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为了解红小豆在国内的相关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探讨国内红小豆的研究现状。以“红小豆”为主题词,检索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章的年度发文量、研究作者及机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评价。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递增趋势。从研究实力上来看,北京农学院发文量最多。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植物生理特性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可能会侧重利用植物根际微生物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从而促进增收。国内的红小豆研究已相对成熟,未来将推进新技术在红小豆生长和生产方面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试验旨在对民猪FoxN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探索。利用常规PCR技术对民猪FoxN1基因进行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所获得FoxN1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进行分析,对民猪和大白猪的FoxN1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民猪FoxN1基因完整编码区长1 941 bp,编码64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8.64 ku,理论等电点为5.81。FoxN1蛋白位于细胞核内,不存在信号肽,不是分泌性蛋白,不存在跨膜区,在第269-347氨基酸处有1个叉头结构域,该蛋白在不同的物种间有高度的保守性。克隆发现了3种转录剪切变异体,与变异体1相比,变异体2在第124-387核苷酸位置处发生缺失,变异体3在581-582处发生GCA插入。民猪与大白猪的FoxN1基因序列相比,存在4个突变位点,其中3个是同义突变,1个是错义突变,导致第108位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由分子进化树得知,民猪与偶蹄目动物亲缘关系较近。上述结果表明FoxN1基因结构复杂,对其生物信息特性的探究将为进一步揭示民猪FoxN1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以传统组培技术培养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苗为对照,采用开放式组培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抑菌剂次氯酸钠加入到白刺培养基中,根据其生理特性,评价抑菌剂次氯酸钠对白刺组培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浓度的增加对白刺培养基抑菌效果逐渐增强,浓度达到50 mg·L?1时次氯酸钠对白刺组培苗根数、根长产...  相似文献   
24.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运用到了猪场管理的过程中,使猪场的各项生产指标有了很明显的提升,对于猪场管理而言,季节性是影响猪场管理的重要因素,就不同季节如何做好猪场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5.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在300℃和500℃下制备生物质炭(WS300和WS500),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Cr (VI)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制备温度升高,生物质炭的C含量升高,缩合度增强,极性和亲水性减弱。WS500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Cr (VI)主要以HCrO4-和Cr2O72-的形态吸附在生物质炭表面。WS500有更为丰富的羟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可与Cr (VI)发生络合、氧化还原等作用。Cr (VI)的吸附等温线更适合用Langmuir模型拟合,说明吸附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Cr (VI)在WS500上的吸附容量高于WS300。  相似文献   
26.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土壤微量元素养分是限制小麦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叶面喷施适宜比例的微肥对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比例的微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叶面喷施四硼酸钠、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钼酸铵均对小麦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高硼、高锌和适当铁配比的微肥更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硼促进植物水分和养分吸收,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为小麦穗部生长提供了营养条件;高浓度锌有利于小麦叶绿素和生长激素的合成,增加小麦株高、穗长、穗数和穗粒数;适宜比例的锌和铁叶面喷施能提高小麦穗粒数和籽粒产量。根据极差分析得出6 种微肥的最佳施用水平分别为四硼酸钠4.5 kg/hm2、硫酸锌4.5 kg/hm2、硫酸锰0.75 kg/hm2、硫酸亚铁2.25kg/hm2、硫酸铜0.75 kg/hm2、钼酸铵0.75 kg/hm2。综合6 种微肥的施用水平,18 个处理中叶面喷施四硼酸钠4.5kg/hm2、硫酸锌1.5 kg/hm2、硫酸锰0.75 kg/hm2、硫酸亚铁2.25 kg/hm2、硫酸铜1.125 kg/hm2 和钼酸铵1.125 kg/hm2配比的微肥下小麦产量最高,为10259.09 kg/hm2,高于其他处理0.07% ~ 16.54%,此研究可为丰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蒲子天  张林  张弛  王红  王鑫鑫 《土壤》2022,54(5):882-889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通过接种AMF比未接种AMF的植物具有更强的水分吸收能力和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盐胁迫下,接种AMF能有效提高宿主植物的耐旱性与耐盐性。本文综述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与植物共生的AMF通过扩大植物根系吸收面积、改善根系结构,增强植物根系吸收水分能力的相关研究进展。土壤中根外菌丝网络的形成,不但为植物增加了水分吸收途径(菌根途径),还通过改善植物体内的矿质营养来调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进而影响植物的水分吸收状况;不同水分条件下,根系被AMF侵染后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以及气孔导度都得到增强,植物蒸腾作用的增强能够直接有效的提升植物的蒸腾拉力,因此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得以提升。同时,被AMF侵染的植物的水分利用率、蒸腾速率以及净光合速率得以提升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水分利用能力。进一步总结了缺水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严重影响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通过接种AMF可以有效调节植物在缺水胁迫下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抗氧化酶的活性,平衡植物体内离子平衡,提升植物光合、蒸腾作用水平,从而提高植物的耐胁迫能力。本文通过综述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AMF对植物的影响及机制,期望为未来新型菌剂的研发与菌根互作对植物水分状况的改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8.
