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18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动物福利与我国养鸡业的应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物福利是对动物权利的一种保护,对于习惯把动物当作工具或者是一种个人的享受品的人类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但又是一种必须面对的全新理念。本文就动物福利的起源、动物福利的基本范畴以及动物福利法对现代养鸡业的挑战和我国养鸡业必备的应变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2.
苜蓿青贮接种菌系Li6、Al2、Ru2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pH值的降低迅速、稳定,L(+)乳酸积累量多为指标,通过连续的限制性培养,从发酵饲料、青贮苜蓿及乳酸菌制剂中分别筛选出Li6、Al2和Ru2三组菌系,以期作为苜蓿青贮用菌剂。该三组菌系均pH下降迅速,发出香甜气味,在玉米粉培养基、苜蓿汁培养基、MRS培养基中将pH稳定到3.8~4.0之间,所需时间分别为10h、16h和20h。气质联机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含有较高的乙酸、乳酸,还有少量甲酸、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及丁二醇、乙酸乙酯、异丁醛、乙醛和乙酰胺等风味物质;在代谢产物中乙酸和乳酸占总代谢物的98%以上,其中L(+)乳酸的比率高达60%~70%。  相似文献   
73.
4组常温分解小麦秸秆复合菌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常温高效产酶复合菌系,分别以枯叶土壤、牛粪、堆肥和自然腐烂的小麦秸秆为微生物源,通过外淘汰法筛选了4组常温分解小麦秸秆并产胞外酶的复合菌系WSD-5、N、M和D。培养15d后,WSD-5分解小麦秸秆75.6%,而N、M和D的分解率分别为65.0%、69.4%和67.5%。通过各复合菌系对小麦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的分解比较,可知WSD-5复合菌系具有明显的分解优势:相对于初始秸秆,WSD-5复合菌系使麦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减少了94.2%、81.9%和21.3%。4组复合菌系虽然均检测到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滤纸酶的酶活性,但以WSD-5复合菌系的酶活性为最高。其中滤纸酶活性最高为1.30U/mL,纤维素内切酶活性达4.35U/mL,外切酶活性达到0.60U/mL,β葡萄糖甘酶活性达到0.43U/mL,木聚糖酶活性达到15.16U/mL。特异引物PCR结果显示,WSD-5复合菌系由真菌和细菌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74.
【目的】以未经处理的木耳菌糠作水稻育秧基质存在腐熟度严重不足的问题,采用5种不同的前处理,探明针对基质性质和秧苗生长情况最优的处理方式,为农业废弃物作水稻育秧基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糠生材料(T1)、堆腐发酵(T2)、加10%猪粪堆腐发酵(T3)、蒸汽灭菌(T4)、干热灭菌(T5)等5种处理方式,以土壤为对照,并模拟东北地区春季气候条件,进行温室水稻育秧试验。综合分析各处理基质容重、孔隙度(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养分(总氮、总磷、总钾、有机质含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苗期立枯病发生情况(离乳期的发病面积和病斑数量)和稻苗生长状况(苗龄30 d后,水稻秧苗的农艺性状,包括叶龄、单株根数、株高、茎粗、SPAD值、百株干鲜重)等指标,并采用单位容积营养元素含量的计算方法替代传统的质量比,来比较5种处理间差异。