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变色酸乳饮料为材料,用脱脂乳琼脂平板培养分离出污染细菌。将污染细菌接种到新鲜配制酸乳饮料中,观察变色情况,从而确定变色原因是细菌污染。用细菌通用引物扩增出污染细菌16srRNA序列,测序分析,鉴定污染细菌,初步确定污染原因。  相似文献   
12.
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影响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提取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发酵液经超滤浓缩,三氯乙酸脱蛋白,乙醇沉淀等处理,得到粗多糖。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用截留分子量为10 kDa的超滤膜将发酵上清液浓缩4倍后,用终浓度6%的三氯乙酸脱蛋白,再用5倍体积95%乙醇4℃沉淀24 h,多糖提取效果较佳。在此条件下,蛋白脱除率可达88.35%,EPS提取率可达92.1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种乳化剂对超高温灭菌乳体系乳脂肪球的稳定效果。[方法]通过物理反射模型的背散射光检测技术研究3种乳化剂对超高温灭菌乳体系脂肪球的稳定性,测定了样品底部和顶部脂肪球的迁移动力学以及中部脂肪球平均粒径的变化。[结果]蔗糖酯SE-15、羟基化改性大豆磷脂及分子蒸馏单甘酯乳化样品底部脂肪球开始上浮的时间没有太大差异,为6.50 h左右,迁移速率分别为0.16,0.61和0.17 mm/h;在观察时间内,蔗糖酯SE-15和分子蒸馏单甘酯乳化样品中部的平均粒径略有降低;蔗糖酯SE-15组顶部浮油初始时间为3.32 h,羟基化改型大豆磷脂组为1.01 h,蒸馏单甘酯组为1.34 h,三者浮油速率分别为0.08,0.13和0.09 mm/h。[结论]蔗糖酯SE-15及分子蒸馏单甘酯可以作为超高温灭菌乳体系复配乳化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黄油风味浓郁,是一种重要的乳制品,被广泛应用于烘焙工业和餐饮业。本文介绍了我国黄油的生产现状,并提出了我国黄油工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食品微波加热杀菌动力学描述模型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该文基于微波加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减少的对数周期变化,选取SWeibull、Slogistic和Dose-response 3种数学模型来拟合微波杀菌的动力学过程,以精确因子、偏差因子、均方差和决定系数作为模型拟合度优劣的评判指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Slogistic模型的拟合度较其他两个模型的拟合度更好,更适于描述微波加热杀菌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对Membralox1P1960GL/SD/100nm陶瓷膜在植物乳酸杆菌发酵液浓缩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陶瓷膜的操作条件和再生方式。在过膜压力1.0bar、切向流5m/s条件下,浓缩倍数达到15倍时,平均过膜通量保持在160L/m·2h以上。  相似文献   
17.
植物乳杆菌GUO致畸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室筛选得到一株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植物乳杆菌GUO进行致畸性试验,以测定该菌株的食用安全性。设低、中、高三个植物乳杆菌GUO剂量(即0.83mg/kg、1.67mg/kg、3.33mg/kg),另设蒸馏水阴性对照组和维生素A(13000μg/kg)阳性对照组对SD大鼠进行致畸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分析得到致畸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孕鼠体重、连胎子宫重和增重,胎仔的吸收胎和死胎,体长,胎鼠骨骼发育及胎鼠内脏畸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上述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植物乳杆菌GUO无致畸性。  相似文献   
18.
植物乳杆菌ST-Ⅲ(Lb.pzantarum ST-Ⅲ)是一株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能力的益生菌,其在脱脂乳中生长缓慢,产酸能力弱.实验选取一株凝乳性较好的植物乳杆菌CZ 2112作为参照,对植物乳杆菌ST-Ⅲ蛋白酶活性进行研究.植物乳杆菌ST-Ⅲ蛋白酶活性及蛋白水解能力比植物乳杆菌CZ 2112低,而氨肽酶和羧肽酶活性与之差异较少,推测得出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不能很好生长和凝乳的原因是该菌株蛋白酶活性较低,生长初期不能很好利用外源蛋白质营养.在添加鱼蛋白胨等促进生长后,植物乳杆菌ST-Ⅲ可以将蛋白质、多肽水解成一系列的寡肽或氨基酸,满足菌体生长的氮素营养.  相似文献   
19.
ESL奶的生产关键和新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SL奶提供了增加销售效益和其它在口感和营养价值方面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介绍的生奶质量标准、产品加工方式、巴氏消毒后污染、包装材料和冷链系统是影响ESL奶的货架期的关键因素;Pure-Lac TM系统、微过滤、填充CO2等新技术能够显著延长鲜奶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0.
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功能和效果,采用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将体检指标全部合格的120例成年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食组每天分别服用含量大于等于55%的低聚果糖6mL,空白组则采用果葡糖浆作为安慰剂,连续30d,比较摄食前后两组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食组试验后较试验前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增加5.8%(P0.01),乳酸杆菌增加0.4%(P0.05),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减少8.6%(P0.01),拟杆菌数量增加1.0%(P0.01),肠杆菌和肠球菌分别增加0.4%和0.8%(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后试食组双歧杆菌增加4.2%(P0.01),乳酸杆菌减少21%(P0.05),产气荚膜梭菌减少7.2%(P0.01),拟杆菌减少0.4%(P0.05),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因此,每日摄食3.3g的低聚果糖亦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激活益生菌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