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 临诊发病情况1.1 河南漯河临颖县大郭乡某鸡场(代号1)饲养的罗曼鸡12 000只,从110日龄开始,每天有鸡死亡。120日龄后,鸡群死亡情况加重,剖检见气管有粘液,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心包有黄色纤维素状物覆盖,腺胃水肿,肠粘膜充血出血,肝、肾肿大。因为60日龄防过流感,误认为新城疫,用Ⅰ系和Ⅳ系苗紧急接种,死亡率反而增高,没有效果。1.2 河南许昌县程庄一鸡场(代号2)饲养的来航鸡12 500只,该鸡群从65日龄开始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下痢,以后逐渐死亡,药物控制没有明显效果。剖检发现气管和喉粘膜弥漫性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肠…  相似文献   
42.
[目的]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减少该病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方法]参考GenBank收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ILTV河南长葛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出一条1 550 bp的特异性条带,并克隆至pGEM-T载体上。经PCR扩增、酶切鉴定,得到含gE基因重组质粒,并对重组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收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E基因和其他部分疱疹病毒gE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8%;与其他动物疱疹病(MDV、CHV、PRV、EHV的gE基因)毒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25.6%、23.9%、28.3%、26.1%。[结论]不同ILTV毒株之间gE基因差异甚小,gE基因比较保守,但与其他动物疱疹病(MDV、CHV、PRV、EHV的gE基因)毒核苷酸的同源性较低。该研究为gE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杨明凡  张锋  唐湛伟  苗舜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72-7172,7174
[目的]为了进行中药复方制剂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方法]选择没有免疫接种过IB疫苗的30日龄健康公鸡150只,设计4组试验:第1组为健康对照组;第2组于攻毒前5 d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第3组于攻击强毒后2 d开始在饲料中添加该中药复方制剂;第4组为攻毒后不给药作为对照组;另设1组鸡只用于安全试验,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防治效果。[结果]中药复方制剂用于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中药复方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D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法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构建含ILTVgD基因和ChIL-2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rFPVIL2ILTV—gD,蓝色蚀斑纯化法纯化重组病毒,用IFA检测重组病毒中ILTVgD基因的表达和用ELISA试剂盒检测ChIL-2的表达。重组病毒rFPV—IL2-ILTV-gD免疫试验鸡,间接ELISA测定血清中ILTV抗体效价,动物试验用构建的ILTV强毒以滴鼻方式攻击各组试验鸡,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重组禽疽病毒中得到了稳定表达;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免疫7d后能够检测到血清抗体,免疫21d后血清抗体达到高峰,此后便开始逐渐下降,符合疫苗免疫的消长规律;攻毒后每组鸡的发病情况可以看出重组病毒rFPV-IL2-ILTV-gD组和疫苗对照组对ILTV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96%和92%,而空白对照组为8%。说明构建的重组病毒rFPV-IL2-ILTV—gD免疫效力稍优于弱毒疫苗,能够较好的保护免疫鸡群。  相似文献   
45.
猪细小病毒在PK细胞中的增殖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猪细小病毒南京毒株1(NJ-1)、南京毒株2(NJ-2)和7909毒株接种于PK-15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研究了猪细小病毒增殖的基本特性与规律。在PK-15细胞中,3个毒株的增殖规律基本相似,均在感染后12h即可检测到荧光,表明其子代病毒粒子产生,随后逐渐增多,在感染后48h荧光几乎遍布所有细胞,随后荧光开始衰减,在84h时病毒引起细胞大面积崩解,荧光呈现岛屿状分布。通过绘制其一步法生长曲线可知,在病毒感染后12h,细胞培养液中的病毒TCID50/ml。为2.0左右,随后逐渐增高,感染后60h3种毒株的TCID50/mL均达到最高,子代病毒粒子向细胞外释放也达到高峰,其后TCID50逐渐下降。培养液中病毒粒子的丰寿期为7h。  相似文献   
46.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5年10月,我省荥阳某养鸽场,饲养8600羽肉鸽,2005年3月中旬用鸽副黏病毒灭活苗仅免疫1次。10月初个别雏鸽(20--40日龄)开始出现精神沉郁,缩头闭目,羽毛松乱,不愿走动,张口呼吸,病初拉黄白色稀粪,后期排出蛋清样排泄物,有的同时出现神经症状,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以后陆续出现一些发病鸽,发病率为4.5%,死亡率为20%。曾经用一些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头孢力新进行治疗,几乎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47.
2007年12月河南荥阳某养鸡场约25%蛋鸡出现以呼吸困难,打喷嚏,痉挛性咳嗽,且咳出血样渗出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病毒分离和琼脂扩散试验,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根据GenBank报告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建立ILTV的PCR检测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48.
为获得一株能够稳定表达猪β防御素-1 (PBD1)成熟肽蛋白的重组干酪乳酸杆菌,本研究将PBD1成熟肽基因克隆至含有短小干酪乳酸杆菌信号肽的pUCK-SP载体中,再将SP-PBD1亚克隆到干酪乳酸杆菌整合性表达质粒pMJ67的Lac启动子下游,获得重组质粒pMJ67-SP-PBD1,电转化入干酪乳酸杆菌,经红霉素抗性筛选和基因组DNA PCR测序鉴定,证实猪PBD1基因整合到了干酪乳酸杆菌中。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经2%乳糖诱导18 h后的重组菌中猪PBD1 mRNA含量最高。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经乳糖诱导的重组菌表达了约5.8 ku的目的蛋白,与PBD1成熟蛋白理论分子量相符。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重组PBD1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表明猪PBD1基因在重组干酪乳酸杆菌中获得了表达,且具有抑菌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发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微生态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硒蛋氨酸对猪细小病毒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PK15细胞为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硒蛋氨酸对猪细小病毒(PPV)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2~8μmol·L-1范围内,硒蛋氨酸对细胞生长没有影响,但对猪PPV的体外复制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露醇均有增强硒蛋氨酸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两者同时添加时,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0.
根据GenBank中鸡α干扰素(IFN-α)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应用PCR技术直接从鸡肝组织基因组中扩增罗曼鸡、海兰鸡及固始鸡α干扰素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3个品种鸡IFN-α全基因序列,长度均为582bp,编码193个氨基酸残基.3个品种鸡IFN-α基因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海兰鸡和罗曼鸡IFN-α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而固始鸡与海兰鸡和罗曼鸡IFN-α基因核苷酸同源性99.3%,有4个碱基发生非同义变异,氨基酸同源性为97.9%.克隆的3个品种鸡IFN-α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7条鸡IFN-α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核苷酸同源性在98.1%~100%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6.9%~10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