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对西藏地区手掌参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西藏地区手掌参濒危的原因,以期为野生手掌参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手掌参分布范围狭窄,种群规模小,多呈零星或零星小片分布于藏南和藏东南各县域的局部地区。手掌参生长于海拔2800~4600 m,具有一定坡度的林窗、林缘、草甸、草地生境中,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其分布区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手掌参濒危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是其繁殖能力和繁殖效率低,市场需求的掠夺性、采集方式的致死性、采集时间过早、人为滥采滥挖等干扰因素和生境的破碎化是主要的外部致危因素,手掌参濒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用于烟草中游离氨基酸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采用超声波水解、邻苯二甲醛/3-巯基丙酸作为衍生剂进行柱前衍生。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4.6mmi.d.×250mm,5μm),流动相A为18mmol/L的醋酸钠溶液(pH7.2)含体积分数为0.002%的三乙胺和0.3%的四氢呋喃,流动相B组成为:100mmol/L的醋酸钠溶液(pH7.2)-乙腈-甲醇(体积比为1:2:2),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50nm,发射波长450nm。方法的回收率为95.3%~100.7%,RSD为2.32%~9.24%(n=6)。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测定不同肥料配比生产的白肋烟烟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有机肥与无机肥怎样配比,天冬氨酸的含量与各氨基酸相比都是最高的;随着饼肥的加入,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是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15%饼肥 85%无机肥与30%饼肥 70%无机肥配比时,大部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接近,30%饼肥 70%无机肥配比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综合考虑,30%饼肥 70%无机肥配比时的烟叶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课题,乡村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促进乡村延续与自立、遏制乡村衰落的重要举措。皖南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浓厚,通过融于自然、适应社会等方式创造与传递村落社会价值。乡村交往空间是具有社会介质属性的互动空间,能促进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缓解村民精神压力。皖南传统村落传统与现代文化和谐交融的乡村交往空间格局为现代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具体途径包括保护及营造村落田园特色交往空间、构建多层次结构空间场所、提供和完善基础设施空间、激活地标性文化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秋子梨试管苗为试材,进行了其茎段薄层细胞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构建,以期为秋子梨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同时为薄层细胞培养在梨属植物当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秋子梨茎段薄层细胞的再生受到激素浓度和配比的影响,其中不定芽再生最佳培养基为MS+BA 1.5mg/L+NAA 0.25mg/L+蔗糖30g/L+琼脂糖7g/L,再生效率达100%;不定根再生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 0.5mg/L+蔗糖30g/L+琼脂糖7g/L,根再率达66.7%;同时研究还发现适宜的暗培养有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不定芽的再生。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阐明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在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的表现特性, 以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 常规水作(CFC)为对照,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2001—2010年)研究了覆膜旱作(PFMC)、裸地旱作(NMC)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精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糙米中铁和锌含量的影响。2008—2010三年试验结果(平均值)表明, 与CFC相比, PFMC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 增产幅度达8.0%, 精米中总氨基酸含量下降3.5%, 精米中蛋白质, 糙米中铁锌含量与CFC处理差异不显著; NMC处理产量显著下降5.1%, 蛋白质、总氨基酸和铁含量分别下降4.4%、9.3%和11.9%。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 CFC条件下, 产量增加了113.6 kg hm-2; NMC条件下, 产量增加142.6 kg hm-2; PFMC条件下, 产量增加522.1 kg hm-2; 三种栽培方式产量平均增加3.3%, 糙米中的铁和锌含量平均增加3.1%和6.4%, 精米中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 PFMC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中铁、锌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ELOVL6基因CDS区,利用在线软件对蛋白的疏水性和跨膜区进行预测,合成并筛选靶向ELOVL6基因的有效siRNA,将有效siRNA转染乳腺上皮细胞,qRT-PCR检测干扰ELOVL6基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表明:(1)克隆得到全长为795 bp的奶牛ELOVL6基因(GenBank 登录号:MW960011)的CDS区|经序列比对发现,奶牛的ELOVL6基因序列与牛(NM_001102155.1)、山羊(NM_001314257.1)、大羚羊(XM_040237469.1)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6.73%、96.35%|ELOVL6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5.94,疏水最大值为2.467,最小值为-2.411,具有6个跨膜区域。(2)成功筛选到靶向ELOVL6基因的siRNA,干扰效率达到90%以上(P < 0.05)。(3)将筛选出的siRNA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qRT-PCR技术检测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干扰ELOVL6基因显著抑制了脂肪酸从头合成及去饱和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ACACA)、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F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基因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6(AGPAT6)和甘油三酯水解相关基因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表达量(P < 0.05)。(4)干扰ELOVL6基因后,乳腺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 < 0.05)。上述表明,ELOVL6基因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通过影响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含量,进而对奶牛乳腺的脂代谢产生调控作用。 [关键词] 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小干扰RNA|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  相似文献   
17.
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H1N1猪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细胞感染模型,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并结合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检测药物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MDCK细胞最大无毒浓度为5.34 mg/m L,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58 mg/m L,治疗指数(TI)为18.0;当药物浓度≥1.25 mg/m L时,能明显降低H1N1猪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提示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有确定的体外抑制H1N1猪流感病毒的作用,并能影响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控释包膜尿素(硫磺加树脂包膜尿素SPCU、树脂包膜尿素PCU、硫磺包膜尿素SCU)和普通尿素PU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水体氮含量的影响,为水稻氮素减控施肥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等氮条件下,不同氮肥品种对稻田田面水和地下水氮影响较大,与普通尿素(PU)处理相比,SPCU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灌浆期之前田面水和地下水总氮、氨氮及硝氮的浓度;三种控释肥处理下水稻的产量均比PU处理高,其中SPCU处理最高,比PU处理增产19.7%;SPC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达40%,比PU处理高75.4个百分点。因此,从氮肥利用率及环境安全角度出发,SPCU是水稻生产中比较理想的氮素肥料。  相似文献   
19.
<正>最早提出导向治疗的概念是德国化学家Erhlich,他在1906年就提出了导向治疗的概念~([1]),但是真正让导向治疗实现的是Moolten和Cooperband[2]等人,他们在1970年制备了世界上第一个免疫毒素。也就是由单克隆抗体与毒素、药物、放射性核素等组成的传统免疫毒素,此类免疫毒素的稳定性和均一性都比较差,因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M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本试验利用DNAStar软件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299和437 bp,建立一种针对TGEV和PEDV感染的二重PCR鉴别诊断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检测到TGEV和PEDV,而对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等均无扩增,其检测TGEV、PEDV的极限为104 拷贝/μL;用该方法对临床收集的68份疑似病毒性腹泻仔猪粪便和肠道组织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二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能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