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凉州区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CLRMIS),考虑影响凉州区小麦甘育3号生长的主要因子,构建层次模型,结合测土配方数据建立的农业生产因子数据库,拟合出每个因子的隶属函数,运用累计曲线法分析当前模型下春小麦甘育3号应用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该模型下春小麦甘育3号总体在凉州区灌区全部适宜。其中高度适宜等级面积28 715.98 hm~2,占耕地面积的19.58%;适宜等级面积84 509.46 hm~2,占耕地面积57.62%;勉强适宜等级面积33 434.03 hm~2,占耕地面积22.80%。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选取河西冷凉山区凉州区张义镇采集土样,进行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属于中等变异,平均含量为20.33 g/kg,最大值为25.4 g/kg,最小值为14.6 g/kg,标准差2.98,变异系数为14.66%;有效磷为中等变异,平均含量为12.5 mg/kg,最大值为23.6 mg/kg,最小值为4.6 mg/kg,标准差5.23,变异系数为41.8%;速效钾为中等变异,平均含量为207.3 mg/kg,最大值为332 mg/kg,最小值为126 mg/kg,标准差55.3,变异系数为26.67%;pH为弱等变异,pH平均含量为8.14,最大值为8.2,最小值为8,标准差0.07,变异系数为0.85%。  相似文献   
53.
随着保护性耕作规模的扩大和连续时间的延长,局部田块病虫草害的发生有加重的趋势,粮食功能区部分玉米生长受损。为切实做好本区域保护性耕作玉米田的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确保玉米稳产高产,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4.
2012年3—6月对北京动物园2只紫胸凤冠鸠进行展区环境丰容试验,包括地面改造、增加活动设施等,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记录并分析丰容前后紫胸凤冠鸠的行为变化及对环境空间的利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丰容对紫胸凤冠鸠的日常行为在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上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主要表现为休息行为减少,活动增加;丰容区域利用增多,非丰容区域利用减少。环境丰容有助于减少动物的异常行为、增加行为多样性,提高动物的福利。  相似文献   
55.
2016年,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进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化"加"补贴"的新机制。此后,包括吉林省在内的玉米主产区市场进入渐进式改革阶段。吉林省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总体好于预期:玉米总产量下降,玉米价格持续上涨,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相对调减。但是,农户售粮进度变缓、农户政策预期发生变化,使生产者收入持续波动。当前,随着政策的实施和调整,补贴工作落实难、种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强、补贴政策不完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通过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大豆补贴、借鉴吸收美国补贴政策以加快完善吉林省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5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甘育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播种到出苗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均随播期的推迟显著减少,表明播期越晚,出苗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全生育期缩短;播期与种植密度均对甘育3号成熟期株高以及穗长无显著影响。同一时间播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总穗数显著增多,但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降低,从而导致减产;种植密度相同时,播期推迟,籽粒产量没有持续增大,而是在3月22日、3月29日出现较大值7 624.5、7 600.5 kg/hm2。  相似文献   
57.
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对不同施肥的响应机制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以黄泥田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3个处理,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不同施肥对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泥田土壤细菌的主要类群为Acidobacteria、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Actinobacteria和Firmicutes,而真菌主要由Ascomycota、Basidiomycota和Zygomycota构成。长期施肥导致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相对丰度产生显著差异。与CK相比,NPK和NPKS处理黄泥田土壤的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Zygomycota相对丰度分别增加26.58%和45.84%、30.36%和55.45%、86.17%和68.08%。细菌的α多样性方面,不同处理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但NPK处理的Chao1和ACE指数均显著低于CK和NPKS处理。真菌α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NPK处理显著低于CK和NPKS处理。RDA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盐度、孔隙度、总氮、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含水量的影响,而真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含水量、孔隙度和盐度,其次为总氮、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机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p H对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影响较小。因此,不同施肥影响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改变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为改良土壤质量和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河西灌区玉米锌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玉米锌元素肥肥料单因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不施硫酸锌的产量与施用22.5 kg/hm~2和施用45 kg/hm~2硫酸锌的产量相比均达显著水平;玉米施用30 kg/hm~2硫酸锌与施用45 kg/hm~2硫酸锌的产量相比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9.
适宜钾浓度降低小麦蚜虫密度的生理代谢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对植物基础代谢影响的角度,研究施钾降低麦株蚜虫密度的作用机理,为田间小麦蚜虫的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培试验,设置5个钾水平(KCl 0.005、0.05、0.5、2、10 mmol/L),每个钾水平均进行蚜虫侵染和不侵染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并于麦株五叶一心时进行蚜虫侵染,将虫龄大小一致的成年无翅蚜虫接种在小麦的最新完全展开叶上,每株小麦用5头蚜虫侵染。然后,分别于蚜虫侵染4天和8天两个时间节点调查麦株蚜虫密度并取样,分析钾水平和蚜虫取食对小麦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钾水平在0.005~0.5 mmol/L范围内,蚜虫侵染后第4天,单位干物质重的蚜虫密度随着钾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进一步提高钾水平,蚜虫的群体密度差异并不显著;而在蚜虫侵染后第8天,蚜虫的群体密度随着钾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随着钾水平提高,未被蚜虫侵染的小麦植株其游离氨基酸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被蚜虫侵染的小麦植株其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变,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持续增加趋势。同一测定时间与不接虫处理相比,接虫处理随着钾水平的提高,蚜虫侵染诱导的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两个时间节点相比,随时间推移,不接虫处理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平均增幅分别为2.6%、18.1%、2.0%,而接虫处理上述指标平均增幅分别为67.3%、20.9%、22.9%,与不接虫处理相比,接虫处理麦株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较大。此外,蚜虫侵染诱导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量,都与相应时间节点的蚜虫群体密度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接虫4天和接虫8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0.920、-0.908和0.944、0.985、-0.991。而组成型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与相应时间节点蚜虫群体密度间相关性不显著,游离氨基酸含量却与之呈极显著正相关,接虫4和8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44。【结论】提高钾水平可能通过降低小麦组成型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蚜虫取食诱导型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积累,提高诱导型可溶性糖的积累,共同降低麦长管蚜密度。  相似文献   
60.
以养殖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实地调查,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现有河豚鱼的供应链安全管理状况。首先,沿着供应链开展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分析,并对现有的信息记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根据对产业链的实地调查结果,结合河豚鱼食品安全的特殊性,确定了与全链可追溯性密切相关的11个关键环节;最后,通过借鉴欧盟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管理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围绕要规范的11个关键环节,制订了对每个环节可追溯性管理规范的必要信息细则模式。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养殖红鳍东方鲀可追溯性信息模型,对于规范中国河豚鱼供应链的安全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