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油锯伐木作业动作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其强度达到重体力劳动等级(段铁成,2010)。由于我国伐区作业条件不同,对油锯手的生理与心理影响较大,导致作业效率因环境变化而变化(王立海等,1995)。如何使油锯手在高强度作业与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保持比较高的作业效率,能保障作业人员的  相似文献   
62.
以五谷虫蛹壳为原料,采用酸碱法提取甲壳素并制备壳聚糖.结果表明,从五谷虫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最佳工艺为:盐敏脱矿物质的质量分数为5%,处理温度为30℃,处理时间为20h;NaOH脱有机物质的质量分数为5%,处理温度为75℃,处理时间为6h.在此工艺下所得甲壳素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产品质量指标达到食品级甲壳索标准,其水分含量为6.89%,灰分为0.81%,含氮量为6.51%,提取率为32.3%.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为:NaOH质量分数55%,浸泡时间6h,浸泡温度100℃.所得壳聚糖产品为白色片状同体,其水分含量为3.17%,灰分为0.67%,脱乙酰度为80.94%,黏度为20mPa·s,提取率为19.4%.  相似文献   
63.
为解决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核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和利用难的问题,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青帮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采用回交、自交、测交等方法向奶白菜品系1170中转育核不育基因,选育核基因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经过5个世代的回交转育,得到了具有奶白菜细胞质且遗传性稳定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AB5.AB5与1170的形态性状相似,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单株重等植物学性状与1170接近.  相似文献   
64.
Ⅱ型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type 2 receptors,PILRs)是近年发现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含有两个亚型,PILRα和PILRβ。在机体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猪PILRB基因基因组序列尚未得到克隆、测序。研究利用PCR方法克隆猪PILRB基因部分基因组序列并分析该区域多态性。结果表明,获得猪PILRB基因序列长1 127 bp,包含完整外显子1、内含子1、外显子2、内含子2、外显子3和部分内含子3。猪PILRB基因内含子1和内含子2为研究首次克隆,全长分别为9和314 bp。在该区域共检测到15个SNPs,其中6个为中度多态位点,共形成5种单倍体型,ACACCG为优势单倍体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这些SNPs对PILRβ功能的影响及其在猪抗病育种中的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5.
正施氏鲟肉质优良、生长迅速,是我国鲟鱼养殖的重要种类。由于施氏鲟属高耗氧、高窒息点鱼类,其适宜生长温度为18~24℃,养殖水温过高会导致施氏鲟耗氧率增高、摄食和生长受到抑制、存活受到威胁等诸多问题,所以国内外目前的养殖方式以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高温期短,在保证池塘水深和溶解氧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6.
珠星雅罗鱼Leuciscus haronensis(Gunther)为鲤科鱼类中少有的溯河洄游类型。本研究采集了880尾2009年度绥芬河溯河洄游生殖群体样本,分析了溯河期、产卵期以及个体的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能力、成熟系数、肥满度等主要生态学特征及种群数量。绥芬河珠星雅罗鱼生殖群体分三批溯河繁殖,即3月中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至4月末;5月初至5月中旬。每批次体色、性比、成熟系数、肥满度等均有所差异。其中第二批次洄游群体为主要的产卵群体。根据绥芬河珠星雅罗鱼的生态学特征提出了该鱼的增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2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商品鱼在静水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结果显示:平均全长40.36cm、平均体重186.29g的施氏鲟经过60d的土质静水池塘培育,全长增长71.04%,体重增长568.54%。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015L3.2208,R2=0.9662。体重日增长量、相对增长率、全长生长常数、生长指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试验20-40d达到最高。肥满度为0.2834~0.3927。特定生长率的变化与水温关系不密切,生长离散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8.
为探索鸡抗病育种中简便实用的免疫功能测定指标,试验采用成像流式细胞术对四川山地乌骨鸡和大恒699肉鸡配套系的4周龄和10周龄外周血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分型,并检测外周血中白介素6(IL-6)、Toll样受体3(TLR3)和干扰素(IFN-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周龄时,CD4+T淋巴细胞亚群在两鸡种间差异显著(P<0.05),4周龄和10周龄的两鸡种CD8+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D4+/CD8+比值在0.7~1.6之间呈正态分布,且随周龄增加而降低;大恒699肉鸡配套系的CD4+/CD8+比值比四川山地乌骨鸡高;IL-6和IFN-γ表达量随周龄增加而增加,但TLR3相反。细胞因子的增多和CD4+/CD8+<...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究生猪养殖粪污在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的消减规律。【方法】以猪粪和菌渣为发酵原料,进行有氧堆肥处理,在堆肥第1、4、8、12、16、22、29天,进行上、中、下分层多点采样,提取总DNA构建文库,经定量和检测合格后,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对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堆肥期间共发现613个耐药基因,分别对32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其中,丰度较高的抗生素分别为青霉烷类抗生素(Penam)、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磷霉素类抗生素(Fosfomycin)、糖肽类抗生素(Glycopeptide antibiotic)和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 antibiotic),这与现实中常用的抗生素种类相吻合。分析发现耐药基因的消减出现2个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在试验起始时,在第4天迅速下降,然后在第12天(对照组)和第8天(实验组)达到第二个峰值,随着细菌的自然凋亡,耐药基因的丰度又下降到低值,慢慢消减下去。【结论】在堆肥过程中,生猪养殖粪污中耐药基因丰...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筛选鸡胸腺中免疫相关的环状RNA (circular RNA,circRNA),研究circRNA在鸡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PE150对黄羽肉鸡和山地乌骨鸡的胸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find_circ和CIRI识别circRNA分子,鉴别其基本结构特征。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筛选差异表达circRNA,再经过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免疫相关circRNA,用IRESfinder和PFAM软件进行circRNA编码潜能预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 circRNA在鸡胸腺中有丰富的表达,共识别到8 015个circRNAs,其中115个circRNAs在胸腺组织中的表达量呈显著差异(log2|FoldChange|>1,P<0.05),在黄羽肉鸡中上调表达基因54个,下调表达基因61个(以山地乌骨鸡为对照)。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有104个GO条目与免疫相关,涉及23个差异表达cricRNAs,占比高达20%(23/115)。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circRNA来源基因集中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RIG-Ⅰ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7个免疫相关通路中,共涉及7个差异表达circRNAs。有5个circRNAs在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中重复出现:circ_0002478(IL-1R1)、circ_0003208(MAPK11)、circ_0001674(STX8)、circ_0005105(RIPK2)和circ_0003590(BRAF),推测它们可能在免疫系统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5个circRNAs在2个鸡品种胸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测序结果一致,circ_0002478(IL-1R1)不仅在两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具有编码多肽潜能,它可能以多种方式参与免疫调节。【结论】 鸡胸腺组织中有丰富的circRNA,在与免疫相关的circRNA中circ_0002478(IL-1R1)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免疫调节,可作为鸡免疫力研究的重点关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