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5篇
  10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GARS-AIRS-GART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和鸡肉IMP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GARS-AIRS-GART基因为侯选基因,隐性白羽鸡、丝羽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为实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对GARS-AIRS-GART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结果在外显子3、4和21中各发现了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3和外显子21的基因型与IMP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外显子4中的6 545处的C→A突变位点对胸肌IMP含量的影响在不同鸡种之间的表现不完全一致.在隐性白羽鸡、萧山鸡和白耳鸡群体中,三种基因型个体之间的IM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在丝羽乌骨鸡和藏鸡群体中,AA型个体的IMP含量显著高于AC型和CC型,推测该位点的基因型效应可能是其等位基因与丝羽乌骨鸡、藏鸡群体中的特殊遗传背景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或者是与影响肌肉IMP含量的QTL之间存在着暂时的连锁不平衡的缘故.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狼山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特性,采用非线性模型对狼山鸡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同时对狼山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狼山公鸡生长曲线的最佳模型是Logistic,母鸡的最佳模型是Von Bertalanffy;狼山鸡的屠体重在1 145~1 217 g之间;屠宰率为82%~83%之间;胸肌率、腿肌率高于黄羽肉鸡一级标准;狼山鸡失水率、L*显著低于鹿苑鸡、文昌鸡,a*显著高于其他品种,b*显著高于鹿苑鸡,pH显著高于鹿苑鸡、文昌鸡;狼山鸡鸡汤香味显著低于鹿苑鸡、文昌鸡,胸肌粘结性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肌苷酸含量显著低于文昌鸡。狼山鸡肌纤维面积、直径显著低于鹿苑鸡、文昌鸡,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鹿苑鸡、文昌鸡。狼山鸡肉中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中癸醛、2-己醇、1-辛烯-3-醇、反-2-庚烯醛、反-2-辛烯醛、1-庚醇、2-乙基己醇、1-己醇、2-庚酮和2-正戊基呋喃等含量远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由此可知,Logistic、Von Bertalanffy可用于预测狼山鸡的生长发育,狼山鸡肉系水力较高,肉色偏红,胸腿肌率较高,肌纤维特性较优,挥发性...  相似文献   
83.
广西三黄鸡保护选育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三黄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鸡种。本文对广西三黄鸡的选育过程、选育进展及开发利用情况作一介绍,为地方鸡品种的开发选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84.
以鸡GARS-AIRS-GART基因为候选基因,根据5′侧翼序列设计引物,用PCR-SSCP方法对隐性白羽鸡、丝羽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及藏鸡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检测到多态性,表现为3种基因型,对2种纯合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发现-179位点发生了突变,由C突变为T。对3种基因型的肌肉肌苷酸(IMP)含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显示TT型(突变型)个体的肌肉IMP含量极显著高于CT型、CC型个体,CT型个体稍高于CC型,但差异不显著,初步推测该位点可能与肌肉IMP含量有关,可作为肌肉IMP含量的辅助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85.
我国的白羽肉鸡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育形成了稳定的消费市场,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和有关部门的预测,  相似文献   
86.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抗粘液病毒基因(Mx)S631N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A和G在白耳鸡群体中的分布;通过选配组建三种不同基因型群体(AA,AG,GG),免疫后分别于35日龄、42日龄、49日龄、70日龄和100日龄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方法测定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禽流感(AI)和新城疫(ND)抗体滴度,并测定不同基因型个体的90日龄体重、开产日龄和72周龄产蛋数;分析该多态位点与免疫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关联.结果表明,在白耳鸡群体中Mx基因S631N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3种不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3(AA),0.517(AG)和0.250(GG);在测定的日龄内不同基因型个体的AI抗体滴度和ND抗体滴度水平呈现出类似的增长和消减变化,在多个测定日龄内从基因型个体的AI抗体滴度和ND抗体滴度水平显著高于AG和GG基因型个体(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多态位点与49日龄时的ND抗体滴度峰值和70日龄时的AI抗体滴度峰值间均存在显著关联(P<0.05),但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90日龄平均体重、开产日龄和72周龄产蛋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证实Mx基因S631N多态位点可以作为提高抗病力的重要候选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87.
