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 明星肉鸡(ISA Vedette)是法国伊萨育种公司育成的,为五系配套。该品种的最大特点是父母代母鸡含隐性伴性遗传的矮小基因,基因型为Z~(?)w,与传统肉鸡相比,成年体重减少30%,饲料消耗降低20%左右,饲养密度提高30%,同时耐热能力和产蛋性能都有所提高,当与正常体型的公鸡(Z~(DW)Z~(DW))  相似文献   
12.
鸡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内的基因可能比宿主自身多100倍,鸡肠道微生物在机体内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消化,维持肠道内稳态有利于机体健康生长,同时也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先天性防御屏障。由此可见,鸡肠道微生物的聚集可对其机体各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肠道免疫系统,即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鸡肉是人类高效生产蛋白质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因此鸡肠道健康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另外,当前抗生素在国内外全面禁用,因此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对家禽免疫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肠道微生物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包括肠道微生物的建立、影响鸡肠道微生物的因素、肠道微生物群的环境因素以及家禽的免疫系统等,并进一步从肠道微生物对各种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和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及色氨酸)等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对机体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等方面阐述肠道微生物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未来研究疾病易感性、疫苗应答、家禽健康和生产力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构建一种胞内表达人溶菌酶(hLZ)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此研究以人工合成人溶菌酶基因序列,通过酶切位点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获得pPICZαA-hLZ。线性化该表达载体,电转化并筛选阳性克隆,甲醇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后,进行纯化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亲和层析树脂(Ni-IDA)从培养液上清纯化目标蛋白,SDS-PAGE表明目标蛋白为14.7 kDa左右,Western-blot结果表明目标蛋白即为带有6个His标签的重组人溶菌酶,BCA法测定表明纯化后的蛋白浓度为0.121 mg/mL;溶壁微球菌抑菌试验表明该重组人溶菌酶具有部分生物活性。此研究成功地获得了胞内表达且具有部分生物活性的人溶菌酶毕赤酵母工程菌,为重组人溶菌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改进的淀粉凝胶电泳法研究了培育品种南昌白猪进贤系、南昌系、安义系及其杂交亲本品种星子黑猪、大约克猪的转铁蛋白(Tf)、血液结合素(Hpx)和淀粉酶(Am)3种血清蛋白的多态性,测定并分析了各自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的特点,结果表明:南昌白猪3个系的遗传结构与大约克猪甚为相似,而与星子黑猪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利用俄罗斯及德国提供的抗猪红细胞抗原42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测了154头萍乡二头乌猪,68头汉普夏×萍乡杂交猪及43头万安花猪11个基因位点的抗原型及基因型,并利用凝集反应和溶血反应检测了萍乡二头乌猪84头母猪体内“自然抗体”的存在种类与效价,在此基础上,选定了33对供受体猪按计划进行同种免疫。先后共采集了33头受体猪近4000ml抗血清,通过吸附试验,制备了15个单价抗血清,其中5种已与国际标准统一,另外10种是否为中国猪所特有,需要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6.
对育雏季节分别为春、夏和秋季的3批南海黄鸡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育雏季节对饲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育雏的种鸡产蛋率上升速度最快,在开产后的第7周达到产蛋最高峰,然后缓慢下降;秋季育雏的种鸡全期产蛋量最高,达到110.47枚,其次是夏季育雏(100.75枚)和春季育雏(95.38枚);春、夏、秋季育雏的种鸡产蛋期间采食量分别为113.34、116.21、111.89 g/d,秋季育雏的最低,夏季育雏的最高。秋季育雏的每枚种蛋耗料量最低(170.15 g),春季育雏的最高(199.63 g);春、夏、秋季育雏的南海黄鸡成活率分别为94.46%、96.22%和96.00%,夏季育雏的成活率最高,春季育雏的成活率最低。可见,秋季育雏的南海黄鸡父母代种鸡,开产后产蛋率迅速上升,高峰产蛋率最高,饲料消耗量小,每枚种蛋耗料量最少,饲养成本最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泰和乌骨鸡MHC与其繁殖性能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实验采用四种限制性内切酶(HhaI、EcoRV、HaeⅢ、Xbai),运用PCR-RFLPS的方法,研究了泰和乌骨鸡MHC分子遗传多态笥,探讨了各基因型与繁殖性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四种酶切区别的B-LIIBβ1外元的多态笥及MHC基因组合型对蛋重及受精蛋孵化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EcoRV及XbaI酶切多态性对产蛋数的多态性及MHC基因组合型对蛋重及受精蛋孵化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EcoRV及Xb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研究了白耳黄鸡遗传资源利用的途径与方法,结合白耳黄鸡遗传资源利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并对白耳黄鸡若干产蛋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对白耳黄鸡的开产日龄与产蛋性能进行了多项式回归分析。白耳黄鸡选育进展较快。通过三个世代选择,500天平均蛋量由137.18枚增加到166.05枚、500天平均蛋重由50.23克递增到52.76克。  相似文献   
20.
昌系绿壳蛋鸡是产于南昌县城附近的一个小型蛋用鸡种。它具有体小紧凑、产蛋较多、蛋大、蛋壳厚、蛋壳颜色为绿色的优良特点,而为群众所喜爱饲养。1996年组成了昌系绿壳蛋鸡选育小组对昌系绿壳蛋鸡的种质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和测定,并进行了杂交提纯与利用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