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鸵鸟新城疫的诊断及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陕西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疫, 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治疗性诊断确诊为鸵鸟新城疫(ND)。从发病鸵鸟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3代,其血凝性逐渐稳定,致死胚均表现皮肤出现;经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这是陕西省首次从鸵鸟分离到NDV。  相似文献   
12.
用IBV陕西分离株X,Fu,W和H株人工感染40日龄和19日龄的雏鸡复制人工病例,对其临床症状、大体病变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IBV陕西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不仅能引起雏鸡发生呼吸道症状,而且可致严重的肾脏损伤,对19日龄鸡引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损害均比40日龄鸡更为严重。感染40日龄和19日龄鸡后,潜伏期、致死雏鸡的时间与病程分别为38~72h和32~40h,96h和48h及25d和7d.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地区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宝鸡市等9个市(县、区)的35个EDS-76非免疫鸡群和某大型养鸡场的14个EDS-76免疫鸡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505份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了EDS-76抗体监测。首次确定陕西省确有EDS-76的发生与流行,其非免疫鸡群的阳性率为35.09%,有60%的鸡群受到感染,发病情况和病程与国内外报道的基本一致。调查结果还表明:红壳蛋鸡比白壳蛋鸡对该病更为易感,疫苗注射对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陕西分离株SX-H09株膜蛋白(M)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根据GenBank发表的IBV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IBV M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SX-H09株M基因全长为678 bp,编码225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可知,SX-H09株M基因...  相似文献   
15.
兔出血症病毒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兔出血症病毒(RHDV)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以兔多克隆抗体作为夹心抗体,建立RHDV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优化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稳定性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单抗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1mg/L,兔多抗血清最佳质量浓度为4mg/L。本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兔肝脏病料中的RHDV,纯化病毒的最低检出量为26μg/L。对已知阳性样品的检测显示,捕获ELISA检测的病毒滴度是HA试验的3~13倍。对67份可疑病料,捕获ELISA阳性检出率为62.7%,HA试验阳性检出率为55.2%。用不同批次包被的酶标板重复检测已知样品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本方法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RHDV的快速、批量、特异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致林麝肺炎的病原菌,从发病死亡的林麝肺脏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所得细菌进行微生物学和生化特性鉴定及动物试验。细菌分离结果显示,病死林麝肺脏主要为2种不同菌落形态的细菌,经挑纯后,测定其16 S rRNA序列,发现2株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菌株1与Escherichia coli O104:H4序列同源性均为100%,菌株2与Escherichia coli O_(78)序列同源性为100%。用2株菌进行动物试验,发现2株大肠埃希菌对小鼠的致死率均为7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类(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对2株林麝肺部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均敏感;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对其均中度敏感;对其他类别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的分子进化特点,为科学防控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从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及其周边地区分离的5个野生鸟类NDV毒株的HN基因进行扩增与测序,与8个国内外不同时期已发表的NDV毒株HN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及分子特性研究。【结果】所有分离株与国内参考强毒株F48E9和国外参考强毒株Herts-33在HN基因C末端终止密码子的位置相同,符合强毒株的特征。从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来看,分离株与F48E9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99.8%和99.1%~99.7%,与LaSota、B1和clone-30的同源性分别为90.2%~91.8%和87.9%~88.5%,与ZJ1的同源性为84.8%~85.0%和89.3%~89.7%;从系谱进化分析来看,这5个毒株与F48E9关系较近,同属一支,与LaSota、ZJ1、Herts-33等疫苗株和参考毒株关系较远。【结论】该生态区NDV野生鸟类分离株与目前流行的基因Ⅶ型毒株和传统疫苗毒株的关系较远,且具有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因此必须加强该地区野生鸟类新城疫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PF鸡胚盲目传代的方法,分别从陕西省西安市、扶风县、武功县和杨陵区具有传染性支气管为(IB)、临床特征的鸡群中分离到4株病毒。经电形态学观察、核酸型鉴定试验、脂溶剂敏感性试验、NDV干扰试验、回归易感动物试验和鸡胚血清中和试验,鉴定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首次从病原学上证实陕西省确有IB流行,为省内防制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夏季蛋鸡的热应激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采食量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产蛋率,蛋品质下降,鸡的抵抗力,免疫力降低,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