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6篇
  24篇
综合类   5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传统的柑橘灌溉方式主要依赖人工经验,一方面有可能导致灌溉时机不准确,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灌溉量过高或者过低,对果实的生长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柑橘果园水分蒸散量是表征耗水量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对大面积柑橘果园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 ET)的准确估算,制定更加科学精细化的灌溉策略,基于气象数据集,应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方法对蒸散量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是3种模型中最优的,ELM和GRNN模型的性能接近。为了估算3种模型结果的可信度,在训练时加入了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LSTM模型在不同输入特征数量下具有较高的精度,而ELM模型存在预测值偏高的现象,GRNN模型则偏低。  相似文献   
72.
二仙坡苹果园是松塔树形面积最集中产区,总面积约5000亩,这里有2~13年生不同树龄的树,品种有红富士、华冠、华红、嘎拉等。红富士为主栽品种,栽培砧—穗组合有乔砧—普通型,乔砧—短枝型,乔砧—矮化中间砧—普通型等,栽植株行距  相似文献   
73.
构建茶园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研究作物水分胁迫指数、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等与光合参数的关系,为茶树灌溉管理、长势估计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直接灌溉方式,使得4个水分池土壤湿度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90%、80%、70%、65%;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各水分池的冠层温度、空气温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进行测量,并根据Idso提出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经验公式,计算CWSI和CWSI/PAR;利用SYS-GH30D光合作用仪测得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研究数据间相关性,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利用决定性系数r2对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行评估。通过茶园环境信息监测系统采集环境数据,并计算CWSI与CWSI/PAR。结果显示,Pn、Tr、Gs与CWSI、CWSI/PAR均呈负相关,CWSI/PAR较CWSI与光合参数更具相关性,能够实现光合参数的估计。CWSI/PAR能够同步反映茶树Pn、Tr、Gs参数的变化状况。通过对冠层温度、空...  相似文献   
74.
对水分胁迫指数(CWSI)的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在华北平原夏玉米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了2种模型与土壤含水量以及叶水势之间的关系,对比了2种模型得到的CWSI的日际变化.结果表明,经验模型经常性地溢出0~1的范围,理论模型则很少出现溢出0~1的范围,经验模型的日际变化较理论模型大,理论模型1 d中得到的CWSI变化很小;2种CWSI模型与土壤含水量均显著相关,可用于指导作物灌溉时间;CWSI理论模型与夏玉米叶水势的相关性较好,更能反映作物本身的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75.
茶园信息采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针对茶园中所存在的无线通信障碍问题,该文设计了一款适合茶园信息采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节点以ATmega128为核心,nRF905射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作为无线通信模块,SHT11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和TDR-3土壤含水量传感器及其外围电路作为传感器模块,并以该节点为硬件平台编写了通信协议、应用程序和后台管理软件。分析、测试了节点的功耗和通信距离,在空旷地带,节点的有效通信距离达到150 m,与Micaz节点对比室内外通信距离分别提高了200%和150%。在广东省英德茶园基地进行了组网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网络平均丢包率为0.84%,传感器感知精度达到98.2%,能够满足茶园信息采集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6.
土槽试验计算机模拟加载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土槽试验台车进行土槽试验,设计了以CZ-200型磁粉制动器作为加载装置的计算机模拟加载系统。研制了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进行了磁粉制动器的动态性能试验,验证了加载系统的加载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7.
目前在淡水养鱼业的生产中,使用的投饵机控制系统存在着定时不准确、可靠性差、投饵与间歇时间设置不合理、不能调节投饵距离、浪费饵料等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研制了基于单片机的鱼用投饵机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设定参数为供饵时间、停饵时间、投饵时间和投饵距离,控制对象为输送减速交流电机和投饵直流电机;同时,从硬件和软件方面介绍了本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作。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控制鱼用投饵机进行定时、定量投饵,做到科学喂鱼。  相似文献   
78.
水稻田农药喷雾上层植株雾滴截留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精确喷施农药的效果取决于喷施药液在农作物(靶标)上的有效沉积。研究作物上层枝叶对农药的雾滴截留,为喷雾器具的优化设计、性能改进以及正确使用等提供技术依据;对合理喷施农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以染料Rhodamine-B溶解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代替农药对水稻田进行喷雾。用采样架沿水稻高度方向分3层采集水稻植株样品。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雾滴在水稻某一层间的沉积量。本试验研究提出了定量分析上层水稻植株叶面截留对雾滴沉积影响的方法,分别对早稻与晚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9.
系统既可以在室内模拟加载扭矩类负荷,又可以在田间模拟再现实际牵引力负荷。模拟加载了正弦波、锯齿波、插秧机载荷谱和拖拉机田间作业时的实际负荷。x2检验结果表明,在水平0.05下,模拟曲线的分布均服从其样本信号。  相似文献   
80.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智能化管理的需要,设计了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荔枝园节水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无线通信模块选择CC2530模块,传感器模块包括空气温湿度传感器DHT22,光照强度传感器GY-30,土壤水分含量传感器TDR-3以及一些外围电路,精确采集荔枝园温度、湿度、光照度和土壤含水率等多项环境信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和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传输,保证了传输的实时性和远程性,实现了对荔枝园环境的实时监控;同时,远程服务器和网站上都对荔枝园的土壤含水率的阈值进行了设定,当土壤含水率的值超过了阈值,服务器或者网站就会自动发送相关命令对相应的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双向控制。分析、测试了系统的功耗和通信距离,在空旷地带,节点的双向有效通信距离达1 205 m,在荔枝园中双向有效通信距离达81.5 m。在传感器节点系统工作周期为30 min情况下,根据试验结果估算出,两节额定容量为3 000 m A·h的3.7 V锂电池串联可使传感器节点持续工作时间最大为500 d,可使电磁阀控制节点工作5 a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网络平均丢包率为3.87%,能够准确监测荔枝园信息采集和控制电磁阀工作,实现和控制荔枝园智能节水灌溉双向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