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为建立猪瘟病毒(CSF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CSFV Npro基因、BVDV 5'-UTR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构建阳性重组质粒,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双重RT-q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 CSFV和BVDV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0拷贝/μ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对206份猪病料进行检测,CSFV阳性59份、BVDV皆为阴性,与本实验室常用单项RT-q PCR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q PCR整个检测过程不到3 h,采取闭管反应,检测完毕直接处理,避免开盖造成气溶胶污染,具有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生物安全性好等优点,可用于CSFV和BVDV的临床鉴别检测,为2种病毒的交叉污染的检测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在猪用活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情况,利用抗原捕获ELISA方法对用于制作原代睾丸细胞的犊牛血清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1份犊牛血清,接种于MDBK细胞上,盲传3代,出现明显细胞病变。用BVDV 5′-UTR端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一株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并将其命名为JN-2。将该病毒用蚀斑方法进行克隆纯化,并对纯化前后病毒的TCID50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发现纯化后病毒滴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山东省生猪养殖、流通、屠宰加工等环节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污染状况,选取全省16个地市63个场点(17个养殖场、19个屠宰场、17辆生猪运输车辆以及10个车辆洗消中心),采集环境样品520份,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PCV2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各环节均有PCV2污染,其中养殖场、屠宰场、运输车辆、洗消中心的场点阳性率分别为5.88%、5.26%、5.88%和20.00%,样品阳性率分别为2.01%、1.68%、0.75%和2.90%;阳性样品主要来自养殖场的兽医室以及粪污、屠宰场待宰圈和洗消中心污水。结果表明,环境中的PCV2污染面较广,从生猪养殖、运输到屠宰各环节均有散播病毒的风险,其中兽医室、粪污、待宰圈、洗消污水的风险更高。因此,需要加强各环节的生物安全控制,重点防范病毒传播风险较高的环节。本研究解释了近年来国内PCV2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从而为PCV2污染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根据文献设计2对引物,PCR扩增FPV复制非必需区中外源基因插入位点两侧翼的片段,分别克隆到pUC19和pSK质粒中,并命名为pFP1和pFP2。根据文献设计引物,PCR扩增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GB基因的编码区。将GB基因克隆到质粒pFP1中获得重组质粒pFP1-GB;用酶切质粒pEGFP,得到GFP片段并克隆到质粒pFP2中,得到重组质粒pFP2-GFP。双酶切pFP1-GB得到FP1-GB片段,并克隆到质粒pFP2-GFP中,得到重组质粒pFP1GB-FP2GPF。酶切质粒pE/L-7.5,获得背向连接的2个鸡痘病毒启动子片段——PE/L-7.5,并将该片段克隆到重组质粒pFP1GB-FP2GPF获得重组质粒pGB-GFP,该质粒即为鸡痘病毒的转移质粒。在质粒pGB-GFP中,2个背向连接的启动子被克隆到的GB和GFP基因之间,分别启动GB和GFP基因的表达。经酶切和测序鉴定pGB-GFP,启动子PE/L和P7.5已分别正确地插入到GB和GFP基因之间,分别启动外源表达基因GB和筛选标记基因GFP的表达,从而证明已获得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GB-GFP。该载体为下一步获得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5.
2005年从山东某鹅场16日龄商品代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命名为SD2005株。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鹅细小病毒的方法,检测SD2005株人工感染3日龄雏鹅(GPV抗体阴性)后各器官不同时间段的病毒含量,结果表明:在攻毒8h后能从消化系统及血液、心脏和肝脏中检测到病毒DNA;病毒DNA的含量在48h后达到最高峰,并一直维持到168h。随后各待检脏器中病毒DNA含量持续降低,但在720h后仍能从粪便、肝脏和脾中检测到少量的病毒DNA。本试验为阐明GPV的致病机理及防控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10株新城疫病毒分离F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10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NDV分离株的F基因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F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3.6%,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39%;根据F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其中2株属于弱毒株,8株属于强毒株,该结果与致病性试验测定的结果完全相符;不同年代、不同宿主分离株的F基因序列一致,高度保守.通过BLAST SEARCH比较,8株强毒株与广东鹅分离株GDGO(Y97)高度同源,处于进化树的同一分支.2株弱毒分离株与La Sota疫苗株仅有1~4个氨基酸改变,推测可能是免疫或散播La Sota疫苗株.抗原性指数分析表明HI分离株有三处明显变异,抗原位点推测分析表明H分离株比F48株和La Sota多出6个抗原位点,而Liu株抗原位点在446位后缺失.  相似文献   
57.
新城疫快速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红色胶体金标记鸡新城疫(ND)抗体,兔抗鸡ND抗体和兔抗鸡二抗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研制出快速诊断鸡新城疫的免疫层析测试条。将试纸条插入样品中,利用滤膜的层析作用,使加在膜一端的样品,向另一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抗原与抗体发生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无需任何仪器设备等特点,对于鸡场中快速诊断及防治本病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8.
对近十年来山东省内的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进行了调查,并对典型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做了生化鉴定、血清型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调查表明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是一直存在的,并呈上升趋势。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高于沙门氏菌病。而且,大肠杆菌病常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大肠杆菌除了常见的血清型O2、O35、O78和O88外,还分离到了禽类中少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O138和O147血清型,分离的大肠杆菌中发酵蔗糖的菌株占70%,不发酵蔗糖的菌株占30%;沙门氏菌中70%为副伤寒沙门氏菌,也有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存在。这一结果对细菌性疫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思考。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对传统的防治细菌性药物产生了多重耐药性,但是两种菌的药物敏感性不同;大肠杆菌所分离菌株的共敏感药物仅占18.18%,沙门氏菌所分离菌株的共敏感药物仅占14.29%;同一种菌不同血清型、不同菌株的药物敏感性也存在差异;这说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与抗生素长期反复使用和盲目使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为更有效地防控细菌性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山东省不同地区羊绿脓杆菌的分离与耐药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羊业的发展,羊群疾病发生的种类在不断增加。羊慢性化脓性肺炎是规模化饲养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慢性消瘦,后期发生死亡。其病原为假单胞菌属的铜绿假单胞菌,惯称绿脓杆菌。此菌在空气、土壤、水中广泛存在,为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近年来,  相似文献   
60.
健康仔猪肠道存在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crobiota),主要是通过产道时获得了母体的微生物,并在生长环境中进一步接触了各种微生物,经过相互适应和选择,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在肠道内定植。研究显示,新生仔猪出生24h胃肠内已定植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消化球菌、拟杆菌和酵母等,8~22日龄时形成以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消化球菌为优势菌的定型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