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7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采用AIV灭活油乳苗(H9N2)对AIV非免疫鸡进行接种并获取高免血清,取高免血清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经过Sephadex G25层析柱提纯后可获得纯度很好的IgG。将IgG应用过碘酸钠法标记辣根过氧化酶(HRP),制备禽流感酶标抗体(IgG—HRP),利用所提取的AI—IgG和所制备的禽流感酶标抗体按照双抗夹心Dot—ELISA试验操作步骤,采用方阵法分别摸索包被抗原及酶标抗体的最佳浓度,以及各步反应时间等最佳反应条件,以建立一种优化的AIV双抗夹心Dot—ELISA检测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I高免血清HI效价为10log2;AI酶标抗体克分子比值为2.45;优化的Dot—ELISA各条件为:包被AI—IgG最佳稀释倍数为1:50;最佳封闭剂为1%牛血清白蛋白;AI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100;待检抗原与2种抗体的感作时间均为0.5h(37℃)。优化后的检测方法可在2.5h内诊断结果。制备好的包被膜在4℃下保存2个月不影响其效果。而且敏感性提高了3倍,与新城疫病毒液、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减蛋综合症病毒液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62.
减蛋综合症病毒六邻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降落PCR法对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六邻体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酶切和PCR鉴定后,初步证明了目的片段的正确性。进一步经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所扩增的基因片段长度为2.74kb,共编码910个氨基酸,与由EDSV弱毒株(AA-2)全基因组的Hind酶切片段测序所得到的六邻体结构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相比,有11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63.
分别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Xba Ⅰ、Soc Ⅰ、Kpn Ⅰ、BamH Ⅰ和EcoR Ⅰ对EDSV—gDNA进行单酶切以及以Hind Ⅲ为参照,选用适当内切酶进行双酶切,经对酶切图谱比较分析,以确定基因组中各酶切位点数及在Hind Ⅲ片段上的位置。结果表明:HindⅢ、Xba Ⅰ、Soc Ⅰ、Kpn Ⅰ、BamH Ⅰ和EcoR Ⅰ的酶切片段分别为9、2、2、5、4、4条,Hind Ⅲ Xba Ⅰ、Hind Ⅲ Kpn Ⅰ、Hind Ⅲ Sac Ⅰ、Hind Ⅲ BamH Ⅰ及Hind Ⅲ XEcoR Ⅰ分别为10、10、11、11和13条,为进一步研究禽类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4.
旨在探讨鸡TGFβ1对MDCC-MSB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作者将构建的鸡TGFβ1过表达载体、干扰表达载体以及相应阴性对照转染MDCC-MSB1细胞,然后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鸡TGFβ1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显示,与相应阴性对照相比,转染TGFβ1过表达质粒可显著上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抑制MDCC-MSB1细胞的增殖,且使G1期细胞增加、S和G2期细胞减少,同时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转染TGFβ1干扰表达质粒可显著下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促进MDCC-MSB1细胞的增殖,G1期细胞减少、S和G2期细胞增加,同时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表明,鸡TGFβ1可抑制MDCC-MSB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对健康雏鸡和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雏鸡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观察到:健康雏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形态和哺乳动物的相似,但缺乏典型的绒毛型淋巴细胞;接种马立克氏病强毒后30~40天,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几乎全是光滑型淋巴细胞;鸡马立克氏病毒对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6.
探讨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介导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表达的可行性。将编码人t-PA功能区的基因片段与鸡VLDLy组装前体apo-B100基因融合,定向克隆到荧光蛋白表达载体SV40启动子下游,构建pApo-tPA-GFP表达质粒。应用电转化法将pApo-tPA-GFP表达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阳性减毒沙门菌经翅下静脉注入鸡体内,分别于注射后第1、2、3、4、5周随机剖检试验用鸡,无菌取内脏器官,经组织细菌培养、RT-PCR检测各脏器中基因分布,涂片荧光镜检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肝脏、脾脏和十二指肠均分离到沙门菌,PCR鉴定均为减毒沙门菌载体;RT-PCR检测在肝脏、脾脏、十二指肠中有目的基因存在;荧光检测在肝脏、脾脏中有荧光蛋白。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能够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有效的转入到动物体内,这一方法有望为动物转基因提供便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7.
鸡奇异变形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奇异变形杆菌病是近年来国内新发现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病雏主要表现为一侧性或两侧性瘫痪和水样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引起人们对该病的重视,本文对鸡奇异变形杆菌病作一概述。 1.病原:奇异变形杆菌是肠杆菌科变形杆菌属中的一个种,为革兰氏阴性菌,周身具有鞭毛,运动活泼,无荚膜,无芽胞,呈单个或成对的球状、球杆状、杆状、长丝状  相似文献   
68.
以醋酸纤维素膜作为固相载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鸡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体(IBD—IgG),饱和二氨基联苯胺为底物显色,建立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双抗体夹心Dot—ELISA诊断法。经方阵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IgG的包被液为0.05mol/L(pH9.6)碳酸盐缓冲液,包被浓度为1:50;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100;洗涤液为含0.05%吐温—80的0.02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封闭液为含0.2%明胶的洗涤液;封闭时间、抗原及酶标抗体的作用时间均为37℃30min。应用本方法和琼扩试验同步检测20份已知阳性病料、120份待检病料和胚毒尿囊液、10份正常鸡样品,结果表明,Dot—ELISA阳性率为90%,而琼扩试验为40%;凡琼扩试验阳性者,Dot—ELISA均呈强阳性,而在Dot—ELISA阳性样品中,只有44%呈琼扩试验阳性,Dot—ELISA的敏感度为琼扩试验的100倍。  相似文献   
69.
对健康和免疫后攻击京-1株MD强毒鸡中枢免疫器官中PMC+浆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健康攻毒组免疫器官中PMG+浆细胞数在攻毒后3天开始下降.15~20天迅带回升,30天左右达到峰值,以后又迅速下降;免疫攻毒组,免疫器中中的PMG+浆细胞数在攻毒后20天以前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之后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IBDV一C~4F~7强毒接种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超微结构的动态观察表明:接毒后12-24h淋巴细胞呈现轻度坏死,接毒后72~120h淋巴细胞坏死最严重,之后则淋巴细胞坏死现象逐渐减轻,至接毒后264—288h在胸腺髓质区内出现接近正常皮质的淋巴细胞,但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尚未见到修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