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9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托曲珠利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择72只无球虫感染的13日龄海兰褐公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0mg/kg、40mg/kg、80mg/kg托曲珠利、1g/kg磺胺喹啉钠至试验结束,并设置感染不用药组和不感染不用药组,共6组。除不感染不用药组外,均于试验开始后24h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洛阳分离株),8天后试验结果表明,按20mg/kg、40mg/kg、80mg/kg的托曲珠利拌料给药,抗球虫指数(ACI)分别达到167.58、185.48和183.26,料肉比相对感染不给药组降低36.00%、39.00%和45.08%,效果理想,该试验为洛阳地区临床使用托曲珠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奶样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确定了两头奶牛的乳房炎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系真菌性乳房炎。利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乳房灌注及激光照射,病牛乳房炎得到了有效控制,产奶量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23.
对洛阳地区家禽寄生虫病开展了全面性的调查。首先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县市为调查点,卢氏、栾川代表山区;临汝,陕县代表丘陵;偃师、孟津和洛阳郊区代表平原.然后各调查点根据品种,年龄等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家禽作被检动物。调查结果确定出的优势种有:鸡蛔虫、鸡棘沟赖利绦虫等,这些虫种都是急需防制对象。  相似文献   
24.
将构建的2种重组表达质粒pSV2-uPA和pcDNA3-upA分别直接注入小鼠骨骼肌,观察了Scu-PA cDNA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情况。体外凝血试验显示注射质粒DNA后,第5d凝血时间有所延长,第15d凝血时间延长幅度最大,较对照组平均延长6min左右;第20d体内诱导产生DIC,体外凝血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一倍,抗凝效果明显,2种表达质粒在体内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5.
猪萎缩鼻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猪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其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进行性萎缩性鼻炎。二者在致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和控制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鉴于环境因素和病原因子在此病发生过程中均起一定作用 ,对本病的控制应是多种措施的综合。  相似文献   
26.
通过结肠小袋纤毛虫对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鲁哥氏液的急性毒性试验,以机率单位法获得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鲁哥氏液对结肠小袋纤毛虫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2h)分别是27.92mg/L、43.51×10-6、50.14×10-5,1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12h)分别是25.09mg/L、32.28×10-6和49.80×10-5。高锰酸钾是体外杀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7.
此试验研究了合生元对1~35日龄艾维因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生元组在整个试验周期的平均体重均较对照组和中草药组极显著提高(P〈0.01),但与芽胞杆菌组差异不明显(P〉0.05)。日增重仅在0~5周差异极显著(P〈0.01),合生元组的日增重仅在第2周龄较茅胞杆菌组极显著提高(P〈0.01),在0~4周龄,均较芽胞杆菌组和中草药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料肉比方面,1~5周龄合生元组均比对照组、芽胞杆菌组,中草药组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周龄合生元组与茅胞杆菌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生元组与中草药组除了第5周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周龄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免疫方面,合生元组的胸腺、法氏囊、脾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新城疫效价较其它各组均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8.
 自1993年转染技术首次在弓形虫中成功报道以来,顶复门原虫的转染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弓形虫、疟原虫和住肉孢子虫等实现了稳定转染,而且在体外细胞上生长效率较低的柔嫩艾美耳球虫也相继实现了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顶复门原虫转染技术的日渐成熟及其在顶复门原虫研究中的应用,为顶复门原虫基因功能和免疫学等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的有力工具。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转染技术及其在顶复门原虫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功能、耐药性分子机理、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免疫学等研究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9.
河南省兔球虫感染情况及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掌握河南省兔球虫感染情况,用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漂浮法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11个兔场共465份新鲜粪便进行兔球虫感染情况调查和球虫种类形态鉴定。结果发现: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74.6%,多数为混合感染,感染球虫种类多在4~6种,以1—3月龄幼兔感染率最高,达83.0%,并且感染强度OPG值最高,平均为6.8×104。本次共检出11种艾美耳球虫,其中大型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有效控制兔球虫病和筛选兔球虫疫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淀粉量、小牛血清比例和培养基初始pH 3个因素对结肠小袋虫在DMEM培养基中所获得的最高种群密度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初始pH影响最大,其次为淀粉量,血清比例影响最小。最佳培养基组成为淀粉40 mg/安瓿、血清150 mL/L(DMEM培养液2.55 mL+0.45 mL小牛血清),最适宜的DMEM培养基初始pH为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