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神经元死亡是朊病毒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朊蛋白多肽PrP106-126能够对神经细胞表现神经毒性,引起细胞凋亡。细胞表面蛋白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的胞外区域可以与PrP106-126结合并产生促凋亡作用。作者以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为细胞模型,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以及DNA Ladder和AnnexinV-FITC/PI双重染色流式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对p75^NTR介导的PrP106-126神经毒性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PrP106-126诱导的N2a细胞凋亡过程中,p75^NTR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以p75^NTR多克隆抗体sc-6189阻断PrP 106-126与p75^NTR的相互作用后,减弱了PrP106-126诱导的N2a细胞凋亡效果。该研究揭示了PrP106-126诱导的N2a细胞毒性中p75^NTR受体的表达变化,为解释朊病毒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睾丸支持细胞体外纯化培养的方法,并观察不同水平FSH对支持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胶原酶Ⅰ和胰蛋白酶序贯两步消化法和低渗处理法分离、纯化睾丸支持细胞,Fas-L免疫荧光法对纯化后的支持细胞进行鉴定。取培养第2代第2天已完全贴壁的支持细胞,在其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FSH,培养16 h后,MTT法检测FSH对支持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培养的支持细胞纯度高,且FSH的添加可显著促进支持细胞的增殖(P<0.01),为支持细胞高效制备提供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温酸性改造的蛋清溶菌酶对两种革兰阳性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两种革兰阴性菌G-(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温(57.0±0.1)℃、pH 2.0条件对蛋清溶菌酶进行改造,透射电镜观察改造蛋清溶菌酶的超微结构,8-苯胺基-1-萘磺酸(ANS)测定蛋清溶菌酶改造前后疏水性的变化,圆二色谱法与BeStSel软件分析改造后溶菌酶二级结构的改变,并采用牛津杯法测量改造后蛋清溶菌酶对供试菌的抑菌直径,生长曲线测定法测定改造后蛋清溶菌酶的最小抑菌浓度,Western blot检测4种供试菌菌液与菌体中溶菌酶含量变化。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改造后蛋清溶菌酶为短杆状纤维结构;ANS和圆二色谱法结果显示,改造后蛋清溶菌酶疏水性增强,β折叠含量提高31.7%;牛津杯法显示,改造后蛋清溶菌酶对试验菌的抑菌强弱为鳗弧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发现,鳗弧菌最小抑菌浓度为8 μmol·L-1,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 μmol·L-1;Western blot发现菌液中改造蛋清溶菌酶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而菌体中溶菌酶含量和分子质量发生改变,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在10 ku处出现条带,且革兰阳性菌在22 ku处溶菌酶含量增加,但菌液上清均仅在14.3 ku处有条带。结果提示,改造蛋清溶菌酶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为改造蛋清溶菌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田风勇  白瑜  李侠 《种子科技》2003,21(5):295-296
1 苗圃地的选择与整地 苗圃地要选择排水良好、平整的沙质土壤,播种前先把地整好。如果土壤干旱,在整地前先灌水。待水渗下后亩撒有机肥1500~2 500 kg,整平,以备第二年播种。2 选择合适的砧木 桃树砧木的要求是:第一,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好。第二,砧木种子发芽率高,芽接时容易插入接芽,嫁接后愈合良好,芽接时间长。第三,嫁接苗定植在果园里植株生长一致。第四,砧木能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  相似文献   
15.
朊病(prion disease)是由正常细胞朊蛋白PrPC错误折叠成异常朊蛋白(朊病毒)引起的.朊病毒的神经致病性在病理学上表现为神经元空泡化、神经元丧失和胶质增生等.  相似文献   
16.
白瑜  王武  王碧  李颖  冯自立 《畜牧兽医学报》2022,53(8):2721-2728
本研究旨在探讨一定理化条件下形成的蛋清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毒性作用。采用高温(57±0.1)℃、pH 2.0甘氨酸溶液、振荡条件下孵育100 μmol·L-1的蛋清溶菌酶蛋白,使其聚集成为蛋清溶菌酶淀粉样纤维;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蛋清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超微结构,ANS荧光法测定纤维的疏水性,圆二色谱法测定并计算纤维的二级结构含量;将此纤维作用于培养的SH-SY5Y神经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核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状况。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蛋清溶菌酶在孵育4 d后形成了呈短杆状超微结构的淀粉样纤维;与天然蛋清溶菌酶蛋白相比,纤维的疏水性和二级结构β折叠含量均显著提高;且1~3 μmol·L-1纤维作用于SH-SY5Y细胞12、24和48 h均产生了显著的毒性作用(P<0.01),1、2和3 μmol·L-1纤维作用细胞12 h时的细胞活力分别为75.16%±15.51%、67.54%±12.13%和67.89%±10.26%,作用24 h的细胞活力分别为75.78±13.01%、58.41%±5.55%和61.90%±8.94%,作用48 h的细胞活力分别为71.59%±14.75%、55.65%±5.78%和46.45%±6.23%,细胞活力降低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且细胞核染色呈现典型的核凋亡变化。结果提示,蛋清溶菌酶在一定理化条件下可形成具有神经细胞毒性的淀粉样纤维,为解释朊蛋白或其他蛋白质形成淀粉样纤维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朊蛋白多肽PrP 106-126对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Annexin V-FITC/PI双重染色的流式细胞检测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探讨了朊蛋白多肽PrP106-126对小鼠成神经瘤细胞系N2a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5、25和50μmol/L浓度的PrP 106-126作用于N2a细胞24 h均引起了细胞明显的形态学变化,提高了细胞凋亡率(P<0.05),且浓度越大,凋亡效果越明显;在浓度为25μmol/L时,PrP 106-126作用N2a细胞48 h引起的毒性作用明显大于24 h,而100μmol/L PrP 106-126作用N2a细胞12 h并未引起细胞凋亡(P>0.05).试验还表明PrP 106-126对神经细胞产生的毒性是淀粉样纤维物质作用细胞逐渐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