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51.
我国肉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及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肉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及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问题,从新品种育种方案、育种路线、育种技术、育种进展以及群体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培育出的新品种群是国内进行有计划肉用绵羊育种最具代表性和遗传性能且是表现最好的育种基础群,也是最宝贵的种质.  相似文献   
152.
采用VORTEX7.3软件对野牦牛的种群生存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野牦牛集合种群在100年内的种群动态变化接近于根据野外工作得到的种群动态,种群在100年内的灭绝概率为零。在10年内野牦牛的种群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在20~50年内野牦牛的种群数量下降趋势逐渐缓和,50年后野牦牛种群数量呈稳定下降状态,在95年时野牦牛种群数量最小为50头。在60年内野牦牛的灭绝概率为0,在60~70年内野牦牛的灭绝概率有升高的趋势,在70~90年内野牦牛的灭绝概率急剧升高,在95年时野牦牛的灭绝概率达28%。野牦牛已处在濒危状态,急需保护。野牦牛死亡率的变化对它们种群生存力的影响要大于环境变化;逐步使野牦牛生境良性发展有利于野牦牛种群的良性发展;通过野牦牛种群间进行个体交换有利于保持它们的进化潜力。  相似文献   
153.
我国是世界上绵、山羊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有绵羊品种约79个,山羊品种48个,然而我国还没有育成经国家审定的肉用绵羊专门化品种.为适应肉羊生产发展需要,自上世纪80~90年代始,我国花费大量外汇陆续引进了国外专门化肉羊品种,主要有徳国肉毛兼用美利奴、波尔山羊、陶塞特、特克塞尔、波德代、夏洛莱、萨福克、南非美利奴等.受价格因素限制,进口品种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肉羊生产需要.“十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争取到国家和地方资助,有计划系统地开展了肉用绵羊新品种育种工作.培育形成包括肥羔系和多胎系两个品系,核心育种群母羊达3000只,种公羊216只的新品种群.  相似文献   
154.
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用TSA处理鼠核移植胚胎可显著提高胚胎的囊胚率。检验TSA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以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及胚胎培养液中添加TSA,比较不同浓度TSA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不同浓度TSA对孤雌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以及TSA处理不同时间对孤雌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5nmol/LTSA处理对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无显著影响,却显著提高了卵母细胞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2)50nmol/LTSA处理显著提高了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及囊胚率(P〈0.05);(3)50nmol/LTSA处理24h能显著提高胚胎的卵裂率及囊胚率(P〈0.05,82.1%±2.6%和37.4%±3.1%)。结果表明TSA对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nmol/L的添加量对卵母细胞的体外胞质成熟具有促进作用;胚胎培养基中添加50nmol/LTSA处理24h能提高孤雌胚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5.
藏獒(Tibetan Mastiff),又称藏狗、番狗、羌狗,是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护卫犬,是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经过藏族牧民的严格选择和培育而形成的优秀的犬品种。藏獒体型高大,体格硕壮,头部粗壮,目光凶悍,额宽,吻粗短,颔下耷,四肢粗壮,胸部宽阔。藏獒有纯白  相似文献   
156.
新丝路经济带西部地区羊肉中兽药残留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春娥  郭婷婷  袁超  杨博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53-154,158
通过对我国肉羊养殖过程的跟踪调研,分析了肉羊养殖过程可能使用的兽药,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对肉羊养殖用药的规定和对羊肉中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检测分析了不同饲养方式下羊肉样品中青霉素、氯霉素、左旋咪唑、阿维菌素、盐酸克伦特罗和己烯雌酚6种兽药残留。结果显示,不同饲养方式所有检测样品中所检兽药均为未检出,羊肉兽药残留风险低。  相似文献   
15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高山美利奴(Ovis aries)断奶公羔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4月龄断奶体重相近(24 kg)的高山美利奴公羔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单笼饲喂高能量水平饲粮(10.5 MJ/kg)、中能量水平饲粮(10.1 MJ/kg)和低能量水平饲粮(9.7 MJ/kg)。研究结果表明,正试期第84天,饲喂高能量组试验羊体高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正试期第28天和第56天,饲喂高能量组和中能量组试验羊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能量组(P<0.05);饲喂高能量组试验羊胴体重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饲喂中能量组试验羊屠宰率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高山美丽奴断奶公羔的适宜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0.5 MJ/kg。  相似文献   
158.
本研究以祁连山放牧地的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为研究对象,于返青期和盛草期,采用粪袋全收粪和酸不溶灰分(AIA)结合法测定其采食量,并探究其放牧地牧草营养物质的供给规律和其营养的盈缺。结果显示,盛草期放牧草地植物群落优势度指数、地上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返青期(P<0.05)。在牧草养分化学指标上,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在盛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P<0.05),盛草期牧草粗饲料分级指数(GI)也显著高于返青期(P<0.05)。返青期和盛草期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干物质、粗蛋白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代谢能采食量在盛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P<0.05)。牧草有机物和干物质消化率返青期和盛草期差异不显著(P>0.05),牧草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在返青期显著高于盛草期(P<0.05)。盛草期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瘤胃氨态氮(NH3-N)含量、丁酸、支链脂肪酸比例显著高于返青期(P<0.05),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返青期显著高于盛草期(P<0.05)。参照中国美利奴育成公羊(体重70 kg,日增重100 g)营养需要推荐量,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每只日代谢能和粗蛋白采食量在返青期分别比推荐量低9.32 MJ和45.23 g·d?1;而在盛草期二者则分别低7.32 MJ和32.64 g·d?1。综上所述,盛草期牧草GI值、牧草生产力显著高于返青期;体重为70 kg的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在返青期和盛草期牧场,日增重达到100 g时,代谢能和粗蛋白摄入量均不足,需补饲一定量的能量和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