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王笑梅  康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212-214
从基本理论、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景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景观遗传学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景观遗传学在景观管理和生物保护工作中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细胞内源性microRNA表达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内源性microRNA(miRNA)在宿主与病原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为了分析细胞内源性miRNA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相互作用,用IBDV弱毒和强毒分别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SPF鸡,24h后,取感染CEF和法氏囊组织,提取细胞总RNA,用Hy3/Hy5双色荧光标记,与miRNA芯片杂交,进行芯片内标准化、芯片间标准化、表达差异比较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IBDV弱毒感染的CEF中,有17个细胞内源性miRNA表达上调,17个miRNA表达下调;在IBDV强毒感染的鸡法氏囊组织细胞中,有30个细胞内源性miRNA表达上调,18个miRNA表达下调。根据表达差异显著的miRNA序列设计引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验证芯片检测结果,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IBDV感染可诱导细胞内源性miRNA表达变化,这些上调或下调的miRNA能调控细胞内多种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发生异常,引起细胞及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3.
为获得高质量的病毒衣壳蛋白VP2,本研究克隆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超强毒株Gx的VP2基因,并亚克隆至载体pCold-Ⅰ,进而获得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Ⅰ-GxVP2,在Transetta(DE3)工程菌中优化条件进行IBDV衣壳蛋白VP2的可溶性表达,运用Ni-NTA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两种技术串联的方法进行蛋白纯化,运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Western blotting技术鉴定纯化蛋白的特异性,免疫SPF鸡鉴定纯化蛋白的免疫活性。结果显示,在冷休克条件下,IBDV衣壳蛋白VP2在Transetta(DE3)工程菌中实现了可溶性表达;通过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VP2,浓度为542 μg/mL;该蛋白不仅能与VP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反应,还能刺激鸡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本研究在IPTG为1 mmol/L,15℃、120 r/min,诱导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实现了有免疫活性的IBDV衣壳蛋白VP2的可溶性表达和纯化。高纯度、可溶、具有功能活性的衣壳蛋白的制备,为深入开展IBDV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利用SPF鸡胚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vIBDV)Gx株进行培育,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对病毒进行传代致弱,对其非结构蛋白VP5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从而揭示vvIBDV Gx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基因的序列变化规律.对不同代次细胞毒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胞毒在第8代以前,VP5基因序列没有改变,与欧洲标准超强毒氨基酸同源性达98%以上;细胞毒第9代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10代毒VP5基因与欧洲标准弱毒Cu-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细胞适应毒传至20代,其VP5基因序列不再改变.从而说明,vvIBDV Gx株VP5基因在致弱过程中存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5.
J亚群禽白血病JL-2株gp8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在分离鉴定J亚群禽白血病JL-2株的基础上,利用PCR方法扩增出包括gp85基因在内的长度为960bp的DNA片段.将其连到PGEX-6p-1载体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gp85,对质粒进行序列分析并在IPTG的诱导下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54 Ku)在BL21中得到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31.8%.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与ALV-J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p85蛋白的功能及研制ALV-J ELISA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Vp3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然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vp3基因以融合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18Ku。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与CIAV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Gt株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三次筛选克隆,获得具有分泌抗IBDV抗体的7D_4、5D_2两株杂交瘤细胞系,并对7D_4及5D_2株进行了特异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鉴定。试验表明,两株分泌的抗体能够特异地与IBDV VP2蛋白反应。7D_4株及5D_2株杂交瘤细胞上清ELISA效价分别为1:250、1:50,腹水ELISA效价为6.4×10~6、5×10~3;并运用7D_4、5D_2介导的相加ELISA进行抗原表位的初步定位,这两株单抗针对不同的VP2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08.
用纯化的原核表达的IBDV VP3蛋白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3次有限稀释,获得分泌抗IBDV VP3抗体的4株(HRB-7B、HAR-7C、HRB-3F、HRB-10E)杂交瘤细胞系。结果表明,4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均能够特异地与IBDV VP3蛋白反应,细胞上清ELISA效价均在5.0×102以上,腹水ELISA效价为6.4×106以上;相加ELISA及肽扫描结果表明,4株中仅HRB-7C和HRB-10E 2株单抗针对的抗原表位相近,并利用肽扫描的方法初步定位4株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本研究对进一步分析IBDV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建立以表位为基础的抗原抗体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预防风险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疫苗接种是当前我国预防和控制HPAI疫情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影响HPAI免疫预防效果的因素众多,会给免疫预防带来风险.对这些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并系统分析其所引起的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免疫预防的效果.本研究首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构建了HPAI免疫预防风险评估模型,通过确定风险因子权重,依权重大小对风险因子进行排序,确定风险等级.分析结果表明:管理不良、接种操作不规范、实验室监测等是我国免疫预防的高风险因素.通过对免疫预防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为HPAI免疫预防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南京明城墙植被考察暨城墙本体生态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踏勘的方式详细调查了南京现存明城墙中5段的墙体植物类群,发现共计60科、93属、99种植物,其中菊科和禾本科出现最多。墙体植物的特点是耐旱、早熟,种子能够进入墙体缝隙中发育生长,根系能分泌酸性物质以从墙体砖块中获取营养。各段明城墙植被均有差异,人为干扰对明城墙植物类群有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城墙上生长的植物对城墙有巨大危害,尤其是植物根系对墙体破坏严重,并据此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理建议,以期为南京明城墙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