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世纪70年代Tischer ea al.(1974)首次发现猪圆环病毒(PCV2),它所引发的猪圆环病毒病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2.
用单抗介导的交叉ELISA对IBV毒株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针对IBV 3种结构蛋白的一组单抗(C1、C2、C3、J1、J2、J3)和6个不同血清型的IBV标准株(Gray株、Connectic株、Holte株、T株、M41株、Arkavas株)进行交叉ELISA试验,显示了6种不同的反应模式;与同一Mass血清型内M41、H52、H120 3毒株进行交叉ELISA反应显示出相同的反应模式;通过地方分离株和标准株与6株单抗的ELISA反应模式比较可将来自河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西川等省22个地方株划分为7个不同的抗原群,其中M41抗原群占10株,其仍是我国当前主要的流行型。根据两株中和单抗C2、J1与22个地方株ELISA反应结果,可将地方株分为三大类群,即与J1反应的M41类群,与C2反应的Y类群和J1、C2均不反应的第三类群,C2和J1两株中和单抗可与85%以上毒株发生反应,可为IBV制苗毒株的选择(M41和Y)提供参考依据,此种分型方法较传统的分型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43.
河南IBV肾变型地方分离株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气管环上进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河南分离的肾变型宜毒株与除T株以外的其余标准血清型毒株(M41、Holte、Arka、Conn、Gray)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但与Ark株相关性最大,为25%.将除Holte株以外的5株标准株和宜株的0.6kb扩增产物,用三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TaqⅠ和AfaⅠ进行酶切,RFLP分析可分为三种模式,宜株与Ark株、Gray株、CoNn株属同一模式,AluⅠ和AfaⅠ酶切阳性而TaqⅠ酶切阴性.另AluⅠ、TaqⅠ、AfaⅠ酶切均阳性的M41模式和TaqⅠ、AfaⅠ酶切阳性而AluⅠ酶切阴性的T株模式.将地方株宜株的0.6kb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与标准株Ark株、Gray株、Conn株、Holte株和M41株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比较,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的分析显示,宜毒株与同一酶切类型的Ark-1529-29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氨基酸同源性为91.6%.推测宜株可能是Ark血清型毒株的变异株.宜株与Ark株在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上的一致性,表明这两种分型方法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4.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自家苗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该病可以影响从2周龄~4月龄的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小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  相似文献   
45.
詹爱军  王新卫  王宪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71-1072,1085
用基因疫苗pcDNA-H9、纯化H9N2亚型AIV和重组噬菌体T4-H9HA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用HI和ELISA方法筛选出5株抗H9亚型AIV HA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H9-01(2E6)、H9-02(3B1)、H9-03(3H11)、H9-04(1A4)、H9-05(2G9)。各株单抗亚型测定的结果为H9-01、H9-02和H9-05均为IgG2b,H9-03为IgG1,H9-04为IgG2a,轻链的亚型均为kappa链。经特异性和与同型病毒的反应谱检测,它们均是H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分析H9N2亚型AIV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建立监测该亚型AIV的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2009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豫北一些养猪场发生了以高热、呼吸困难为特征的传染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现将诊断以及疫病防控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从具有猪圆环病毒病临床症状的猪体内分离到1株PCV2华南分离株,并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序列分析发现PCV2ORF2的变异原因主要是点突变,但也存在连续突变和缺失/插入突变,而PCV2 ORF1的变异均为点突变,变异程度很小。将此PCV2华南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上收录的18个PCV2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做进化树分析,表明此PCV2华南分离株与国内PCV2分离株、欧洲株更接近,而与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和美洲毒株则稍远,在基因进化树上,无法判定基因分支与地理位置是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8.
猪圆环病毒2型复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猪圆环病毒2型(PCV2)DNA的复制是滚环复制,Rep和Rep′蛋白是PCV复制所必需的蛋白质,核心元件A*TA*TAC为必需的结合位点。复制的影响因素包括病毒内部因素如病毒基因内的CpG寡核苷酸和干扰素反应元件、病毒黏附受体(硫酸乙酰肝素和硫酸软骨素B乙糖胺)和病毒内吞作用(小GTP酶和肌动蛋白);外部因素如DL-硒蛋氨酸和刀豆素A。抑制PCV2复制的措施有猪营养的全面,干扰RNA技术,疫苗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4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豫北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与鉴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方法]从豫北某蛋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中采集气管分泌物、肾脏等组织分离病毒,进行血凝试验、NDV干扰试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HN07的纤突蛋白S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病毒,经连续鸡胚传代后,出现侏儒胚和蜷缩胚;血凝试验中,尿囊液无血凝性,而经胰酶处理后有血凝性;NDV干扰试验中,分离的尿囊液明显干扰NDV的增殖;病毒回归试验中病毒可引发接种鸡37.5%死亡;RT-PCR检测试验中,扩增到了约为1.7 kb的目的片段。DNAstar软件分析表明,测定基因具有IBVS1基因的共有分子特征,而且分离株HN07和HD株S1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6%。[结论]分离的病毒株HN07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50.
保山小粒咖啡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质上乘,在国际上被命名为“中国云南小粒咖啡”,是我国极少数被世界公认的优质农产品,先后获得“全国咖啡之冠”等多项荣誉。在整个云南咖啡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如咖啡没有摆脱传统种植与粗加工为主的方式、精品化程度低、咖啡文化氛围不足、咖农素质有待提升等。本文结合保山咖啡产业现状,依托金质咖啡实验室培训体系,探索如何提升保山咖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