%和10.14%;总混合感染率为30.43%,PEDV/PRV、PEDV/TGEV和TGEV/PR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6.09%、2.90%和1.45%;总单独感染率比总混合感染率高。结果表明,山东省存在PEDV、PRV和TGEV 3种病毒流行,存在PEDV/TGEV、TGEV/PRV和PEDV/PRV的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中主要为PEDV/PRV混合感染,不存在PEDV/PRV/TGEV的混合感染。目前PEDV是引起山东省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本试验结果可为山东省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正>伪狂犬病(PR)是由a-疱疹病毒引起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致病力极强。2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病死率可达100%,随日龄增加,症状减轻,病死率逐渐降低;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等繁殖障碍,母猪产后无乳和体温升高,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被感染的猪场一般仔猪先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1?℃,腹泻、呕吐、流涎、精  相似文献   
993.
维生素E是动物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具有诸多生物学活性功能.本文综述了维生素E对家禽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完善安全高效的家禽配合饲料配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利用Legendre符号、同余式、Pell方程的解的性质等初等方法证明了:当p=36s~2-5(s∈Z+,2s),而6s~2-1,12s~2+1均为素数时,椭圆曲线y~2=(x+2)(x~2-2x+p)仅有整数点为(x,y)=(-2,0).  相似文献   
995.
为解决油菜生产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促进湖北省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pol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238A和恢复系1013R配组育成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天下农6号,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及熟期适中的优点。2009—2011年在湖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203.25kg/hm~2,平均产油量1 447.20kg/hm~2,分别较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3.56%和9.19%;其芥酸含量0.10%,硫苷含量21.48μmol/g(饼),含油量45.19%,品质达双低油菜品种标准,适宜长江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日粮对荷斯坦公犊牛腹泻情况、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9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代乳粉(MR)、一半代乳粉+蒸汽压片玉米与膨化大豆的混合精料(HMCS)、蒸汽压片玉米与膨化大豆的混合精料(CS),饲养150d,记录犊牛腹泻情况,测定犊牛血液指标。研究发现,MR组的腹泻情况最为严重,腹泻指数为59.74%,其次是HMCS组,为15.13%,CS组最低,为1.03%;犊牛血液抗氧化指标表现为,CS组犊牛的过氧化氢酶、谷光氨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均是最高。MR组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与HMCS组差异不显著(P0.05);MR处理组犊牛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HMCS组的含量处于二者之间;血细胞分析结果为3个处理的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CS组犊牛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数在数值上均是最高;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为,MR处理组犊牛血清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而CS组犊牛血清的尿素氮、总蛋白及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MR组。CS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最高;CS组的IgM浓度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CS组的数值均是最高的。研究表明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可以减少犊牛腹泻发生,提高犊牛血液抗氧化和免疫水平,并促进血液总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997.
为在苏南地区农村推广变量施肥技术提供一种可能的实施途径,根据苏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探讨一种简易的农田施肥处方的获取途径,并结合百度地图API构建变量施肥电子处方图系统,对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讨论农田电子地图的构建与应用普通精度GPS模块实现田块快速定位识别的方法。以江苏省南京市双鱼龙庄13.3hm2试验田为测试对象,在Android设备上构建相应的电子处方图系统,并进行基于自然田块的定位识别性能测定试验和变量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测试数据稳定,定位信息经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处理后,当测试点距离农田边界2m时,定位识别正确率达到86.8%,距离边界2m时,定位识别正确率达到100%。系统指导变量施肥机施肥,其实际播量相对误差小于5.9%。说明本系统能够有效识别作业位置,具备指导田间变量施肥的能力。具备在苏南地区农村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8.
该研究利用Recharge+Dynamic F、百净(3.0%氨基寡糖素AS)、百勇(25%己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几种杀菌剂(菌肥)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防治黄瓜白粉病提供依据。结果表明:Re-charge 500倍+Dynamic F500倍溶液与百勇750倍溶液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7d防效达70%以上,推荐使用;3.0%氨基寡糖素水剂750倍溶液对黄瓜白粉病效果一般,连续3次用药后防效为48.96%。  相似文献   
999.
该研究采用Grid-GPS监测系统,飞行喷雾校准系统,2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椰枣灰飞虱(Ommatissus Lybicus De Berge)进行防治,并进行农药残留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在实施该害虫管理系统前,经Grid-GPS监测系统监测的2014年春季代害虫的发生情况为轻度(0~5)卵/小叶,占总发生面积的41.75%,重度(6~10)卵/小叶占总发生面积的28.86%,重度(11~25)卵/小叶,占总发生面积的23.23%,极重度26+卵/小叶,占总发生面积的6.16%。2种环境友好型农药都是有效的,且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果园内药效更佳。经Grid-GPS监测系统监测的2015年秋季代的害虫为害情况与2014年春季代相比,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所占总为害面积的比率分别变为68.48%、19.52%、10.44%、1.57%。15%醚菊酯超低容量剂和2.4%苦参碱超低容量剂残留量分别在施药3d和4d后降至0。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牛SLC27A1基因进行SNPs筛选并与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以期发现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有显著影响的SNP位点。[方法]根据性能测定记录选取4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提取血样DNA,组成2个DNA池,用于SNPs筛选,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方法对DNA池进行SLC27A1基因SNPs筛选。针对发现的SNP位点,采用PCR-RFLP方法对另外231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群体基因型检测,采用SAS(8.02)GLM过程对各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exon3发现T112C位点,在3‘UTR发现G64A位点,T112C为同义突变;经PCR-RFLP检测,发现在T112C位点存在TT、TC、CC3种基因型,G64A位点存在GG、GA、AA3种基因型。2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T112C位点的CC型个体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TC型个体(P〈0.01),3种基因型对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率呈现CC〉TC〉TT的趋势,乳脂率呈现TT〉TC〉CC的趋势;G64A位点3种基因型对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产奶量呈现GA〉GG〉AA的趋势,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呈现AA〉GG〉GA的趋势。[结论]该基因T112C位点与产奶量性状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提高CC基因型频率有望提高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SLC27A1基因可作为调控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的候选基因,同时为该基因的标记辅助育种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