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实际调研,对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荣誉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校重视荣誉课程建设、配备专业学习指导、提供全方位人才培养活动和教学服务、重视激励机制建设的荣誉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量才施教、培养学术型精英人才具有积极借鉴意义。高校应通过为每个优异生制定个性突出的教学计划、落实导师责任制、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科研学术项目的提供、建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提高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2.
为进一步鉴定和分析猪蛔虫感染相关基因,从构建的猪蛔虫感染期幼虫消减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基因(EST编号为09G10),以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猪蛔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通过09G10基因与内参β-actin基因的积分光密度的比值结果显示,09G10在感染期幼虫中呈现高丰度表达,在肺第3期幼虫和第4期幼虫期有微量表达,在其他各期虫体包括肝第3期幼虫、雌虫、雄虫和虫卵均未检测出该基因的表达量,表明09G10基因可能是猪蛔虫幼虫期所特有的基因,在幼虫感染宿主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以接种PCV2的PK-15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P-Exo)孵育的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ELISA和qPCR等方法,分析外泌体对脾脏淋巴细胞IL-10分泌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结果显示,P-Exo呈杯状,平均直径为50~150 nm,表达标志蛋白CD81和TSG101,包含PCV2 Cap蛋白;P-Exo孵育淋巴细胞后在细胞浆内观察到Cap蛋白;与PCV2组相比,P-Exo组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P-Exo lysis组和P-Exo BAY组则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Exo组淋巴细胞Toll7、Toll8和Toll9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Toll3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oll2和Toll4 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Exo能够显著升高淋巴细胞胞浆MyD88和p-IκBα蛋白含量,降低胞浆NF-κB/p65的含量,促进NF-κB/p65入核。结果表明,PCV2通过外泌体感染淋巴细胞,激活Toll7/8/9-MyD88-NF-κB信号通路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L-10。  相似文献   
104.
范瑞英  杨小燕  王恩姮  邹莉  陈祥伟 《土壤》2014,46(2):285-289
采用稀释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以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典型黑土区未经开垦干扰黑土表层土壤(0~10 cm)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且总菌数、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76~16.44)×106、(4.68~16.19)×106、(4.29~10.07)×104和(3.97~14.96)×104 cfu/g干土。②在培养168 h时,土壤微生物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变化范围为0.81~1.21,并表现为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③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则表现为夏季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P0.05),而春、秋两季间无显著性差异,且夏季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分别为27、3.18、0.95和8.19。④初步确定氨基酸类、多聚物类和羧酸类碳源是未经开垦干扰黑土土壤微生物利用率较高的碳源类型。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典型黑土区土壤生境质量退化与恢复过程中微生物特征的变化提供了本底值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有机微量元素在白羽肉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从出壳到出栏的1万羽肉鸡作饲料中全程添加有机微量元素锌、锰的对比饲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有机微量元素,对白羽肉鸡生长确有促进作用,能显著降低料肉比,本人认为该方法可在白羽肉鸡饲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传统的抗生素和各种化学合成药物能显著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但长期使用不仅会使动物的药物敏感性降低,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问题带来很多麻烦,如对某些药物的残留问题、心脑血管病、儿童发育不正常等。因此,生产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的呼声日益高涨。银杏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银杏叶提取物(EGB)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拮抗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伤。本试验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以及血清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8%的EGB可显著提高肉鸡后期增重和饲料转化率;EGB对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无显著影响,0.6%的EGB可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7.
银杏叶提取物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及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抗生素在畜牧业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今天人们最担心的是畜禽饲料中广泛应用抗生素是否会增加肠道中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从而导致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病原菌的耐药性提高等问题.因此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8.
银杏叶提取物在规模化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Ginkgo Bilob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树种,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银杏叶被用作药物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银杏叶及银杏叶提取物(EGB)已逐渐应用于家禽生产.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杞麓湖农业径流区低污染水所致湖滨带湿地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潜在危害,采集湖滨带农业径流区32个不同类型湿地(河流湿地n=13、人工湿地n=10、湖泊湿地n=9)的表层沉积物,检测重金属Cu、Zn、Pb、Cr、Cd、Ni和Hg含量,利用ArcGIS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分析7种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杞麓湖农业径流区湿地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7种重金属污染程度存在差异,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流湿地 > 人工湿地 > 湖泊湿地,各重金属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Zn > Cr > Cu > Ni > Pb > Cd > Hg,除Pb外,其余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Cd超背景值样点比例高达100%。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重金属Cd和Hg呈重度污染,存在危害风险;农业径流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介于112~1 241,平均264,属中度风险水平;重金属含量分布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含量分布高值区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Cu、Ni、Cr和Zn污染源主要是农业活动;Pb来源主要与道路交通有关,还受工业活动影响;Cd主要受农业活动和工业活动影响。研究表明,杞麓湖农业径流区不同类型湿地重金属污染存在空间差异,Cd和Hg污染严重,生态风险高值区出现在西北部和西南部。  相似文献   
110.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作为第3代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合理利用既能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也有利于动物的保健免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昂贵的价格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由动物有机废弃物制备氨基酸螯合物不仅可以降低氨基酸螯合物的生产成本.还可以实现动物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这一工艺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多是采用传统的酸水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