 鸡β防御素1在鸡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为实现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本研究利用RT PCR从狼山鸡法氏囊中扩增出鸡β防御素1成熟肽基因,同时参照酵母密码子的偏好性,设计合成Gal 1成熟肽片段新基因,并在其3′端添加6×His序列以检测鸡β防御素1的表达情况,分别构建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Gal-1和pPIC9K-Gal-1-a-His,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GS115,G418抗性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克隆用甲醇诱导,Tricine 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上清液。结果表明,从狼山鸡法氏囊中扩增出鸡β防御素1成熟肽基因,其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AF033335的序列同源性为100%;Gal-1和Gal-1-a-His基因均成功整合到毕赤酵母基因组中,重组酵母蛋白Gal-1-His获得了成功表达。本研究为后续鸡β防御素1的高效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通过比较不同杂交组合优质冷鲜鸡体重和鸡冠性状,初步筛选杂交组合,并通过分析鸡冠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建立最佳回归方程,提高育种效率。对63日龄三个杂交组合优质冷鲜鸡体重和鸡冠指标进行测定,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构建体重与鸡冠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三个杂交组合63日龄母鸡体重均超过1.8kg,公鸡体重均超过2.2kg。冷鲜鸡杂交组合1(ABC)大鸡冠公鸡鸡垂周长、总周长、鸡冠面积、鸡垂面积与总面积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ABC大鸡冠公鸡鸡冠平均色R显著高于其他组合;ABC大鸡冠公鸡鸡垂色度级别显著高于冷鲜鸡杂交组合2(ABD)公鸡和冷鲜鸡杂交组合3(AEB)公母鸡;ABC大鸡冠公鸡鸡冠色度级别显著高于ABC母鸡、ABD公鸡、AEB公母鸡。63日龄体重与鸡垂周长、总周长(鸡冠+鸡垂)、鸡垂面积、鸡冠面积、总面积(鸡冠+鸡垂)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在0.579~0.753之间,其中与总周长(鸡冠+鸡垂)相关系数最大,为0.753。建立鸡冠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模型:Y=1659.091+9.186 X1+0.052 X2,通过测定鸡冠总周长和鸡冠总面积能够较准确地评估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89.
【目的】肌纤维类型的差异是直接影响肌肉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的重要因素,红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肉品质要显著优于白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然而,目前对于鸡骨骼肌纤维类型形成及转换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究以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清远麻鸡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骨骼肌中不同类型肌肉的转录组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期挖掘在鸡肌纤维生成和类型转换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因子。【方法】采用Agilent鸡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清远麻鸡骨骼肌表型差异较大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中与肌纤维类型组成和转换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系统筛查,采用荧光定量PCR对芯片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采用慢病毒质粒包装系统构建特异靶向鸡PPARGC1A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结果】芯片结果共发现差异倍数在2倍及以上的基因1 224个(P0.05,FC≥2),以趾长伸肌作为参照,比目鱼肌中上调基因为654个,下调基因为570个,尽管芯片和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得出的差异倍数并不完全一致,但所选基因的表达趋势是一致的,表明芯片结果是可靠的。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GO ontology)功能分类,共发现了74个显著性GO,主要分为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等3大类。基于KEGG Pathway分析发现,一些已知的与肌纤维类型转换、肌肉发育以及脂质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在两种类型的肌肉中被显著富集。综合差异基因的GO、KEGG Pathway和共表达网络分析,推测PRKAG3,ATP2A2以及PPARGC1A可能是与肌纤维类型性状紧密关联的关键基因。进一步对PPARGC1A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发现,PPARGC1A基因的敲低,引起了PPP3CA,MEF2C以及SM等慢肌纤维标志基因以及与肌纤维发育与转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显著降低,而快肌纤维标志基因FWM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上升。【结论】揭示了鸡红肌和白肌两种不同类型肌肉间的转录组差异,证明了PPARGC1A基因能够与钙离子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协同从而在鸡肌纤维类型组成和转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中国地方鸡肉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奶牛乳房炎作为奶牛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一直困扰着奶牛业,成为影响其经济效益及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多数乳房炎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必须借助生化检验或细菌检验方可查出异常,这一类乳房炎称为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高,据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0%~40%,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