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嗜纤维菌感染所致.主要感染养殖对象的鳃部.感染部位细菌密集,肉眼可见黄色圆柱状菌落.在高温季节,尤以草鱼、青鱼易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吉林市江南公园送检东北虎病例的病原分离鉴定,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为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实验对该株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进行了研究。根据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虎源巴氏杆菌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toxA基因片段。将长约526bp的toxA目的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上,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toxA基因序列与发表序列(X51512)的同源性为10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东北虎巴氏杆菌病的病原可能来自其食物(牛、羊肉等)。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检疫,切断巴氏杆菌病食源性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腺病毒的结构、转录和复制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回顾了腺病毒载体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各种动物腺病毒的现状进行了描述。进一步分析了腺病毒载体易于构建和操作、宿主范围广、感染性强等特性的分子机制。因其具有广泛的组织亲和性,腺病毒成为表达和传递治疗基因的主要候选者。随着动物腺病毒载体的发展,它将在控制人和动物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以及人类的基因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牛的不同种类布鲁氏菌的菌株膜蛋白质组学的差异。[方法]采用丙酮干粉方法,提取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的全蛋白,具有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获取二维电泳图谱,用ImageMaster TM2D Platinum6.0-TOF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质酶切,准备样品进行质谱分析,通过MALDI.0软件在不同的肽质量指纹质谱搜索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技术进行蛋白质识别。[结果]应用固相pH梯度图获得良好的重复性2-DE凝胶,观察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 2-DE图谱,其蛋白质的表达模式非常相似,使用ImageMaster TM2D4.0软件自动识别蛋白质点,检测布鲁氏菌16 M蛋白的蛋白质点856,疫苗株M5的蛋白质点793。在数据库中选择有意义的蛋白质23种进行选择质谱鉴定。蛋白质功能的差异是由质谱鉴定得到的,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方面,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结论]通过质谱鉴定,获得的蛋白质功能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  相似文献   
15.
克隆牛布鲁氏菌的甲酰基转移酶基因(Wbkc),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并对甲酰基转移酶的抗原性进行分析。以牛布鲁氏菌的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Wbkc基因,双酶切后克隆至pET-28a上,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His Trap FF层析柱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甲酰基转移酶的抗原性。提取的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确定目的基因成功插入到了克隆载体中。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29 0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田间调查,通辽地区南瓜生产中出现的病害有蔓枯病、灰霉病、白粉病和病毒病等;虫害有蚜虫、美洲斑潜蝇等。介绍南瓜病虫的识别特征,提出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为南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和乳腺炎关系密切,当奶牛患乳腺炎时,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会显著增加,体细胞数成为奶牛乳腺炎的指示物。为了选育出抗乳腺炎的奶牛品种,首先应该研究体细胞数和乳腺炎之间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度。本文对国外奶牛体细胞数与遗传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鹅源禽副粘病毒NA-1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从吉林省分离的鹅副粘病毒NA-1株应用SPF鸡胚进行传代,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HA及HI试验、血清学鉴定、毒力鉴定、AGID试验、血凝谱的测定、动物感染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发现NA-1株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具有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似的毒力,属于强毒力毒株,遗传进化树分析属于基因Ⅶ新城疫病毒。该病毒对鹅、鸡均具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齐广  武迎红 《饲料研究》2006,(9):37-38,63
目前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只有少部分通过氨化处理或直接作牛羊的粗饲料,另一部分被农民用作燃料,约有70%~80%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和场院,任凭日晒雨淋,或在田间直接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占用土地,甚至成为火灾隐患。因此研究人员对秸秆类资源进行了大力开发和研究。目前成熟而且较为广泛使用的秸秆处理利用技术,主要有秸秆微贮、青贮和氨化等。  相似文献   
20.
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盲肠肝炎,它是由原虫(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急性寄生虫病。组织滴虫大部分时间寄生在盲肠,当被同时寄生在盲肠内的异刺线虫吞食后,移转到卵内,在卵细胞内增殖,然后包被在异刺线虫的卵巢内,随粪便排出体外。场地中的组织滴虫由于有异刺线虫卵的保护,故能较长时间的生存。黑头病发生于鸡和火鸡,其它禽类(如鹧鸪、鸽)也会发生。2005年8月,本市某养鸽户饲养的3500余只肉鸽,47日龄时陆续发病。求诊前畜主使用多种药物均未奏效(如土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至60日龄共发病400余只,死亡243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