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对引进的肉羊品种无角陶赛特羊及波德代羊与蒙古羊杂种F1、F2、F3在不同月龄进行体重体尺指标的测定,以综合评价引进的肉羊品种无角陶赛特羊和波德代羊对当地蒙古羊的杂交改良效果,试验以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及波德代羊与蒙古羊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F1、F2及F3)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已培育出的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群部分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性状在不同月龄通过测定体重、体尺指标进行研究,探讨最佳杂交组合模式.结果表明:杂种F3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对应杂种F2,杂种F2生长发育速度优于对应杂种F1;陶波蒙杂交组合改良蒙古羊效果较好于陶蒙杂交组合,尤其是高代或三元杂交经济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2.
过去几年中,家畜基因组计划取得了巨大进展。已经构建了猪、鸡、牛、绵羊和马的遗传图谱,其遗传标记间距在5-20cM。这些图谱对于家畜中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或遗传标记的鉴定非常重要。文章从绵羊的遗传图谱、物理图谱、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及QTL定位等方面对绵羊基因组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3.
抑制素A和抑制素B是由不同抑制素/激活素β亚基(βA、βB)和结构相似的α亚基组成的同源二聚体,即抑制素A(αβA)、抑制素B(αβB)。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抑制素α亚基(INHα)进行三级结构建模,并利用ClustalW和SPDV软件比较INHα与其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结构家族成员在结构和序列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激活素(ACT)、骨形成蛋白7(BMP7)、BMP9与typeⅡ受体结合面的核心氨基酸在INHα中不仅在多处发生了突变,而且在空间上也发生了很大位移,因此如果INHα同时与typeⅡ受体在与激活素、BMP7、BMP9的相同位置结合,那么INHα会比激活素与激活素受体ActRⅡ、ActRⅡB的亲和力低。ACT A中几个参与活化素受体样激酶4(ALK4)相互作用的氨基酸在INHα中发生了突变,ACT Aα螺旋中极性氨基酸在INHα中被非极性氨基酸所替代,且α螺旋在空间上发生了很大位移,INHα不与ALK4结合。可见,抑制素信号传导机制为:抑制素与Betaglycan高亲和力结合并与ActRⅡ、ActRⅡB、BMPRⅡ形成复合物,但不与ALK4结合,因此将它们与激活素和BMP隔离。  相似文献   
104.
对中国4个家驴品种95个个体的mtDNAD—loop部分序列进行测序。用clustalX软件进行同源序列比对。Dnasp4-10软件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平均核苷酸差异。MEGA3.1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欧洲驴线粒体基因组为对照(Genbank登录号为X97337),中国家驴4个品种95个个体385bp序列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33个,其中31个位点为转换,1个位点为颠换,1个位点有插入现象。95个序列由31个单倍型组成,单倍型比例为32.6%。德州驴单倍型比例最高为100%,凉州驴单倍型比例最低为42.42%。31个单倍型与引用Genbank已登录的13条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31个单倍型聚为两支,说明中国家驴可能有两个母系起源。以欧洲野驴线粒体D—loop为对照(登录号为AF403063、AF403063、AF403065),揭示本研究涉及的中国家驴品种与非洲野驴的进化亲缘关系较亚洲野驴近,并且从分子水平证明中国家驴可能起源于非洲野驴中的索马里野驴分支。  相似文献   
105.
以屠宰场牦牛卵巢为材料,比较了抽吸加切割法和抽吸法2种卵母细胞离体采集方法的效率和5种成熟培养液的培养效果,并研究了卵泡位置、形态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牦牛乏情期,平均每个卵巢用抽吸加切割法回收卵数极显著高于抽吸法(9.33±4.30VS4.70±2.62,P<0.01),可用卵数也极显著高于抽吸法(5.63±4.19VS4.37±2.32,P<0.01)。将牦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分别置于5种成熟培养液中培养,其中M199(缓冲体系为Earles盐) 10% FBS 5.0mg/LLH 1.0mg/LE2 双抗(青霉素100IU/mL和链霉素100mg/L)的成熟液效果最好,成熟率为81.33%,卵裂率为49.33%。来自卵巢表面卵泡的COCs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均高于来自卵巢内卵泡的COCs(分别为81.33%VS69.33%,P>0.05;49.33%VS34.67%,P<0.05)。来自明亮卵泡的COCs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均极显著高于来自浑浊卵泡的COCs(分别为81.33%VS33.33%,P<0.01;49.33%VS3.33%,P<0.01)。  相似文献   
106.
野牦牛是青藏高原珍贵的野生畜种资源.本文从野牦牛的分布、类型、种群数量以及主要地理分区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野牦牛遗传资源现状,同时讨论了野牦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并提出了保存和利用野牦牛遗传资源的措施,对促进高寒牧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对大通牦牛新品种的育种史、育种方向和任务,育种现状包括体型外貌、生长发育、体尺体重、产肉性能、肉质品质、毛绒产量、产乳量和乳品质、繁殖特性、遗传特性以及育种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8.
生物多样性包含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青藏高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且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域之一。本文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两个层面对青藏高原这块神秘土地上的生物多样进行综述,以便为保护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提供最基本的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09.
从牦牛输卵管壶腹部获取上皮细胞,用抽吸法从牦牛卵泡中获取颗粒细胞,对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传代的培养,观察培养过程中2种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生长方式及形态特点。两者培养144~216 h可形成融合的单层细胞,其传代密度保持105~106/mL为宜。  相似文献   
110.
Selecting 6 heads of new yak strains(the offspring of reciprocal cross of F1 produced by wild yak male mated with domestic yak female)and 6 domestic yaks at 3 and 12 age in months respectively at Datong Yak Farm of Qinghai Province. This paper was studied for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in and hair coat of yak and their adaptability to the cold living environment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should be of vital importance marker for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in and hair coat with two type of yaks at 3 and 12 age in months and their regulation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o adapt to the cold living environment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The main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the skin and hair coat of the rearing new yak strai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domestic yaks at the same age in months, or speak precisely, the new yak strain was more powerful adaptable to the alpine cold living environment than that of the domestic yaks. The resvlts above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native strain breeding of yak and the new yak strain rea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