【结果】经处理后,基质的容重均达到理想基质要求;与生材料T1相比,T2和T3总孔隙和持水孔隙度均明显上升,T4和T5孔隙度有所下降。单位容积营养元素含量,全氮以T3最高(3.0×10~(-3) g·cm~(-3)),其他处理全氮为1.6×10~(-3)—1.8×10~(-3) g·cm~(-3);全磷为4.0×10~(-4)—6.0×10~(-4) g·cm~(-3),全钾含量以T2最高(1.4×10~(-3) g·cm~(-3)),其他处理全钾为7.0×10~(-4)—9.0×10~(-4) g·cm~(-3);总有机质含量均为6.6×10~(-2)—8.0×10~(-2) g·cm~(-3);碱解氮含量以T3最高(2.1×10~(-4) g·cm~(-3)),其他处理为0.9×10~(-4)—1.2×10~(-4) g·cm~(-3);速效磷含量均为3.3×10~(-5)—5.0×10~(-5) g·cm~(-3);速效钾含量均为0.6×10~(-4)—1.2×10~(-4) g·cm~(-3);另外,通过计算不同处理育秧基质的C/N显示,仅添加猪粪发酵的T3处理在20以下。水稻立枯病发生情况,综合分析离乳期病斑数目和发病面积,得出T1发病率为30.53%,T5发病率为3.27%,T2和T4发病率均为1.09%,而T3未出现立枯病。30 d龄稻苗,株高在12—14 cm,茎粗在0.21—0.23 cm,三叶期叶片总SPAD值为25—35,T3处理在此三方面均表现最好;百株鲜重范围在14.50—16.00 g,百株干重为3.15—3.75 g,最大为T2和T3处理;根冠比最大值为T2和T3(0.30),最小值为T5(0.22),5组处理全株干鲜比均在0.20—0.23。【结论】前处理并不显著影响木耳菌糠等材料的养分含量,其主要由构成基质材料的本身性质决定;堆制腐熟发酵的前处理方式在基质性质和秧苗生长情况上都表现很好,且减轻立枯病的效果明显,尤其是添加10%猪粪堆腐发酵表现最优,是今后利用农业废弃物开发水稻无土育秧基质值得推广的前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75.
一组小麦秸秆好氧分解菌复合系的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快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酶解,提高小麦秸秆资源的利用率,探讨了一组小麦秸秆好氧分解菌复合系的酶活表达特性。该复合系能高效的分解秸秆,对纤维素的分解率达到80.0%,利用DNS法测定该复合系分泌的酶的酶活性。研究表明,在复合系分解的0~10 d内,0.78 g纤维素被分解,0.16 g半纤维素被分解;复合系分泌的酶是一组能够降解不同底物的酶复合系;复合系的最高纤维素酶活性(内切酶、外切酶、β-糖苷酶和总纤维素酶)为0.17 U/mL;最高木聚糖酶活性出现在第2天,其数值达到2.82 U/mL;最适木聚糖酶反应温度为50℃,最高耐受温度是60℃,最适木聚糖酶反应pH为7,pH≤5对酶活性产生强烈抑制;酶反应时间6~20 min时,酶活性急剧下降,以后至酶反应时间120 min时,酶活性下降缓慢。第3天的0.5 mL离心上清液在最适酶反应条件下酶解2h后,木聚糖底物被酶解6.76 mg,转化率为33.8%。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鄂东地区发生一种以瘫痪为主要症状的地方传染性猪病 ,本病死亡率高 ,对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用中兽医针刺方法结合西药进行治疗 ,共收治 2 8例 ,除 1例中断治疗死亡外 ,其余 2 7头全部治愈 ,现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 早在 1995年 9月份 ,据带领学生到浠水实习的老师讲 ,有一个村子里流行一种以瘫痪为主要症状的猪病 ,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后陆续得到其它数县的信息 ,都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发生 ,多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在同群猪中约占 2 0 %~ 70 %不等 ,死亡率可高达 80 %以上。发病季节在每年的 4~ 10月份 ,以 6~ 8月份为…  相似文献   
77.
