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研究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对泌乳期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试验奶牛64头,分为8组,每组8头,日粮DCAB分别为泌乳前期:A1组(DCAB为185 mEq/kgDM)、B1组(DCAB为243mEq/kgDM)、C1组(DCAB为317mEq/kgDM)、D1组(DCAB为442mEq/kgDM);泌乳中后期:A2组(DCAB为83mEq/kgDM)、B2组(DCAB为172mEq/kgDM)、C2组(DCAB为217 mEq/kgDM)、D2组(DCAB为357 mEq/kgDM)。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日粮DCAB,能提高泌乳前期奶牛的产奶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1组奶牛产奶量较高,乳蛋白、乳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日粮高DCAB水平能显著增加泌乳中后期热应激奶牛的产奶量(P<0.05),乳蛋白含量随DCAB增加呈二次变化,差异显著(P<0.05),乳脂肪随DCAB的增加而增加,D2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综合产奶量和乳成分分析,泌乳前期日粮DCAB为243 mEq/kgDM、泌乳中后期日粮DCAB为217 mEq/kgDM时能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利于奶牛机体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  相似文献   
72.
2000年至2002年,吉林市丰满乡发生奶牛焦虫病416例,我们曾先后诊治411例,由于诊治及时、预防得当,仅死亡5头,死亡率为1.22%,其余均已治愈,现将我们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发病情况在丰满地区一般发病时间为5~9月,尤以6、7月发病最多。本地牛感染率低,发病数量少,主要是临产、体弱及0.5~2岁的小牛易感发病;而新从外地购入的奶牛,发病率高,几乎全群发病。发病牛群中,以奶牛为主,占98.56%,而黄牛仅发病6头,占1.44%。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食欲减退,食料减少,反刍减少,偶有吃土,不易查觉;发病中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明显,在可视粘…  相似文献   
73.
杨艳玲 《现代农业》2011,(11):58-59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全盟无霜期为95-145天,大部地区在110-130天。年降水量平均400-500毫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合大豆等作物生长。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使全盟大豆产品品质不高,大豆生产缺乏市场竞争力,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了解兴安盟大豆生产情况、生产特点、发展潜力及认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清发展思路及前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种植效益对兴安盟大豆生产来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4.
桑树套种魔芋高效种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由于“东桑西移”,双柏县蚕桑发展较为迅速,而魔芋是山区传统的经济作物,魔芋生产已逐步由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转入规模化商品生产,逐步成为当地的又一经济产业。开展桑树套种魔芋的示范和推广,是增加桑园单位面积收益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75.
谈多媒体在高职高专家畜解剖学教学中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和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教学手段,并有望通过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但在多媒体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实践考察和分析,并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经验,对高职高专多媒体在家畜解剖学教学中需要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6.
韭蛆也称迟眼蕈蚊,是韭菜的主要虫害.韭蛆25 ~ 30 d完成1个世代,越冬期近半年左右.初孵幼虫先取食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幼嫩的茎部取食为害.  相似文献   
77.
杨艳玲  张福寿 《中国家禽》2012,34(12):48-49
在种鸡育种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育种鸡翅号、脚环号码模糊不清、缺失号码及翅号、脚环丢失、种蛋混乱等诸多问题,给育种场技术员、饲养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难度,也导致种鸡系谱资料的不准确,甚至影响育种工作的进程。因此,在种鸡育种  相似文献   
78.
利用SUMO-BCSP31重组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了布鲁菌BCSP31重组蛋白,并利用该蛋白研制了布鲁菌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以BCSP31蛋白作为检测抗原,通过间接法研制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鹿血清抗体。该试纸条与大肠杆菌、沙门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绿脓杆菌无交叉反应;检测阳性血清最大稀释倍数为1∶640,证明试纸条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上对420只鹿进行检测,比对试纸条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6%,Kappa值为0.73,两种方法符合率较高;比对试纸条与cELISA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81%,阴性符合率为100%,Kappa值为0.88,两种方法符合率高。该试纸条简便快捷,具有较高准确性,可用于鹿布鲁菌病的现场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79.
布鲁菌引起的布鲁菌病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之首。虽然宿主本身具有复杂的免疫机制,用以抵御病原体,并保持宿主抗性和布鲁菌毒力之间的平衡,但布鲁菌作为一种成功的细胞内病原体,已经进化出多种策略来逃避免疫应答并在宿主内建立持续感染和繁殖。论文将从布鲁菌的毒力因子、布鲁菌在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中隐身策略,以及布鲁菌调控并抑制细胞凋亡、布鲁菌微小RNA(mircoRNA)在宿主免疫应答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了解布鲁菌病发病机理、开发新型疫苗和治疗布鲁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正>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现代化养禽业的迅速发展,该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七彩山鸡的饲养在我国许多地方方兴未艾,外貌俏丽、味道鲜美的山鸡受到消费者的推崇。人工授精技术作为促进养鸡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应用于山鸡的生产还不多见。山鸡的人工授精与鸡的自然交配相比,具有许多优点:种公鸡数量可以减少65%~85%,种蛋受精率提高10%~15%,有利于加快品种选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