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69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前,全区注册屠宰企业有903家(生猪901家,禽类2家;县城规模以上168家、乡镇小型场点735家),其中有5A级屠宰企业1家、4A级7家、3A级5家、2A级9家。注册后通过审批的企业有508家、处于整改阶段的企业有395家(大多数乡镇小型屠宰企业三证不全,面临关停),相对2014年底的1 054家,已关停了 151家。  相似文献   
32.
近几年来,广西竹鼠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笔者走访了几家中型规模竹鼠养殖场,调查了在养殖过程中比较容易碰到的疫病情况,其中竹鼠牙齿脱落占很大一部分比例。2018年3月份,在某县一个竹鼠养殖场中,就碰到了一例竹鼠牙齿脱落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广西部分地区猪群PEDV N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及病毒的遗传变异特点,为更好防控猪流行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2012-2016年广西地区25个猪场收集的PEDV病料中扩增出86株PEDV的N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86株PEDV的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2%~100.0%,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4.1%~100.0%。N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广西的PEDV可分为2个群,Cluster2由韩国株DR13、日本株83P-5、中国株CH/S以及本研究的GP35-8、LC37-22、LC107-5、LC107-19和LC107-16毒株组成,其他81株毒株属于Cluster 3,包括中国株DX、LJB-03、Hu N、JS-2004-2;Cluster 1和Cluster 4则由其它参考毒株组成。【结论】PEDV是引起广西规模化猪场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广西地区的PEDV流行毒株可分为2个群且其N基因仍然保守。  相似文献   
34.
猪链球菌9型cps9G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GenBank中猪链球菌9型(SS9)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方法从确诊为猪链球菌的阳性样品中扩增cps9G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提取重组质粒pMD18T-cps9G,经PCR和酶切鉴定后测序,并与GenBank上SS9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经PCR扩增,鉴定为SS9的有8株.序列分析发现,8株SS9的cpsgG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较稳定,该基因片段长度均为562 bp,彼此间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6.8%~99.8%,亲缘关系密切;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SS9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介于96.0%~98.6%.  相似文献   
35.
[目的]克隆鹅副粘病毒GX1株HN基因与F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鹅副粘病毒GPV-SF02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2对引物,对从广西发病鹅分离到的鹅副粘病毒毒GX1株的HN和F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并测序。[结果]该株副粘病毒株的HN基因和F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分别为1 716和1 662 bp,与GPV-SF02株的同源性均在97.3%左右,与LaSota株、F48E9株、JS株的同源性为80.3%~97.5%,与M iyadera株的同源性仅84.8%。[结论]分离株GX1株与禽Ⅰ型副粘病毒(A PMV-1)强毒株特征相符,属于A PMV-1基因Ⅶ型。  相似文献   
36.
参照GenBank中已发表的PRRSV的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广西部分地市发病猪场送检的65份病料中,检出14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14个出现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基因序列全长均为427bp,与国内部分流行毒株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同源性均为96.2%以上,14份阳性样品之间同源性为97.2%以上,证实扩增的产物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广西流行毒株均属于一个亚群,与江西、广州流行毒株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37.
猪链球菌9型钦州分离株cps9H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发表的猪链球菌9型(SS9)荷兰5218分离株的基因核苷酸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SS9钦州分离株抽提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cps9H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4株SS9钦州分离株的cps9H目的基因长为389 bp,与已知的7个国内外SS9毒株cps9H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6.7%~100%和91.5%~100%。  相似文献   
38.
为进一步研究鹅干扰素(IFN)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抗病毒作用机理,提取经刀豆素(ConA)刺激培养的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鹅IFN-γ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广西鹅IFN-γ基因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鹅IFN-γ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高于99.2%、氨基酸同源性均高于98.2%;与其他动物的IFN-γ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较,亲缘关系越远,同源性越低。  相似文献   
39.
【目的】摸清广西水牛及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净化广西牛结核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08~2011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联合对广西奶牛及水牛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疫5478头奶牛和1580头奶水牛。【结果】2008~2011年从广西南宁、柳州、北海、钦州、桂林等市累积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63头、水牛17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5%和1.08%,总体上广西奶牛及水牛结核病阳性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通过采用自制水γ-干扰素EusA检测试剂盒和Bovigam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对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发现γ-干扰素ELISA检测的牛结核病阳性率低于皮内变态反应,且准确度高。【结论】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进行综合判断,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40.
以老化饲用燕麦种子为对象,探讨外源褪黑素对NaCl胁迫下老化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相关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胁迫时添加褪黑素可以提高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并能增加幼苗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且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100μmol/L、300μmol/L、500μmol/L、800μmol/L、1000μmol/L)处理均能显著提高NaCl(浓度150mmol/L)胁迫下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苗鲜重、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幼苗根冠比和丙二醛含量(P<0.05)。加权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提高老化燕麦种子NaCl胁迫下活力的最佳褪黑素浓度为500μmol/L,此时相对于NaCl胁迫,种子发芽率、苗鲜重、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45.61%、325.55%、52.28%、121.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