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63篇
畜牧兽医   2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解外膜蛋白W(outer membrane protein W,OmpW)在鸭源鸡杆菌抗渗透应激中的作用,分析了鸭源鸡杆菌RZ及其ompW基因缺失株ΔompW在渗透应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生长性能差异;并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了两者外膜蛋白在不同盐度下的表达差异,并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OmpW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相对于鸭源鸡杆菌RZ,ΔompW在高渗透环境中(3% NaCl)的生存率较低(95.17% vs 83.50%,P<0.05),且其生长性能受渗透应激影响更大;在高盐BHI中培养时,鸭源鸡杆菌RZ OmpW的表达被上调,且OmpW mRNA的表达被上调至正常盐度(0.5%)时的1.19倍(P>0.05)。本研究表明OmpW与鸭源鸡杆菌抗渗透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2.
志贺菌为革兰氏阴性兼性细胞内致病菌,临床上可以引起人畜痢疾。该病主要感染途径为消化道,如接触感染者的带菌粪便,吃入含病菌的食物[1],蚊虫叮咬,过分拥挤的居住环境等是造成该病高感染率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痢疾的病例数超过2亿,年死亡人数超过65万,99%在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53.
研究了新城疫Ⅰ系疫苗对雏鸡、仔鸡、蛋鸡、肉鸡炊水和气雾免疫的安全性、免疫应答反应、免疫剂量和免疫效果等问题。试验结果证明,Ⅰ系疫苗用于雏鸡饮水免疫有良好的安全性,接种后呈现明显的免疫应答反应,免疫期为1.5~2个月。其效果优于Ⅱ系和Ⅳ系苗滴鼻。Ⅰ系苗饮水免疫用于蛋用仔鸡,免疫效果好,其血清HⅠ抗体比Ⅱ系Ⅳ系苗饮水免疫滴度高。免疫期达5~6个月。Ⅰ系苗对肉用雏鸡的饮水免疫也有良好的安全性。于15和45日龄分别进行一免和二免,可以保证肉用仔鸡整个生长期(2个多月)对本病的保护力。Ⅰ系苗饮水免疫使用的有效剂量,每毫升Ⅰ系苗250羽(4羽份/只)~500羽(2羽份/只)安全有效。使用DPS—1型手动气雾枪和JM—Ⅱ型电动气雾枪对中、成鸡进行Ⅰ系苗气雾免疫,效果优于肌肉注射免疫接种,且安全可靠,对产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4.
从河南省某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及内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并进行了鉴定。该分离毒株在PK15细胞上连传5代,出现典型细胞病变;在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伪狂犬病病毒粒子;能被伪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中和;病毒接种于家兔和小鼠,均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发病症状;提取所分离病毒的DNA作为模板,应用特异性引物,以PCR方法可扩增出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的特异性片段。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建立基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的反转录-复合PCR方法,为IBV流行毒株和呼吸型疫苗株的分型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IBV 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通用引物,建立IB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用以对IBV进行检测.通过对GenBank上公布的IBV S1基因全序列的分析比对,找出呼吸型疫...  相似文献   
156.
为研究鸡卡氏杆菌引起输卵管囊肿的病理学变化,对9例自然感染病例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集气管、肺脏、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从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卡氏杆菌属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卡氏杆菌目的基因;经PCR鉴定的卡氏杆菌阳性病料经甲醛固定,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呼吸道的病变主要在黏膜层,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内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输卵管主要表现在膨大和子宫的黏膜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黏膜上皮分泌细胞的细胞核破裂。输卵管的病变可作为该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指征之一,为阐明该病的输卵管特征性病理变化及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7.
鸭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设计一对引物扩增DHBV基因组,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然后以该重组质粒为模板,选择DHBV S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定量PCR引物,构建标准曲线,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并用所建立的方法评价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在鸭体内对DHBV-DNA复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检测到DHBV;相关系数为1.00,扩增效率为105%;敏感度高,最低检测限为70个拷贝。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对DHBV感染后鸭外周血DHBV-DNA的复制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但停药后会出现轻度"反跳"现象。建立的DHBV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等优点,可用于抗HBV药物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8.
致病性猪源肠球菌16S rDNA-RFLP研究及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分离自河南滑县、武陟等12个地区的猪源肠球菌的亲缘关系,采用对其16SrDNA基因的RFLP分析、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等方法,对12株疑似猪源肠球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2株分离株均与肠球菌同源性最高,同源率达98.1%~100%;而与猪链球菌同源率最高达85.5%,且进化树中12株菌株均位居与猪链球菌并列的肠球菌主干分支中。HandⅢ、XbaⅠ、EcoRⅠ分别对12株球菌的16SrDNA-RFLP分析发现,它们在该片段上有限制性位点,但没有产生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而HinfⅠ单酶切结果出现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且12株分离株可分为两大rDNA图谱类群,与实际测序分析的酶切位点相一致,且找到鉴定肠球菌的350bp的分子标记。说明所分离12株球菌均是肠球菌,且不同地理种群已出现分化。  相似文献   
159.
45株鸡卡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形态学检查、鉴别培养、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等方法,对101只鸡的10种组织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最终鉴定出45株鸡卡氏杆菌,其中43株分离自输卵管炎产蛋病鸡,2株分离自具有呼吸道病史的产蛋鸡,而从SPF鸡、公鸡及马立克病患鸡体内未能分出卡氏杆菌;分离的卡氏杆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及磺胺类药物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卡氏杆菌与产蛋鸡的输卵管炎具有相关性,鸡卡氏杆菌的抗生素耐药现象较普遍,为预防该病原在我国的流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0.
经鸡胚接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气管环培养等方法从河南不同地区发病鸡群中先后共分离、鉴定出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应用RT-PCR方法对7株病毒以及IBV H120疫苗株的S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8株IBV的S1基因全长分为4类,分别是1632、1620、1617和1611 bp;序列相互之间存在多位点变异,同时存在型特异性的插入和缺失;其S蛋白裂解位点序列模式有HRRRR、RRFRR和RRSRR 3种;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Jin-13为呼吸型毒株,YI为ArkDPI型肾型毒株,HN/SG株与国内其他肾型分离株亲缘关系均较远;河南肾型分离株HN/HL、XP/1/09、XP/3、WZL与山东肾型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且其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河南HN99株的亲缘关系较远.说明河南地区存在不同的IBV流行毒株,这些漉行毒株在主要保护性抗原蛋白S1基因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