为探求田间低磷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选用6个1977—2011年河北省主栽的小麦品种,试验在低磷土壤(速效磷含量4.5 mg/kg)进行,对土壤进行不添加(CK)和添加(+B)苯菌灵2个处理,设置双因素(6个品种×2个苯菌灵水平)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收获后测定小麦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以及地上、地下部相关农艺性状和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田间低磷胁迫下,+B处理可使6个品种小麦的菌根侵染率、植株地上部磷含量与叶面积分别较CK变化了17.33%~83.85%、-5.36%~18.02%和-5.74%~30.39%;+B处理使6个品种小麦的植株地上部干重较CK变化了-26.78%~16.27%。此外,+B处理6个品种小麦的植株根长、根冠比以及根系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较CK变化了4.35%~27.23%、-4.50%~45.75%、10.14%~21.49%。田间低磷胁迫下,CK中6个小麦品种有8组地下部性状显著相关,+B处理有12组地下部性状显著相关;+B处理的地下部性状相关性比CK提升了50%。在低磷胁迫下,未添加苯菌灵(CK)的6个品种小麦幼苗AMF侵染率显著高于添加苯菌灵处理(+B),小麦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比+B显著提高,除‘北京13’外,其他5个品种小麦的地上部磷含量均高于+B;+B的小麦根长较CK均有所降低,除‘石麦15’外,其他5个品种小麦的根冠比均小于CK,小麦地下部性状相关性显著提升。因此,田间低磷胁迫下,小麦根系AMF侵染率的提高,可使根际土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根长与根冠比提升,进而提高小麦地上部磷含量,有利于苗期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29.
为有效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缺,实现农田科学用水,发挥节水灌溉技术优势,提高玉米种植现代化水平,对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梳理总结。结合膜下滴灌技术下玉米产量、品质及其土壤性质的响应规律,对膜下滴灌技术进行评价。将膜下滴灌技术与传统灌溉、浅埋滴灌、不覆膜滴灌和其他灌溉方式进行比较,系统论述膜下滴灌的特点优势、增产节水效果和不足之处,并总结不同条件下合适的灌溉方式。在深入探究膜下滴灌施肥制度、灌水制度和水肥耦合的基础上,通过对玉米生长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讨论灌水和施肥的协同效应,旨在精炼出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玉米膜下滴灌的水肥阈值,实现节水、省肥、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由于膜下滴灌可将水溶性化肥、非常规水源等灌溉用水作用于土壤环境,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酶、土壤生物会受到影响,分析土壤生态系统做出的响应将对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养分流失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地膜污染、地下水补给降低和覆膜与滴灌的缺点等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式,以优化膜下滴灌技术的材料配置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发挥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从区域地下水埋深、不同灌溉方式相结合、构建作物生长模型、作物品质和生态问题、膜下滴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30.
土壤中过量的植物所需微量元素和重金属污染均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代谢,导致植物生物量降低,引起植物的生理病害甚至死亡。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养分吸收能力,同时在提高植物重金属耐受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土壤金属污染现状,概述了AMF的作用机制,分析了铁(Fe)、硼(B)、镍(Ni)、锌(Zn)、铅(Pb)、镉(Cd)、砷(As)、铬(Cr)、汞(Hg)胁迫条件下AMF缓解植物毒害的主要机制,总结了AMF缓解不同金属对植物毒害机制的差异,以期为AMF缓解土壤过量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对植物毒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