复合系WSC-6的菌种组成特性及其木质纤维素分解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平板分离法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研究了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复合系WSC-6的菌种组成,平板法分离得到了9株好气性的细菌,它们与Pseudoxanthomonas taiwanensis、Tepidiphilus margaritifer、Bacillus sp. E53-10、Proteobacterium S072、Beta proteobacterium HMD444、Rhizobiaceae str. M100、Petrobacter succinimandens BON4、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Paenibacillus sp. SAFN-016的相似率分别达到了97.5%,99.0%,98.4%,100%,98.9%,99.3%,98.1%,99.5%,99.8%。利用DGGE分析表明,复合系中还存在利用平板法难以培养的5株厌氧或者兼性厌氧细菌,它们的16SrDNA V3区的序列与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Clostridium thermosuccinogenes、Clostridium thermopalmarium、Uncultured Clostridium sp. clone A1-3、Uncultured bacterium tbr4-24具有很高的相似率。在50℃静置培养条件下,接种3d 后复合系WSC-6可以分解添加稻秆总量的81.3%。好氧菌与厌氧菌共存于复合系中,复合系表现出了高的细菌组成多样性,从而保证了复合系具有强的稳定性和多菌协同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明确菌种组成多样性对于研究复合系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机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8.
苜蓿青贮过程中乳酸菌复合系Al2的接种效果及菌群的追踪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原材料,添加乳酸菌复合系Al2调制青贮苜蓿,并以不添加接种剂的苜蓿作为对照,分析苜蓿青贮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变化及接菌的改善效果。通过提取青贮料中细菌的总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其16S rDNA V3区域,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分析青贮料中细菌的区系变化,并结合平板计数法对青贮料中的乳酸菌、一般细菌、霉菌进行动态分析。DGGE图谱结果显示自然青贮苜蓿的优势菌是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接菌Al2的青贮料中,以植物乳杆菌(Lactabacillus plantarum)为主的Al2的成员菌迅速控制发酵过程,并且在发酵过程中稳定存在。与对照相比,添加乳酸菌剂能够提高乳酸菌的数量,在第2 d将青贮料的pH值降低到4.2,最后稳定到4.1,显著提高了乳酸生成量,降低了氨态氮的产生,明显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农用酵素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方法和实际效果,并探讨出水用于农田灌溉的可行性,利用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农用酵素处理污水的1 952篇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农用酵素处理污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用酵素发酵工艺、农用酵素有效组分、污染物去除效果、酵素添加量及处理条件、对环境的影响和应用实例等方面。2)农用酵素是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而形成的以有益微生物、有机酸、多种水解酶等活性代谢成分为一体的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可以提高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的标准。3)农用酵素作为1种低成本的绿色环保制剂近年来逐渐被用于污水处理,又因生活污水中含有氮磷钾等矿质元素而具有较丰富的养分和灌溉用水潜力,将乡村生活污水经酵素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可以有效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和乡村生活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综上,在全球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农用酵素处理污水作为一项新型的高效低成本污水处理和循环再利用的方式,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构建生活污水等资源还田的模式,为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0.
为探究农用酵素对餐厨垃圾快速产酸发酵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添加0(JT0)、1 (JT1)、3(JT3)、7(JT7)、10 g/L(JT10)的农用酵素进行餐厨垃圾发酵,测定各处理发酵过程中pH、有机酸、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 发酵第1天5个处理的pH均显著下降,第7天后基本处于稳定。在发酵酸化过程前3 d有乳酸、乙酸、丙酸产生,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乙酸、丙酸。其中JT3最终乳酸含量最高,为50.65 mg/L。乳酸的产生会造成pH的迅速下降。各个处理均在发酵3 d时产生大量的乳酸,7 d后产酸基本结束,pH也趋于稳定。餐厨垃圾主要产酸时期为前3 d,并于第7天趋于平缓。2)在发酵第7天时,JT3的干物质含量为21.77 g/100 g,比发酵前降低11.13%,比其他同时期处理下降最多。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各处理均在发酵第7天时,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JT3在发酵第7天时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90 g/100 g。各处理在发酵后粗脂肪含量都有所下降,除JT10中粗脂肪含量与原料无显著差异,其余各处理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JT3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7.54 g/100 g。结合pH、有机酸及各项代谢产物来看,JT3的发酵效果相对较好。综上,农用酵素添加量为3 g/L,发酵时间为4~7 d,餐厨垃圾发酵酸化效果最佳,是低成本快速处理餐厨垃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