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提高黑果花揪酒醪的品质,以精选大米和黒果花揪果实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对黒果花揪酒醪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8 d,酵母接种量0.8%,黒果果汁添加量8.5%.在此工艺条件下,酿造出的黑果花揪酒醪质地均一,口感柔和,具有特殊香味.黒果花揪酒醪酒精度为1.3%,多糖含量为30.12 g/100mL,花色苷含量为16.40 mg/100mL.  相似文献   
52.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32头产奶水平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A、B两组。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400mg·kg^-1,B组饲喂基础日粮,持续15d。第一阶段试验结束后,两组均饲喂基础日粮,持续20d。第二阶段A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A’组),B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200mg·kg^-1(B'组),持续15d。结果显示,A组奶牛产奶量略高于B组,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产奶量;但A’组奶牛产奶量极显著低于B组(P〈0.01),可能由于添加Da剂量过大导致内源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同时与A’组相比,B’组乳蛋白略有提高,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旨在揭示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和OAS1在中国荷斯坦奶牛早期妊娠阶段外周血中的表达规律,为利用干扰素刺激基因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试验用青年母牛共27头,其中自然发情牛10头,同期发情牛17头;人工授精后0、14、18、21和28d采集外周血并分离总白细胞或白细胞亚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SG15和OAS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人工授精后18d妊娠牛外周血中ISG15和OAS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怀牛;ISG15在妊娠牛中一致上调(平均3.92倍),空怀牛中一致下调(平均1.46倍);OAS1在妊娠牛中平均上调3.49倍,空怀牛平均下调1.28倍。自然发情条件下,妊娠牛外周血中ISG15和OAS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怀牛,同期发情条件下两个基因在表达趋势上与之类似,但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人工授精后18dOAS1在妊娠牛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空怀牛,其中妊娠牛中OAS1一致上调表达,平均上调2.14倍,空怀牛中OAS1一致下调,平均下调1.80倍。研究提示:人工授精后第18天妊娠牛与空怀牛之间ISG15的差异表达比OAS1更明显;自然发情状态下,妊娠牛与空怀牛之间两个基因差异表达情况比同期发情状态下更明显;相对于外周血总白细胞,妊娠牛与空怀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SG15、OAS1的差异表达倍数更低。综上表明,利用外周血中ISG15的表达水平可望能够在人工授精后18d对自然发情奶牛较为准确地做出早期妊娠诊断;对于ISG15、OAS1在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类中的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奶牛早期妊娠识别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进行免疫,按照国家标准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江苏省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所抽检的16个种鸡场、204个规模鸡场、953个散养户的3 984份鸡血清样品进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分析疫苗实际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江苏省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Re-5株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4.90%,Re-4株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1.25%,均超过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免疫要求。各市的免疫效果存在差异,Re-5和Re-4株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以徐州市最高,分别达到99.29%和98.93%。2个年度的样品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Re-5株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2008年比2009年高,Re-4株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2009年比2008年高。在种鸡场、规模鸡场和散养户中,种鸡场的整体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Nrf2)基因沉默及激活后对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小分子干扰(siRNA)技术及Nrf2的激动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分别从Nrf2基因的下调和上调表达来研究Nrf2对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Homebox A10(HOXA1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在设计的2条siRNA序列(siRNA-1209和siRNA-1672)中,siRNA-1672在终浓度为75 nmol/L、作用时间24 h时抑制效果较好,抑制效率在80%以上;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Nrf2蛋白表达水平在转染后96 h极显著下降(P<0.01),而HO-1和HOXA10的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60%和70%(P<0.01),蛋白表达量在96 h后极显著或显著下降(P<0.01;P<0.05)。此外,经CCK8方法检测,Nrf2基因表达沉默后,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减弱。而在tBHQ激活Nrf2试验中,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BHQ终浓度为30 μmol/L时Nrf2蛋白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HO-1和HOXA10的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上升。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siRNA-1672能特异性地抑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Nrf2的表达,而抑制Nrf2的表达会导致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且Nrf2对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O-1和HOXA10基因表达存在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6.
高校重点实验室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汇集各研究领域优秀的科技专家,是进行国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但是由于各种科学研究的多样性和科学实验的复杂性,实验室成为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因此安全事故的预防显得尤其重要。针对高校实验室潜在的安全事故及其成因,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具体措施,对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7.
研究生班级是规模化条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通过分析目前已有的研究生班级建设模式的特点,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际,根据专业特点、延期毕业生情况,提出班级建设的新模式。这种新型班级建设模式对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分析空怀水牛血常规数据,从血液生理变化层面探讨水牛人工授精后早期妊娠失败的原因。[方法]采集14头摩拉水牛人工授精后0d、18d、20d、23d和28d血液样本,利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于人工授精后的42d进行直肠检查和B超诊断,对确诊为空怀的摩拉水牛血液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工授精后0d和18d白细胞(WBC)参数均在正常值范围或接近正常值。20d、23d和28d白细胞数显著高于0d(P0.05),并且超出正常值范围;其中,18d和20d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及其比例显著低于0d(P0.05),18d~28d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及其比例均高于0d。与0d相比,18d及之后,红细胞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均极显著下降(P0.01),但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数(RDW)均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妊娠失败摩拉水牛中淋巴细胞及其比例上升是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妊娠失败一方面与胚胎发育早期母体较弱的免疫耐受/妊娠识别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人工授精后牛群的贫血体况也提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与配母牛的繁殖管理。  相似文献   
59.
为比较不同过瘤胃脂肪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汁成分的的实际应用效果,选取24头试验奶牛,分为3组,每组8头,试验Ⅰ组喂全棉籽,试验Ⅱ组喂脂肪酸钙+麸皮,试验Ⅲ组喂麸皮对照,其添加量分别为:Ⅰ组1000 g ,Ⅱ组400g+600g,Ⅲ组1000g。结果显示:Ⅰ组日产奶量提高2.1k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稳定产奶量;Ⅰ组乳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固体物、乳脂率、乳蛋白率未见显著变化(P>0.05)。这表明,奶牛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脂肪能提高产奶量,对乳汁成分的影响不显著;过瘤胃脂肪中,全棉籽效果明显优于脂肪酸钙,且原料丰富、成本低、应用操作方便,宜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60.
武汉地区不同杂交组合半番鸭生产性能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番鸭与家鸭进行杂交,通过人工授精技术生产半番鸭,记录半番鸭0~10周龄体重、饲料消耗量,并于70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各组屠宰性状、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Ⅳ组半番鸭(克里莫番鸭δ×樱桃谷鸭早)组合在10周龄的体重(4 288.0g)、胸肌重(610.0 g)、胸肌率(20.0%)、腿肌重(390.9 g)、腿肌率(12.8%)、瘦肉率(32.8%)等6个指标在4个杂交组合中均为最高,料肉比(2.8)最低;而第Ⅱ组半番鸭(克里莫番鸭×丽佳鸭)组合的胸肌重(351.8 g)、胸肌率(16.5%)、腿肌重(262.5 g)、腿肌率(12.6%)、瘦肉率(29.0%)指标为最低.在肉质分析指标中,第Ⅰ组半番鸭(中华黑番鸭×丽佳鸭)组合的胸肌、腿肌滴水损失最小(1.4%,1.1%),且熟肉率最高(57.9%,6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