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11年5-6月。襄阳市某养殖户饲养的鸡群中发生以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经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和动物接种试验诊断为致病性葡萄球菌引起的鸡葡萄球菌病.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对湖北省部分肉鸡场的大肠埃希菌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从采集的50份发病及死亡鸡肝脏、心脏和气囊中共分离出21株大肠埃希菌,对其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致病性进行了研究,初步鉴定为大肠埃希茼.同时对分离的21株大肠埃希菌的O群抗原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其结果为10株O78、6株O18,2株O1,还有3株有待于进一步的血清...  相似文献   
133.
通过浸种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Ca2+处理,研究干旱胁迫下Ca2+处理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最佳Ca2+处理方法,以期最大程度上减轻干旱胁迫对辣椒植株的伤害。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0 mmol/L Ca2+浸种处理,辣椒幼苗的平均株高、茎粗、根长分别为26.67、0.379、16.42 cm,仅比正常对照处理降低8.7%、3.1%、7.3%,均无明显差异;比单纯干旱胁迫处理高45.7%、17.0%、50.1%;地上、下部分的鲜重和干重分别为6.27、1.65 g和0.98、0.17 g,与正常对照处理相比,分别下降了9.5%、14.1%和3.9%、22.7%,下降幅度最小;壮苗指数降低幅度较小,壮苗指数为0.216,比正常对照处理降低24%;辣椒幼苗在干旱的胁迫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要显著高于不浇水也不经过Ca2+处理对照,叶片在连续干旱15 d后才出现叶片萎蔫的现象,表明了Ca2+对辣椒幼苗抗旱性的增强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4.
2013—2015年,对红掌的病虫害种类、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查清了红掌上主要有病害5种、虫害5种,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红掌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严重侵害鸭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大批死亡,给养鸭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雏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6.
自2001年以来,湖北部分猪场断奶仔猪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症状并伴随高热现象,病死率高达60%。为了探索其主要致病因素,对来源于22个发病猪场的108份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108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附红细胞体(E.suis)和猪弓形虫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3.3%、22.2%、48.1%和14.8%;同时存在PCV-2、PRRSV和E.suis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CV-2和E.suis混合感染最为严重,阳性率达32.4%。表明湖北省部分"红斑病"发病猪场均不同程度存在PCV-2、PRRSV和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现象,特别是PCV-2感染情况极为严重,提示PCV-2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可能是湖北省一些猪场出现红斑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7.
选取不同品种鸡群的J亚群白血病病毒代表毒株分别感染SPF鸡和地方鸡,记录分析感染鸡的临床症状、产生肿瘤时间。结果表明,商品蛋鸡源毒株对SPF鸡和地方鸡致肿瘤时间均早于地方鸡源毒株,感染SPF鸡后出现肿瘤症状比例和死亡率分别为42.7%和11.3%,远高于地方鸡源毒株的19.3%和4.7%。感染地方鸡鸡后出现肿瘤症状比例和死亡率分别为26%和8%,远高于地方鸡源毒株的9%和3.3%。可见这两类不同来源毒株致肿瘤特性差异显著,商品蛋鸡源毒株致肿瘤性明显强于地方鸡源毒株。  相似文献   
138.
139.
为探寻有效的芒果园酸性土壤改良措施,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酸性土壤单施石灰、单施有机肥、混施石灰+有机肥对土壤生物和化学特性及芒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石灰可显著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其中单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但对土壤酸度无显著影响,而单施石灰可显著降低土壤酸度,但对土壤养分无显著影响,石灰和有机肥混施土壤水解性酸和交换性酸含量降低,土壤pH上升0.38个单位,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62.01%~78.38%,且可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其盐基饱和度提高13.37个百分点。单施石灰或石灰与有机肥混施可使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7.63%~54.20%,但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12.34%~27.06%,而单施有机肥则可使此4种土壤酶活性提高4.55%~58.75%;单施石灰、单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石灰混施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芒果单果重、果实品质和产量,单施有机肥果树叶片质量、果实产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单施石灰,但果实糖酸比低于单施石灰,综合来看,石灰与有机肥混施效果最佳,其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163.85%,微生物熵提高48.73%,单果重、糖酸比和产量分别提高20.88%、64.00%、54.70%。综上,单施石灰或单施有机肥均可一定程度地改良芒果园酸性土壤,但两者混施效果最佳,因此,石灰+有机肥混施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芒果园酸性土壤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40.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周边地区发病鸭场的病死鸭进行了病理剖检,直接从病死鸭肝脏、心血及脑组织中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动物回归试验确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分离到8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头孢唑啉钠、先锋V、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