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58篇
  189篇
综合类   630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渭河流域能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水资源的问题,而秦岭北麓是渭河的重要产水区。为探究秦岭北麓近年水资源的变化特征,采用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基于水文相似性原理,运用典型流域参证法,重建了1970—2015年秦岭北麓径流变化。结果表明:VIC模型在观测流域有着较高的适用性,在月径流模拟中,纳什系数(NS)大于0.76,相关系数(R2)大于0.91,相对误差(RE)小于±15%; 通过水文参数移植法模型可以真实还原无观测流域径流变化,在验证期NS,R2,RE分别为0.81,0.94,4.6。近46 a来北麓径流总量在(16.01~65.4)亿m3/a波动,1983年径流量最高达到65.4亿m3,而1977年最小值仅为16亿m3,丰水年份是枯水年份的4倍,径流年际变化明显,过去46 a秦岭北麓多年平均径流值为35.2亿m3/a。降水是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并且也是水文模拟中最重要的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52.
采用振荡培养实验研究了纳米Fe0对溶液中3,3′,4,4′-四氯联苯(PCB77)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 PCB77起始浓度为5mg/L、溶液初始pH值为6.8,反应64 h后,纳米Fe0投加量为10.0g/L时,PCB77残留浓度最低,残留率仅为29.3%;纳米Si0投加量为0.5g/L时,PCB77残留浓度最低,残留率为67%;纳米Si0投加量为1.0g/L,即纳米Si0:纳米Fe0=1∶10时,PCB77残留浓度最低,残留率仅为22.2%。溶液中PCB77降解产物中除联苯外未发现其他降解产物,可能是PCB77在纳米Fe0表面连续脱氯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3.
从湖北省几个猪场具有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疑似病例中,采集了肺脏、扁桃体、关节液及心包液等病料,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及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检验、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8株细菌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血清型分型鉴定结果为1型的6株,3型的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对头孢类、先锋霉素类表现较高的敏感性,为猪场用药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4.
以安徽北部五沟煤矿一矿井的煤矿开采地表塌陷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充填开采塌陷区表层土壤的黏粒、含水量、总可溶性盐、有机质、铵态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等,研究煤矿充填开采塌陷区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时空变化,同时与非充填开采塌陷区和未塌陷区的采样断面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主导因子是区域降雨量,在空间分布上以塌陷盆地中央为中心向四周呈椭圆梯度递减,充填开采与非充填开采结果一致;土壤黏粒、总可溶性盐、有机质、铵态氮、速效钾等均存在流失现象,但充填开采塌陷区表层土壤中的上述物质在塌陷盆地边缘呈缓慢富集,非充填开采塌陷区坡地土壤中物质流失量较大,时空分布不规律。  相似文献   
55.
试验以打瓜籽为原料,对改善打瓜籽脱壳化学方法的工艺进行研究。分别选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酸、柠檬酸四种浸泡液进行试验,并以外壳颜色、整仁率、仁颜色、酸碱存留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试验工艺参数为:5%HCl,60℃水浴加热0.5 h,120℃高温烘烤1 h,在此条件下,打瓜籽易脱壳且外形美观,酸残留量较少,感官评定91分。  相似文献   
56.
大豆蚜对大豆阶段性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大豆蚜对大豆危害的作用机理,研究了大豆蚜阶段性危害对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蚜危害时期的延长,大豆蚜对大豆产量及其它性状的影响作用越强。在短期危害的条件下,对大豆株高的影响显著,但产量几乎不受影响。当危害达到大豆的盛花期,产量开始下降,危害达到结荚期时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在大豆的盛花期之前防治大豆蚜会有效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甘蔗脱毒苗的培育技术,以甘蔗03-75 品系为试验材料,经过52(依0.2)益水浴热处理及培养后, 对甘蔗心叶的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分化、生根培养基的筛选,以及脱毒苗炼苗尧移栽及病毒检测方法等进行研究。结 果表明:采用热处理结合心叶脱毒的方法能有效去除甘蔗病害,不同培养阶段对激素种类、质量浓度有差异,其中 MS+2,4-D 3.0 mg/L+NAA 0.1 mg/L 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较适宜,MS+ BA 1.0 mg/L + NAA 0.1 mg/L 培养基对 愈伤组织分化效果好,1/2MS 改良+NAA 4.0 mg/L +MET 1.0 mg/L 培养基生根率高、根系粗壮;组培苗通过利用分子 生物学技术(PCR)对甘蔗花叶病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甘蔗宿根矮化病进行检测袁结果呈阴性。  相似文献   
58.
玉米杂交种几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种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主成分构成中,信息主要集中在前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到87.95%,主成分1贡献率最大,为32.39%,其次为主成分2、3、4、5,贡献率分别为20.51%、14.65%、11.63%、8.77%,可以概括这些杂交种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  相似文献   
59.
根据安徽黄山市2008-2012年的气象资料和田间调查的病情,采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气象因子与油菜根肿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9月份月均温、9月上旬降雨量和9月下旬降雨量与根肿病发病率关系最密切。建立了油菜根肿病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