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17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鹅副粘病毒(GPMV)主要保护性抗原F基因和LacZ报告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所构建的转移载体转染禽痘病毒(FPV)017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蓝白筛选获得重组病毒;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禽痘病毒中F基因在CEF中获得表达,并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重组禽痘病毒的免疫保护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鹅细小病毒VP3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的精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利用获得的4株抗鹅细小病毒(GPV)VP3的单克隆抗体,进一步对GPV VP3 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精确定位。根据笔者实验室已鉴定的线性抗原表位区结果,筛选出单抗所针对的优势抗原表位区。设计并合成互相重叠5 aa的10 aa短肽寡聚核酸片段,退火后,连入pET-32a载体,经转化鉴定,诱导表达后,获得相应的小片段融合蛋白,并利用单抗通过Western blot进行抗原性鉴定。同样方法进行短肽片段两端氨基酸的逐个缺失设计,进一步精确定位,结果鉴定出2个抗原表位,分别为430-435 aa和643-647 aa。  相似文献   
33.
γ-干扰素(IFN-γ)主要是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具有广谱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它对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为建立以茨城病病毒(IBAV)VP7蛋白为诊断抗原的茨城病(IBAD)血清学检测方法,本研究克隆了VP7蛋白抗原性、亲水性较强部分的编码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可溶性截短VP7蛋白。用截短VP7蛋白建立了IBAV间接ELISA检测方法。确定的阳性血清的判定标准为不低于0.32。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IBAV阳性血清。建立的ELISA方法与中和试验结果比较,符合率为77%。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70份来自云南的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BAV血清阳性率为45.7%。该方法的建立为IBAD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鸭肠炎病毒感染鸭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趋势,建立了检测鸭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MTS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DEV免疫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抗原特异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从末次免疫后可持续上升近4周达到高峰,以后快速回落。研究证实MTS法可有效检测鸭抗原特异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以牛奶为材料检测牛布鲁菌感染的可行性,本试验建立了可鉴定布鲁菌属的单重PCR以及可鉴定布鲁菌种的多重PCR.结果显示,单重PCR方法的特异性强,只特异性的扩增布鲁菌DNA,对照菌株大肠杆菌、牛败血性波氏杆菌、根瘤农杆菌和苍白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奶液中细菌检测灵敏度为1.08×104CFU/mL.用建立的多重PCR对7株不同种的布鲁菌体和基因组进行鉴定,表明该方法可以区分不同种布鲁菌.本试验中建立的PCR方法能够鉴定所有致病性布鲁菌并对疫苗株和野生毒株加以区分,适用于实验室布鲁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37.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是鹅副粘病毒诱导体液免疫的重要靶抗原。经pMD18-T-HN阳性质粒扩增了HN基因,亚克隆至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并将其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共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 9细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Bv-HN,试验表明,HN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且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38.
鹅细小病毒NS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参考CerBank发表的GPV B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GPV H1株NS2基因,目的片段长约1.4kb,将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GPV H1株NS2基因全长1356bP,编码451个氨基酸,与国外已发表的GPV B株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75%,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67%。  相似文献   
39.
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鸭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鸭Ⅰ型干扰素(DuIFN-Ⅰ)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克隆到的鸭Ⅰ型干扰素基因与已公布的DuIFN-α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95%。同时表明,鸭外周血单核细胞在PHA刺激下能够表达Ⅰ型干扰素mRNA。  相似文献   
40.
GPV野毒株的分离及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本实验中,用根据CPVHI标准毒核苷酸VP1-VP3和VP3两个区段基因序列设计的2特异性引物CRP1/CRP2和CF1/CF2,用该2对引物对从鹅细小病毒野毒感染的病鹅分离的GPV野毒株进行PCR检波,结果2对引物CRP1/CRP2和CF1/CF2,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0.6bp和1.6bp两个片段,回归试验的结果表明,该CFV野毒株的感染潜伏期为8d,病程为1~3d,致死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