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旨在查明2012年底甘肃省某奶牛场奶牛关节脓肿和腹泻的病因并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经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BVDV)和牛轮状病毒(BRV)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血清中钙磷含量测定等综合分析,确诊该病是由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这2种分离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氟哌酸及复方新诺明等常用药物严重耐药,均对氟苯尼考中度敏感。经氟苯尼考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后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2.
临床疗效是中兽医学科发展的基石,但是传统兽医学没有形成公认的及规范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综述了中兽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现状,并分析了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群体辨证的可行性。根据中兽医药的临床研究特点,利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成果,提出以辨证治疗的临床实践和基于群体层次临床随机试验研究相结合的临床疗效评价模式的建议,形成中兽医药临床研究的阶段性证据链,有效评价中兽医药临床疗效,为推进中兽医学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不仅具有合成和分泌乳汁的功能,而且在乳腺的先天免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泌乳机制、乳房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药物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原代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适宜建立细胞模型,可作为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研究的良好介质,解决体内试验周期长、成本高、个体差异大的难题。作者主要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发展历程、培养技术、纯化技术及鉴定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深入研究乳腺组织的免疫防御对制定控制乳腺炎的措施非常重要。乳腺的先天性免疫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尽管经过多年的研究,但目前对乳腺先天性防御的相关知识仍旧非常缺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奶牛乳腺组织的体液防御在其先天性免疫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5.
应用RT-PCR检测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等4个地区的293个规模化养猪场采集的2 015份病料进行了检测,所检测样品的总阳性率为48.5%,而猪场阳性率为19.4%.其中,以珠三角地区的阳性率最高,其猪场阳性率为57.4%,样品阳性率为22.0%,而粤西地区阳性率最低,猪场阳性率为32.7%,样品阳性率为15.9%.粤北和粤东的阳性率介于珠三角和粤西之间,其猪场阳性率分别为49.1%和51.0%,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9.4%和18.9%.说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广东省各个地区的猪场中广泛存在,应加强针对该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6.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降低了牛奶的产量和质量,严重时会致使奶牛淘汰甚至死亡,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疫苗预防安全、高效、无毒等特点,奶牛乳房炎疫苗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论文对奶牛乳房炎的免疫机制,奶牛乳房炎灭活苗、活苗、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及疫苗研发存在的难点、解决方案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奶牛乳房炎疫苗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7.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黄芪多糖不同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将近年来有关黄芪多糖的溶剂法、酶解法、物理法相关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经比较后发现,基于物理原理的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脉冲法、组织破碎提取法等新技术,较传统热水浸提法、碱提法、碱醇提取法和酶解法在提取率、提取时间、纯度、能源消耗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并且发现不同方法的协同提取也能明显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虽然目前这些技术没有被广泛的采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提取工艺成本的下降,应用于黄芪多糖的高效、节能的提取技术会逐步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58.
【目的】构建含PCV2ORF1和ORF2基因的串联重组腺病毒,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扩增PCV2的ORF1和ORF2基因,串联克隆入pMD18-T载体后亚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阳性穿梭质粒经PmeⅠ酶线性化后与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BJ5183内完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将重组腺病毒质粒用PacⅠ酶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然后从致细胞病变、荧光检测及PCR检测等方面对该重组腺病毒进行了鉴定。以该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对免疫鼠血清中PCV2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得到了PCV2的ORF1和ORF2基因,pMD18-ORF1-ORF2和pAdCMV-ORF1-ORF2载体构建成功,获得了含有PCV2ORF1和ORF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后,在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的特异性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含PCV2ORF1和ORF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此腺病毒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PCV2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59.
60.
为查明造成甘肃省某奶牛场出血性乳房炎的病因、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为该场的本次发病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调查发病情况并采集本场5例患病奶牛的乳样,通过细菌分离、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病原菌检测,并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然后选取2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未发现造成乳房出血的环境因素和机械性损伤,从5例病牛的乳样中均分离出β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40%,对苯唑西林、头孢类等其他16种药物敏感。结合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NY/T5030-2016),建议使用苯唑西林,配合使用止血药物,并且减少挤乳次数,检查维护挤奶设备,病情得以控制,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出血性乳房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