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疾病。CIAV感染鸡群可引起免疫机能障碍,造成免疫抑制。进而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高和某些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导致继发感染和疫苗的免疫失败。由CIAV诱发的传染性贫血症及其密切相关的综合征常被称为出血性综合症、出血性贫血综合征、出血性再生不良性贫血综合征、贫血皮炎和蓝翅病等。  相似文献   
202.
对330个乳样分别用加州乳腺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和细菌的分离培养(Isolation of bacteria)法进行隐性乳腺炎的检测,结果表明3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检测患有隐性乳腺炎的241乳区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表明引起隐性乳腺炎的最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菌、假单胞菌和棒状杆菌、其它细菌的检出率差异根显著(P<0.05)。对分离出优势细菌的部分乳样进行了SCC与LDH,NAGase,ALP和ACP几种酶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DH与SCC有显著的相关性(r=0.7936),并且LDH与NA-Gase,ALP,ACP都有明显的相关性;NAGase与ACP,LDH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与ALP没有相关性;ALP只与ACP和LDH有显著的相关性外,与SCC,NAGase没有相关性;ACP与SCC,LDH,NAGase,ALP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3.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ARV)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以关节炎、腱鞘炎、吸收障碍为特征的免疫抑制病.该病毒在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主要侵害肉鸡,也感染商品蛋鸡和火鸡.鸡群感染呼肠孤病毒后免疫功能低下,对其它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生长缓慢或停滞,饲料报酬率降低,死亡率增加,给养鸡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呼肠孤病毒不同毒株在抗原结构、致病性、细胞培养特性以及宿主特异性上都存在一定差异,且目前已经出现了高致病株[1].……  相似文献   
204.
运用PCR方法扩增出奶牛乳腺炎分离株10A的Fnbp配基结合区基因,该片段大小为350bp左右,将其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到受体菌DH5α中,用Amp/IPTG/X-gal琼脂平板筛选出含有重组子的菌株,鉴定成功后,测序结果表明: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10A的Fnbp配基结合区基因的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Mu50、N315、MSSA476、MW2、RF122、COL以及NCTC8325的相应区域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97%、95%、95%、96%、94%和94%。将重组克隆载体质粒进行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回收后的DNA,定向插入到融合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Fnbp,并转化到宿主菌BL21(DE3)株中,经IPTG4h诱导后,SDS-PAGE电泳表明,重组蛋白得到高效表达,重组蛋白主要以分泌形式存在,分子量35000左右,Ni柱纯化后的蛋白经Western-blotting检测,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5.
为了研究兽用鸡脾转移因子的多肽组成,利用冻融一透析法制备兽用鸡脾转移因子溶液,分别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多肽含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测定分子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分析多肽组成,脱E受体法测定转移因子活力。鸡脾转移因子溶液多肽含量为1570.8μg/mL.活力为10.92%,LC—MS法测得多肽分子量为800~7476Da,多肽种类581种,包括T细胞凋亡抑制相关蛋白(TIALl)等多种生物活性蛋白。初步揭示了兽用鸡脾转移因子的多肽组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6.
207.
采用RT-PCR方法直接从芦花鸡肿瘤中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的核酸扩增,经测序证实为ALV。将上述病料接种DF1细胞(C/E)进行盲传,并对其感染细胞上清进行ALV P27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证实获得了一株病毒,命名为SDJN2012。用PCR方法扩增其囊膜蛋白gp85基因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ALV参考毒株进行核苷酸或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SDJN2012与山东较早发现的J亚群ALV代表株SD0001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达93.4%(92.6%),与J亚群不同年代的代表株同源性为88.6%~93.3%(88.2%~90.6%),而与A,C,D,E亚群ALV毒株的同源性仅为19.7%~32.2%(10.2%~32.2%),进一步确证分离到的病毒为J亚群ALV。对种蛋的跟踪监测证实:ALV蛋清P27抗原阳性率为37.6%,而血清学监测则呈现多样性的变化:鸡群发病前J亚群ALV抗体检测为阴性,发病后阳性率仅为9.35%,而A/B亚群阳性率则由发病前的9.8%,攀升到发病后的75.4%,彰显出ALV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8.
由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极易发生点突变、基因缺失、插入及重组,导致病毒不断产生变异,新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不断出现,使得实际生产中免疫接种失败的现象不断发生。而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它的免疫反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黏膜免疫,这些免疫反应相互作用、互相补充,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机体针对该病毒感染的免疫基础、分子基础和其激发的多种免疫反应等角度阐述了该病毒感染机体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