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2篇
  22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615在甜脆豌豆栽培中的田间应用效果,以甜脆豌豆品种‘长寿仁’为试材,研究了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单施复合菌剂615,单施化肥,化肥+复合菌剂615配施)对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可显著提高结荚率(幅度为7.90%~12.49%),单施菌剂的病害率减少10.83%;所有施肥处理均可显著增加小区产量(幅度为10.75%~19.82%),其中化肥与菌剂配施增幅最大(19.82%)。单施菌剂使鲜食籽粒的总糖、蛋白和淀粉含量增加50.00%、9.24%和59.37%(p<0.05),其开花结荚期根际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是苗期的1.93倍、2.38倍和2.36倍,化肥与菌剂配施可提高总糖和淀粉含量(p<0.05)。综合经济和生态效益,甜脆豌豆施肥推荐化肥与复合菌剂615配施。  相似文献   
22.
为获得具有促进牧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生长能力的优良溶磷细菌(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 PSB)资源,本研究以祁连山青海云杉林(Picea crassifolia)根际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定性与钼锑抗比色定量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和植物盆栽接种试验,探究了上述根际土壤所分离菌株的溶磷能力、分类地位和对白三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12株PSB菌株在难溶性无机磷(National bot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hosphorus, NBRIP)平板上的溶磷圈直径/菌落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44~2.40。12株PSB菌株均归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在上述基础上,选取的5株菌株在NBRIP液体培养基培养96 h后,发酵液的可溶性磷含量范围为387.41~479.87μg·mL-1,其中菌株LT-4发酵液的可溶性磷含量最高。植物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菌株LT-4能显著提高白三叶的生物量,植株地上部和根干重分别显著增加87....  相似文献   
23.
浑善达克,蒙语释义为“黄色的野马”,是离北京最近、面积最大的沙地,被认为是京津地区沙尘暴最重要的发源地,因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开始启动。浑善达克沙地依靠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采取封禁保护、造林种草、沙化草原改良和建设、生态移民等综合治理措施,使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得到全面整治,建成了功能完备、系统稳定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环境状况显著好转,浑善达克这匹“黄色的野马”已经成为守护华北的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24.
利用大黄鱼野生群体与选育F1养殖群体杂交及群体内自繁,获得选育F1(♀)×野生(♂)、野生(♀)×选育F1(♂)、野生(♀)×野生(♂)和选育F1(♀)×选育F1(♂)4个组合的子代,对其卵径、油球径以及2~10月龄全长、体长和体质量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选育F1(♀)×野生(♂)卵径最大,并与野生(♀)×野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个群体油球径差异不显著(P>0.05);体质量是大黄鱼群体间杂交主要表现的生长性状,9月龄体质量双亲杂种优势最大为14.48%,野生(♀)×选育F1(♂)体质量杂种优势最大为25.68%;野生(♀)×选育F1(♂)的全长特定生长率为1.92%/d ,体质量为5.60%/d及选育F1(♀)×野生(♂)体长为1.99%/d ,是4个群体中最大特定生长率;拟合体长(L)与体质量(m)关系,选育F1(♀)×野生(♂)为 m=0.0277L2.8045(r2=0.9980),野生(♀)×选育F1(♂)为 m=0.0210 L2.9287(r2=0.9993),野生(♀)×野生(♂)为 m=0.0236 L2.8592(r2=0.9916),选育F1(♀)×选育F1(♂)为 m=0.0228 L2.8946(r2=0.9984)。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野生群体与选育养殖群体的杂交能提高大黄鱼子代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消化道的菌群结构、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特征,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大黄鱼胃、幽门盲囊和肠道中菌群组成及分布,并对比研究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模式下的消化道菌群;同时,结合生化分析方法解析2种模式下消化道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特征。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菌群多样性随消化道延伸呈下降趋势;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f))、Fructobacill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等代表的菌属为共有优势菌群。其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Anaerostipes等的丰度随消化道延伸呈下降趋势,而乳杆菌科、E01_9C_26_marine_group(o)所代表的菌属及黄杆菌属等则相反;普氏菌属(Prevotella_9)、乳杆菌科代表的菌属为2种模式养殖大黄鱼的主要差异菌属。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幽门盲囊和肠道中的菌群组成及其参与营养和免疫相关代谢通路的基因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胃部的菌群组成和相关代谢通路基因数目存在明显差异;而网箱养殖大黄鱼胃部与幽门盲囊和肠道的菌群结构及相关代谢通路基因数目差异相对较小。2种养殖模式下的大黄鱼消化道菌群与饲料菌群相近。另外,胃和幽门盲囊也具有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说明,整个消化道还具有一定的化学免疫屏障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大黄鱼健康养殖提供基础参考,并为消化道菌群生理功能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唇[鱼骨],俗称重唇,属鲤科、鲭属,黑龙江土著中体型鱼类。肉质细腻白嫩,风味鲜美独特,历史上就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品种,由于自然资源锐减,市场上身价日高。2010年,我们试验使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池塘驯化养殖唇鲭食用鱼,取得较好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观赏性地被在内蒙古中西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赏性地被是园林绿地规划中的覆盖地面的主要材料,在其花色、叶型等方面都具备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繁殖相对比较容易,养护相对简单,是城市园林中可以广泛应用的绿化植物。尤其在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城市中,开发和利用节水型地被植物,建立节水型的园林,既体现了园林植物的多样化,又丰富园林景观,从而也增加了园林绿化经济效益,对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具有理论的意义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28.
29.
对从豫西山区野生松科植物松树皮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用于肉仔鸡试验。选取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3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1组作对照,试验2和试验3组在肉仔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02%和0.04%松科植物松树皮提取物。经54 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2和试验3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和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和3组肉仔鸡死亡率分别下降40%和60%,成活率明显提高;各试验组间胸肌率、腹脂率、胸肌含水率、胸肌熟肉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2组和3组的腿肌率和胸肌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0.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它是微量元素同氨基酸羟基经配位反应而形成,具有独特的螯环结构并且接近于动物吸收形式的一种新型微量元素添加剂。与第一代的无机盐和第二代的简单有机盐相比,它具有稳定性好、生物效价高、无毒性和适口性好等特点。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添加剂在猪生产中对预防仔猪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