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lnc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RNA分子,在各种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鉴定猪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受FSL-1刺激后相关的lncRNA,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lncRNA进行了组装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FSL-1刺激成功地构建了细胞炎症模型,试验组与对照组共鉴定到1 056个lncRNA转录本,其对应于831个基因座,这些lncRNA的平均长度为1 643 bp,平均外显子数为2.4个。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有51个lncRNA上调表达,44个lncRNA下调表达。在上调lncRNA两侧相邻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病毒反应等通路,而在下调lncRNA两侧相邻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的通路较少,不参与上述通路。定量PCR结果显示挑选的4个lncRNA的差异倍数与RNA-Seq的结果相似,其中上调的lncRNA呈现一定的组织特异表达,而下调的lncRNA呈现多组织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在FSL-1介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决明子、黄芪对大鼠棕色脂肪线粒体内膜解偶联蛋白(UCP)活性与含量的影响。方法:用~3H 标记的鸟嘌呤核苷三磷酸(GTP)与 UCP 相结合,用液体闪烁仪测定其放射性活性,经 ScatchardPlot 分析得出两者结合的解离常数(Kd)和最大结合量(Bmax)。结果:决明子组 Bmax、Kd 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黄芪组较对照组 Bmax 增加1.29倍,Kd 值无改变。结论:决明子对棕色脂肪线粒体内膜 UCP含量增加及活性无明显影响;黄芪能使棕色脂肪线粒体内膜 UCP 含量增加,但不能使其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73.
作为气象观测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是地面气象站的重要任务。地面气象观测包括对自由大气的部分要素进行目测,诸如观察雷电、光、云层状况等;使用仪器对近地面大气的气象情况进行观测。影响地面气象观测的要素有很多,如大气压、空气温湿度、土壤表层温度、风向和风速、日照、降水量、蒸发现象、雪层深度、冻土层、云层形状及高度等。笔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天气实况观测与记录内容的阐述和分析,对影响地面气象观测的气象要素进行探究,初步总结了一些经验和规律,以期为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更好开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4.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第8外显子序列经Aul I酶切后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 而江苏地方品种猪中,TT占绝对优势.分析PGC1基因型与胴体性状相关性发现,AA基因型猪的左胴重、右胴重和脂肪重均高于TT基因型猪,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倒数第三、四腰椎间背膘厚AA基因型显著高于TT基因型猪,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AT基因型与TT基因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5.
养殖规模化是标准化的基础,推动规模化健康养殖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措施。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养殖规模化进程存在巨大差异,比如山东省养禽规模化程度高,河南省养猪业规模化比重全国领先,山东省内胶东地区规模养殖远远领先鲁西地区。多年跨区市场服务经验,使人们认识到规模化健康养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规模化为支撑的健康养殖不但承担着达成畜产品安全的重任,而且肩负着生态环境建设的使命。目前许多地区规模化进度缓慢,拖慢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现身为鲁西基层畜牧管理从业人员,笔者就推进养殖规模化进程谈几点建议与读者探讨。  相似文献   
76.
驼绒藜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驼绒藜属7份材料在分子水平上,采用RAPD技术进行遗传距离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驼绒藜种的宁夏生态型、新疆生态型和荒漠生态型以及科尔沁生态型的华北驼绒藜种与华北驼绒藜聚成一个大类群。驼绒藜种和华北驼绒藜种的遗传关系较近。将北美驼绒藜种和心叶驼绒藜种划成两个独立类群。驼绒藜属内的种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随机引物S64扩增的7种谱带类型可以区别7份材料。  相似文献   
77.
驼绒藜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驼绒藜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类型中的重要植物,本文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综述了20世纪近20年来对国内外驼绒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正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在农村田间农作物除草不在用锄而普遍使用除草剂,造成农村散养户家畜出现除草剂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家畜饲喂含有除草剂的农作物、草类等后,一般出现腹胀,呕吐,呼吸困难,口流清涎,食欲废绝,视力减弱等症状。最近笔者遇到一例母猪除草剂的中毒的病例,现将诊  相似文献   
79.
在吉林黑土区和辽宁棕壤区设置常规施肥(CK)和肥料减量20%配施生物炭(BC)2种处理,在BC处理的15 cm和30 cm深度土层埋放生物炭(稻壳炭)炭袋。埋放炭袋30、60、180 d后分析炭袋下土壤样品的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棕壤区种植玉米30 d后,BC处理15 cm深度炭袋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CK显著增高;黑土区和棕壤区种植玉米30 d后BC处理15 cm深度炭袋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生物炭对速效氮和速效磷均具备截获作用。黑土区土壤速效氮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硝态氮占速效氮的比值降低,而棕壤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其占速效氮的比例持续到玉米种植90 d时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棕壤上应用生物炭留存速效氮的持效期可达90 d。添加生物炭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可持续180 d,说明生物炭对速效磷的存留效应长达半年。BC处理15 cm和30 cm深度土壤的速效钾含量高于CK,说明生物炭对速效钾有较好的截获和存留作用,效用可达180 d。结果表明,生物炭输入土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并可长期稳定持续性保留养分,进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0.
美术学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艺术性,在中学阶段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其艺术修养。在我国民间,有丰富的美术资源,它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