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8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猪场猪粪氮磷排放情况,试验采集不同地区规模养猪场100份猪粪样本,采用比重法快速测定总氮/总磷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养猪场猪粪总氮含量为22.15~24.78 g/kg,平均为23.37 g/kg;总磷含量为11.48~12.86 g/kg,平均为12.15 g/kg;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粪便总氮/总磷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种公猪(28.66 g/kg和14.61 g/kg)、育肥猪(27.15 g/kg和14.17 g/kg)、断奶仔猪(21.83 g/kg和11.43 g/kg)、哺乳母猪(21.40 g/kg和11.02 g/kg)、空怀/妊娠母猪(19.49 g/kg和10.21 g/kg)。此结果为我省规模养猪场氮磷排放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序列,分析其序列特征及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从Marc145细胞中扩增EDC3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该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参考序列经BLAST比对后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区蛋白进行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长度为1 527bp,共编码507个氨基酸;EDC3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绿猴、猕猴、狒狒、人、倭黑猩猩、马、野猪、虎鲸、绵羊、非洲象和大熊猫的同源性在91.5%~99.2%之间,与非哺乳动物原鸡同源性最低,仅为81.2%;EDC3氨基酸序列与上述物种的同源性在95.3%~99.6%之间,与原鸡的同源性仅为88.8%。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与绿猴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灵长类。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表明,EDC3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分别为23.38%和47.35%,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该蛋白存在多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无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区域。本试验结果可为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PCR技术扩增NDV贵州不同鸡源分离株,包括肉鸡源P1株与BY株、蛋鸡源H2株与FW株、七彩山鸡源N98株和越南斗鸡源DQ株的F蛋白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分别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与国内外NDV参考株的对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株NDV贵州不同鸡源分离株的F基因长度均为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6.9%~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1.0%~99.3%;与国内外NDV代表株(LaSota株、B1株、F48E9株、CH2000株和TW 2000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4.0%~98.9%,氨基酸同源性为87.2%~98.6%;经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DQ株、N98株、P1株和H2株为基因VIId型,而BY株和FW株为基因IX型。这些结果提示贵州省不同鸡群间存在相同NDV毒株感染的可能性,不同年份间NDV毒株发生基因型改变,而近年来贵州省流行的ND疫情主要是由NDV基因VII型引起。  相似文献   
14.
<正>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马立克病是禽类最为常见的3种肿瘤病,可导致家禽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对养禽业危害巨大。出现混合感染时,疾病的致病力和致肿瘤能力都远大于单一感染,导致的免疫抑制也更为严重。禽白血病由禽C型反转录病毒科的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根据病毒囊膜糖蛋白gp85抗原性的差异,ALV可分为A~J 10个亚群,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最近较为流行的外源性病毒,可引起鸡的骨髓细胞瘤。禽网状内皮组  相似文献   
15.
禽流行性感冒(AI)即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的各种家禽及野生禽类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不仅对养禽业和禽产品出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序列,分析其序列特征及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从Marc145细胞中扩增EDC3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该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参考序列经BLAST比对后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区蛋白进行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长度为1 527 bp,共编码507个氨基酸;EDC3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绿猴、猕猴、狒狒、人、倭黑猩猩、马、野猪、虎鲸、绵羊、非洲象和大熊猫的同源性在91.5%~99.2%之间,与非哺乳动物原鸡同源性最低,仅为81.2%;EDC3氨基酸序列与上述物种的同源性在95.3%~99.6%之间,与原鸡的同源性仅为88.8%。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与绿猴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灵长类。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表明,EDC3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分别为23.38%和47.35%,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该蛋白存在多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无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区域。本试验结果可为Marc145细胞源EDC3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饲养密度的提高和猪及其产品的流通过程等因素的影响,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日益频繁,危害程度加大.其中,猪瘟和口蹄疫是目前危害养猪业较为严重的两种传染病.目前,我国对猪瘟和口蹄疫的防制主要采取疫苗接种预防为主[1-2],但在临床上针对这两种传染病的免疫接种方案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采用先注射猪瘟疫苗后免疫口蹄疫疫苗,有的采用先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免疫猪瘟疫苗,而有的则采取同时接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某肉种鸡场的感染鸡进行实验室诊断,在肿胀的肝、肾和法氏囊组织切片中观察到成淋巴细胞增生病变。针对禽白血病病毒(ALV)群特异性抗原P27基因进行RT-PCR扩增,肾、肺、肝、脾病料样本中ALV病原核酸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0%、90%和50%。将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ALV参考毒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3.6%~97.7%。取ALV囊膜糖蛋白gp85基因的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扩增的目的片断中存在BglⅡ和SspⅠ酶切位点,BamHⅠ不能切割PCR产物。试验结果证实本次疫病是由ALV-A亚群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9.
2株NDV贵州分离株(GN、ND99)与2株疫苗毒株(Ⅰ系和Ⅱ系)经检测为生物异质性毒株.利用蚀斑克隆技术对以上4株毒株进行蚀斑纯化,结果得到11株克隆毒株.其中,10株克隆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形成圆形、透明无色蚀斑,1株形成圆形、透明、红色蚀斑.经RT-PCR检测,11株克隆毒株中6株为弱毒,形成蚀斑的大小在0.4~8mm之间;5株为强毒,形成蚀斑的大小在1.0~2.0mm之间.结果表明:所形成蚀斑的大小与病毒毒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高效、低耗地处理村镇生活污水提供参考。[方法]研发了新型滴滤池工艺,考察滴滤池的最佳运行参数以及改善系统脱氮效果的措施。[结果]采用新型滴滤池工艺对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63%、81.7%、84.7%。滴滤池的水力负荷宜控制在2.0~4.0m3/(m^2·d)。用滴滤法处理村镇生活污水,能显著降低废水COD、NH3-N浓度,加设厌氧段能增强滴滤池的抗冲击能力,增强滴滤塔生物膜的稳定性。[结论]研发的新型滴滤池工艺能显著提高村镇污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