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92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54篇
  41篇
综合类   938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442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13项评价指标中,影响流域生态安全的主导因素为森林覆盖率、草地面积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其所占权重均在0.1以上;(2)自2000-2010年以来,艾比湖流域生态安全指数由0.2309增加至0.7556,流域生态环境呈现良性发展趋势,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当地政府通过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草地面积以及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不断改善了该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2.
新疆近54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50个气象站1960—2013年的月、年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新疆近54a来的气候变化和突变现象进行了研究,利用反距离插值法分析新疆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近54a来,新疆年平均气温变化在6.2~9.0℃,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逐渐上升,气候倾向率0.32℃/10a,其突变发生在1965年和1977年。新疆各站点多年平均气温为0.95~14℃,整体上表现为由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南疆的气温最高,依次为天山山区,北疆的气温最低。新疆年降水量变化在93.20~205.80mm,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23mm/10a,新疆年降水量突变发生在1963年、1975年、1978年和1980年。新疆各站点多年降水量为34.20~261.00mm,整体上表现为由南向北增多的趋势,北疆的降水量最多,其次为天山山区,南疆的降水量最少。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明干旱区流域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从而为流域水资源规划、旱涝检测和生态需水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MOD16蒸散产品和气象站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倾向率和相对变化率等方法,分析了艾比湖流域2000-2014年地表实际蒸散(Ea)与潜在蒸散(E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15年内艾比湖流域地表Ea、Ep年际波动不大,多年平均Ea与Ep分别为315.76和1555.27mm,年平均Ea与Ep的较大差距说明流域整体上缺水、干旱.年内分布处于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夏季两者差距最大,此时流域最干旱、缺水;2)流域Ea与Ep的空间分布状况正好相反.西北山区、精河—博乐绿洲区、北天山的西段支脉,玛依力山脉等区域水分比较充足.流域东部大范围地区、精河—博乐绿洲周围等区域干旱缺水.3)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气温是影响流域Ea、Ep时空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4)2000-2014年间Ea总体上处于减少趋势,Ep处于增加趋势,说明流域近15年内干旱加重.  相似文献   
3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是全球土地利用/覆盖研究的一个主要核心内容。和田河两岸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以和田河两岸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4年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提取分析和田河两岸地区1994年和2008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为今后该研究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为现代农业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所需的配套注肥装置的开发,研究采用输液泵将肥料原液和酸碱调节液强行注入灌溉管网,并与灌溉水按比例混合获得一定浓度和酸碱度(EC & pH)的灌溉液。灌溉液浓度和酸碱度通过EC传感器和pH传感器检测并反馈PLC控制系统,通过变频调速进行EC值与pH值动态调节,实现节水灌溉系统的精准施肥灌溉。采用自控变频调速技术的灌溉水注肥装置经过实际运行,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灌溉液的正常输送和EC值与pH的动态调节。特别是射流自吸泵变频调速技术的实现,不仅有效实现了灌溉液浓度(EC值)的动态调节,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完全可用于节水灌溉注肥装置的开发。  相似文献   
36.
黄瓜白粉病是瓜类蔬菜上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从苗期到结瓜期均可发生,尤其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当植株生长衰弱时,易发生流行性危害.为减少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提高种植效益、降低农药残留量,加强该病害的监测及早期防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黄瓜白粉病的识别、监测及防治技术等方面总结黄瓜白粉病绿色防控技术,解决黄瓜白粉病防治因...  相似文献   
37.
南疆重盐碱地普遍存在不透水的粘土层,在地面通常会形成盐斑,致使棉花出苗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研制深松粉垄设备,利用物理方法消除障碍层,研究不同机械破黏板层方式对土壤盐分和棉花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条状破障方式和点源破障方式机械破黏板层后,重盐碱地土壤盐分下降明显,表层土壤脱盐率达到了33%以上,可以满足棉花出苗对盐分要求,棉花出苗率提高20%以上,同时加速了土壤渗水,渗水时间可以缩短至7天,为新疆盐碱地土壤改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条状破障方式与点源破障方式比较,条状机械深松方式效果优于点源深松方式。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为研发高效率青贮饲料添加剂。【方法】以青贮玉米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青贮饲料添加剂对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根据不同类型的添加剂粉,将试验分为4个不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无添加剂)、实验组1(自制添加剂粉)、实验组2(益加益饲料添加剂)以及实验组3(饲草香饲料添加剂)。在室温下密封发酵60 d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各实验组pH值均低于对照组;各实验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低于显著(P0.05)对照组;各实验组粗蛋白(CP)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各实验组有机酸和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提高青饲玉米CP含量,显著(P0.05)降低青贮料pH值、NDF和ADF含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高青贮饲料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变化,为合理利用该类草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连续3年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放牧(LG)、重度放牧(HG)和无放牧对照(CK),分析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多样性指数,以及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 (1)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草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绝对优势,主要优势种有细果苔草(Carex stenocarpa)、溚草(Koeleria cristata)、针茅(Stipa capillata)、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在重度放牧(HG)条件下,家畜首先采食适口性较好的植物,群落中适口性好的植物数量减少,群落优势地位逐步被有毒植物醉马草所替代。(2)CK与LG、HG条件下,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2016~2018年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群落高度和盖度呈下降趋势(P<0.05);群落密度在2016~2017年间呈下降趋势(P<0.05)。(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下降趋势,表现为CK>LG>HG;2016~2017年CK、LG、HG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018年CK与LG、HG之间差异显著(P<0.05)。(4)植物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在LG、HG和CK条件下,均呈现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植物群落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有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