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已由数量向质量方面转变,消费者对鸡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和改善优质肉鸡的肉质风味,有关专家与学者对影响鸡肉品质的各种因素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指导优质肉鸡的育种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对泰和乌骨鸡、余干黑鸡、广丰白耳鸡、崇仁麻鸡、宁都三黄鸡、万载康乐鸡、南城五黑鸡、东乡绿壳蛋鸡、景德黄鸡和以色列隐性白羽鸡进行了各种脂肪酸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①不同鸡种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似,都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为主,它们的总含量占所有脂肪酸的90%左右,是肌肉脂肪酸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余的脂肪酸含量则较低.但不同种类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脂肪酸含量具有品种特点.②具有重要营养保健作用的必需脂肪酸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从测定的结果来看,崇仁麻鸡、泰和乌骨鸡、广丰白耳鸡、景德黄鸡、东乡绿壳蛋鸡、万载康乐鸡的含量都较高.③动物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肉的风味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江西地方鸡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大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这一含量,结果与鸡的脂肪通常呈现半固态状的物理性状十分一致,也是鸡的肉质风味较好的证明.④宁都三黄鸡、隐性白羽鸡、景德黄鸡、泰和乌骨鸡、广丰白耳鸡等品种的芥子酸含量较低,说明这些品种的脂肪酸质量较好.余干黑鸡、南城五黑鸡、崇仁麻鸡和东乡绿壳蛋鸡等含黑色素较多的品种的芥子酸含量较高,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3.
一、适于养鹅的牧草 (一)选择合适的牧草品种适于养鹅的牧草品种很多.适口性好、产草量高的有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黑麦草、苏丹草和苦荬菜等,以苦荬菜适口性最佳.  相似文献   
44.
泰和乌鸡、余干黑鸡及其培育品种肌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白凤鸡、江西黑凤鸡是以泰和乌骨鸡、余干黑鸡和隐性白羽鸡(以色列Kabir)为亲本,通过4年5个世代的杂交选育而成的2个培育品种,于1999年12月通过了由江西省科委组织的省内外专家鉴定。为了解泰和乌骨鸡、余干黑鸡及其培育品种江西白风凤鸡和江西黑凤鸡的肉质特点,我们对这几个品种的肌肉氨基酸含量、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5.
46.
江西地方猪种(系)血液蛋白多态与品种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7.
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的结构、功能 ,并阐述了该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生产性能相关的最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8.
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具有经济效益高、生育期短、产量高等优点,根据马铃薯的特征特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介绍了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9.
目前各农业院校动物繁殖学与动物产科学课程的实验还相对独立,这种做法存在许多弊端,为改变这种局面,可将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观察指标类同,实验内容相关和呈递的动物繁殖学、动物产科学课程实验进行整合、重组,创立一门全新、独立、完整的动物繁殖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富含人溶菌酶的转基因乳汁对仔鼠肠道健康影响,以转基因母鼠代养普通仔鼠(试验组)和普通母鼠代养普通仔鼠(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仔鼠肠道菌群数量检测、肠道形态观测和大肠杆菌攻毒腹泻模型等试验,采样和检测时间为第3、11、21、30天(D3,D11,D21,D30)。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仔鼠肠道菌群总菌数在D11、D2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酸菌在D21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在D11和D30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大肠杆菌在D2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链球菌在D11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且在D2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肠球菌在D11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梭菌在D1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仔鼠肠道内容物溶菌酶活性为1 803±93 U/μg,对照组仅为73±23U/μg;试验组仔鼠半固体粪便在大肠近/中端形成(9/10),而对照组仔鼠半固体粪便在大肠中/末端形成(8/10);3)大肠杆菌攻毒腹泻模型中,试验组无仔鼠死亡,而对照组于攻毒144h后死亡9只(死亡率60%)。因此,转基因鼠乳汁来源的高浓度重组人溶菌酶,能在仔鼠小肠中保持较高的活性,显著提高其内容物中的有益菌数量和降低有害菌数量,促进大肠半固体粪便形成,从而为攻毒后的小鼠腹泻模型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