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1989年3-9月作者检查雅安9种淡水软体动物11838只,4种陆生软体动物790只,从中查出21种吸虫的胞蚴(或雷蚴)和尾蚴期。通过本次调查发现11种吸虫的中间宿主(或第一中间宿主)新记录共15个,文中对赤豆螺与人和动物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三种抗球虫药物对四川家兔球虫病的防治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智勇  杨光友  赖松家 《畜禽业》2002,(4):X008-X008
2001年作者采用地克珠利、莫能菌素及氯苯胍3种抗球虫药物在四川某兔场进行了家兔球虫病的防治对比试验,本试验以死亡率、平均日增重及平均克粪卵囊数(OPG)3个指标综合评定这3种药物的抗球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地克珠利(1mg/kg)、莫能菌素(30mg/kg)能有效地防治家兔球虫病,且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而氯苯胍(100mg/kg)的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FQ-PCR),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效力检验提供一替代方法。【方法】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基因组3′非编码区设计一对针对猪瘟兔化弱毒株的特异性引物和一条MGB探针,并进行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以及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及符合性试验。将此方法用于部分批次疫苗厂疫苗半成品的定量检验,与兔热反应进行比较,寻求两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结果证实,CT值与模板之间呈现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8,扩增效率为101.14%;该方法仅扩增HCLV,不扩增HCLV以外的其它病原,显示良好的特异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检测模板中4.35个cDNA拷贝量,比CSFV-RT-nPCR高1个数量级。将此方法应用于4个厂家17个批次的34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效力检验,两只兔子均无热反应(不合格)样品共11份,FQ-PCR CT值为21.15—27.30;两只兔子一只呈现定型热,一只无热反应的样品12份,CT值为17.47—23.70;两只兔子都呈现定型热或者一只呈现定型热一只呈现轻热反应(合格品)样品共11份,CT值为17.10—20.8。【结论】建立的HCLV-FQ-PCR方法能特异性的检测疫苗核酸含量,与家兔热反应测定结果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猪瘟疫苗半成品中HCLV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对细粒棘球绦虫泛素结合酶(EgE2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为其功能研究和构建优势抗原表位疫苗奠定基础。本研究基于数据库中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学信息,对EgE2s基因家族进行T-A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采用qRT-PCR法检测了这些基因在原头蚴(Protoscolex, PSCs)和28日龄童虫中的转录水平。结果成功克隆并测序19个EgE2s基因,更正了两个原序列有误的EgE2s,分别为EgE2L3(登录号:MZ277618);EgE2J1(登录号:MZ277619)。三级结构和保守基序预测结果表明EgE2s高度保守。qRT-PCR结果显示,EgE2s的转录水平在PSCs和28日龄童虫中存在差异,其中EgE2A(P<0.001)、EgE2J1(P<0.01)在PSCs阶段高表达。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表明EgE2N的139-157区域位于EgE2s保守基序外。同时,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表明EgE2N与人和犬MHCⅠ类分子各有两个强结合位点,且有一个共同的抗原表位位点104-113。综上,EgE2A和EgE2J1可能在PSCs的生...  相似文献   
95.
采用RT-PCR法从ConA诱导培养的德系安哥拉长毛兔和白色獭兔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经序列测定表明,长毛兔和獭兔IL-2基因大小均为462 bp,两序列碱基组成无差异,该基因编码一个由15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包括2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和133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肽。德系安哥拉长毛兔和白色獭兔IL-2基因间同源性为100%,与欧洲野兔及中国白兔的IL-2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8.9%。与GenBank中报道的猿、人、猕猴、狒狒、猫、马、大熊猫、犬、猪、水牛、山羊和鼠的IL-2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6.9%、86.7%、86.2%、86.1%、84.3%、84.3%、82.8%、82.6%、81.4%、76.9%、76.7%、75.0%。进化树分析发现,兔和猿的IL-2亲缘关系最近。通过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获得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的IL-2蛋白。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黄鳝(Monopterus albus)出血病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采用动物回归和细菌常规分类鉴定方法及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等手段,从四川名山地区黄鳝出血病病料中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菌株(HM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鳝出血病的病原菌。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对泥鳅和小白鼠不致病,对云斑有较弱的致病力。对该分离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报道的藤黄微球菌一致,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无运动力,多成双、四联或簇状排列,不形成链状排列,不形成芽孢;接触酶和明胶液化阳性;乳糖、甘露醇、葡萄糖、七叶苷、硝酸盐还原、精氨酸双水解阴性等特征。采用细菌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该菌的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 382 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M044913)。该序列经RDP(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数据库在线Classifer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微球菌属细菌。以该菌16SrD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  相似文献   
97.
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主要感染家兔等兔形目动物.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寄生虫病中较普遍和较严重的一种,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因而临床用药不规范,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中国养兔业的发展.因此,作者综述了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原形态、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与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以紫茎泽兰杀螨活性主成分紫茎泽兰素A(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euptox A)提取率为考查指标,对影响提取率的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选,确定紫茎泽兰乙醇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体积质量比)的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将以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的紫茎泽兰乙醇提取液制成加或不加氮酮的杀螨透皮剂,进行家兔皮肤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在给药72 h后没有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和刺激性。另开展临床杀螨治疗效果试验,将30只痒螨兔和26只疥螨兔分别分成6组,A、B、C、D组分别以加氮酮紫茎泽兰生药含量1.0 g·mL-1、0.5 g·mL-1和不加氮酮生药含量为1.0 g·mL-1、0.5 g·mL-1的杀螨液涂擦处理,E组为阳性对照组,注射伊维菌素0.2 mg,F组为空白对照组,涂擦0.9%生理盐水。试验结果表明,不论痒螨组还是疥螨组,杀螨效果最好的都是加氮酮高剂量组(A组)。  相似文献   
9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股双节RNA病毒科双股双节RNA病毒属,无囊膜,单层衣壳,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55~60nm。IBDV分为2个血清型,血清工型对鸡有致病性,而血清Ⅱ型无致病性。IBDV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等淋巴组织,破坏B淋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利用非蛋白氮,降低山羊的饲养成本,我县山羊公司羊场选用某厂生产的饲料磷酸脲作添加剂饲喂山羊,不慎引起9只山羊死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