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株犬种布鲁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一只流产贵宾犬全血中分离到的一株布鲁氏菌进行了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研究以及凝集试验鉴定和多种属聚合酶链式反应(AMOS-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在胰际琼脂培养基生长并呈典型的粗糙型布鲁氏菌菌落,菌落能被结晶紫溶液染成紫色.分离菌在琉瑾和复红培养基上生长,不产生H2S,与粗糙型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凝集,与光滑型布鲁氏菌阳性血清无凝集.用AMOS-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该分离菌具有犬种布鲁氏菌特有条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符合犬种布鲁氏菌特性,将其命名为B.canis GB1.  相似文献   
22.
为优化猪种布氏杆菌WboA基因缺失株(B.suisΔWboA)对绵羊的免疫条件,本研究采用1岁左右的成年雌性绵羊对B.suisΔWboA的免疫剂量及免程序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分5个组进行,其中A、B、C 3个试验组分别以2倍剂量重复接种、4倍剂量重复接种和单剂量1次接种B.suisΔWboA,D组单剂量1次接种猪种布氏杆菌S2疫苗株(B.suis S2),E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羊首免后7 d、21 d和35 d分别采血,测定血清抗体水平;在首免后35 d,分别采用布氏杆菌强毒菌M28株(B.melitensis M28),经腹股沟皮下注射攻毒。攻毒后28 d,分别取试验羊的脾脏分离攻毒菌株。所有试验羊,在实施攻毒前,其精神、食欲均正常。血清抗体测定结果表明,在二免7 d、21 d后,A组和B组试验羊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C组,而且均超过D组试验羊的抗体水平。攻毒后的细菌分离结果表明,攻毒后28 d,A组和B组试验羊的脾脏细菌分离数量明显低于C组试验羊,并且均低于D组试验羊的细菌分离水平。实验结果表明,B.suisΔWboA的免疫剂量由单倍改为2倍或4倍,免疫程序由单剂量1次改为2倍或4倍剂量2次,可以明显提高免疫效果,并达到与亲本疫苗菌株B.suis S2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3.
微量Bradford法测定提纯禽结核菌素蛋白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用96孔微量板Bradford法测定提纯禽结核菌素蛋白含量。通过不同浓度的待测禽结核菌素与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混合后,在595nm光波下测定各孔样品的OD值。微量Bradford法检测禽结核菌素的线性范围是50—10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最低定量限为50μg/mL。试验用3支禽结核菌素国际参照品,分别配制成125、250、500μg/mL三种不同浓度,每支每种浓度测定4次,计算实际测得的蛋白质浓度。结果显示,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6%~4.4%;批间相对标准偏差0.7%-2.2%。研究结果表明微量Bradford法可作为测定禽结核菌素蛋白含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4.
用禽型(结核)分枝杆菌Ⅰ、Ⅱ、Ⅲ血清型参考菌株制备禽型结核杆菌平板凝集抗原,对102只禽结核病鸡的检出率为90.2% ,对32只健康鸡出现9.4% 的假阳性反应。因其使用方便、快速,对种鸡群进行禽结核病的检测和病鸡群的净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流行,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美元,并且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6.
为评价布鲁氏菌病补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检测试剂盒( CF-ELISA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其他试剂盒的符合率,用CF-ELISA试剂盒对布病感染地区牛、羊血清各200份,布病净化地区牛、羊群血清各100份进行抗体检测,同时与其他商品化检测试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感染地区牛、羊血清抗体的McNemar检验结果表明CF-ELISA试剂盒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iELISA)试剂盒和CG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均不显著( P>0.05),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CF-ELISA试剂盒与i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有高度的符合性。检测净化地区牛、羊群血清抗体产品间的特异性和符合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27.
观察奶牛在布鲁氏菌S19疫苗免疫状态下血清凝集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免疫后奶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的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差异,并探索两者的相关性,寻找选择布鲁氏菌病抗性牛的方法。选择布病阴性的性成熟青年黑白花奶牛50头,注射S19疫苗1×109CFU/头,定期采集血液测抗体水平,第60天用布鲁氏菌水解素皮内注射,检测变态反应。结果显示,所有免疫牛均能在15天时检测到凝集抗体,30天达到峰值。迟发性变态反应表明,免疫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变态反应强度与抗体峰值水平存在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235。  相似文献   
28.
8株布氏杆菌BCSP31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GenBank中布氏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了8株来自3个布氏杆菌种的布氏杆菌表面蛋白31(BCSP31)全基因。PCR产物经克隆和序列分析后发现,该基因非常保守,8株不同菌株间的同源性高于99.3%;进化关系分析显示,5株中国来源的菌株(S2,M5,M111,M28,A387)显示了最近的同源关系,其中2个弱毒菌株S2和M5的BCSP31基因序列100%同源。3株外国来源的菌株(S19,2308,Rev.1)中,S19和2308同源性为100%。Rev.1与其他7株布氏杆菌BCSP31基因均有较大的差异。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CSP31基因序列差异与布氏杆菌的种属和毒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为制备禽结核菌素国家标准品,研究禽结核菌素生产用菌株禽分枝杆菌的菌种特性,对1992年冻干保存的3株菌CVCC68201、CVCC68202和CVCC68203进行复苏,采用SPF鸡复壮,分离培养后冻干了新批次菌种,对菌种形态、生化特性、培养特性、毒力和抗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菌种纯粹,形态、生化和培养特性符合禽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免疫原性符合的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本研究为禽分枝杆菌的鉴定提供参考,也为制造禽结核菌素的工艺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自治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成果,掌握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的综合防控策略,对在四子王旗设立的防控试点开展的溯源灭点、免疫、监测、消毒、检疫监管等综合防控工作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开展畜间布鲁氏菌病溯源灭点的防控效果明显,但防控效果因布鲁氏菌病感染基础情况不同而有一定差距。当畜群布鲁氏菌病感染率高时,一次溯源灭点无法达到彻底清除感染畜的目的;不开展溯源灭点,直接实施免疫,对控制畜间布鲁氏菌病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