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黄酮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7.02±3.03)kg的萨福克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羊28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成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0.1%、0.2%、0.4%苜蓿黄酮。预试期7 d,正试期41 d。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苜蓿黄酮对绵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②日粮中添加苜蓿黄酮对绵羊血清中球蛋白(GLB)、天冬氨酸(ASP)、尿素氮(BUN)、高密度脂蛋白(HDL)、磷(P)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Ⅲ组GLB含量在第1天时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Ⅳ组ASP含量在第1和21天时显著低于Ⅰ组(P<0.05),BUN含量在第1天时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HDL含量在第21天时显著低于Ⅰ、Ⅲ组(P<0.05);Ⅳ组P含量在第21天时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苜蓿黄酮可调节绵羊脂类代谢,提高氮的利用率;维持体内能量代谢及平衡Ca、P含量;具有潜在的促生长功能;对肝脏功能无不良影响。建议绵羊日粮中苜蓿黄酮的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比较了几种提取微生物固体发酵代谢物的方法,旨在筛选出一种尽可能多保留了代谢物的方法.试验采用热带假丝酵母固体发酵棉粕源底物,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为分析平台,分别采用50%冷甲醇溶液(甲醇法)、酸性甲醇-乙腈溶液(酸性甲醇-乙腈法)和50%乙腈溶液(乙腈法)提取发酵代谢物.结果表明:采用酸性甲醇-乙腈法、乙腈法和甲醇法分别提取出1 831、1 522和1 262种代谢物,提取效率表现为酸性甲醇-乙腈法>甲醇法>乙腈法.本试验中3种方法相比,酸性甲醇-乙腈法提取的代谢物种类最多,提取效率最佳,是微生物固体发酵代谢物提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在饲喂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 600只2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正对照组(PC组)饲喂正常能量水平的基础日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在PC组日粮的基础上降低628 kJ/kg能量水平的日粮;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分别在NC组日粮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l和复合非淀粉多糖酶2。【结果】在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够降低海兰褐蛋鸡采食量和料蛋比,提高各养分代谢率,但差异不显著,对于蛋重没有影响。【结论】在蛋鸡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够替代一部分油脂(2 kg豆油,628 kJ/kg能量)水平,并且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葡萄籽添加比例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80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Ⅱ、Ⅰ、Ⅳ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和8%的葡萄籽,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1)Ⅱ、Ⅲ、Ⅳ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第14天,Ⅲ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28天,Ⅱ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3)第14天,Ⅱ、Ⅲ、Ⅳ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Ⅲ、Ⅳ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第28天,Ⅲ、Ⅳ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P<0.05);4)第14天,Ⅲ组土胞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Ⅱ、Ⅲ、Ⅳ组毛螺旋菌科UCG-010(Lachnospiraceae_UCG-010)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Ⅱ、Ⅲ组泰氏菌属(Tissierell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第28天,Ⅱ、Ⅲ、Ⅳ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2%~8%的葡萄籽对其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抗氧化性能并提高生长猪对脂质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显著降低粪便中Streptococcuss的相对丰度,提高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奶牛、新生犊牛血清指标的影响,为异位酸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添加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8头健康、第3胎次、预产期相近的经产荷斯坦围产期奶牛,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饲喂基础饲粮+30 mL/(d·头)的异位酸,Ⅱ组饲喂基础饲粮+60 mL/(d·头)的异位酸。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从奶牛产前21 d开始到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在产后10和21 d,Ⅰ、Ⅱ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Ⅰ、Ⅱ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组瘤胃氨态氮(NH 3-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产前10 d,Ⅱ组奶牛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奶牛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在产前10 d和产后21 d,Ⅱ组奶牛血清尿素氮(U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21 d,Ⅰ、Ⅱ组奶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产前10 d,Ⅰ组奶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和21 d,Ⅱ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和产后10 d,Ⅱ组奶牛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Ⅰ组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 d,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在产前10 d和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6)Ⅰ、Ⅱ组新生犊牛血清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新生犊牛血清IgA、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可提高奶牛产奶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奶牛的抗氧化及免疫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生犊牛的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本试验中,奶牛围产期饲粮中异位酸适宜添加量为60 mL/(d·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甜菜粕作为能量饲料替代玉米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养分消化率及其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3个不同时期,分别饲喂A(基础日粮)、B(甜菜粕替代15%玉米)、C(甜菜粕替代30%玉米)3种日粮,每组日粮除玉米和甜菜粕外,其他成分均相同。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组间在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养分消化率和乳成分变化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B组与A组、C组比较,乳成分中乳脂、乳糖、总固形物含量最高,奶牛对粗蛋白、磷等养分的消化率最好。15%甜菜粕替代量优于30%甜菜粕替代效果。因此甜菜粕作为奶牛能量饲料,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可改善乳成分、提高养分消化率。建议替换玉米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塔里木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繁殖周期相同、体重相近的塔里木鸽80对,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对。对照组(A组)塔里木鸽饲喂基础饲粮,F1组、F2组和F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植物乳杆菌+0.06%丁酸梭菌、0.6%植物乳杆菌+0.12%丁酸梭菌、1.2%植物乳杆菌+0.24%丁酸梭菌。试验期38 d。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F2组雌鸽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F2组塔里木鸽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增加(P<0.01);F2组塔里木鸽屠宰率极显著提高(P<0.01);F1组、F2组塔里木鸽腿肌率显著提高(P<0.05);F3组塔里木鸽全净膛率极显著提高(P<0.01);F1组、F2组塔里木鸽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F...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棉粕经热带假丝酵母菌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棉粕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选取180羽1日龄科宝白羽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对照组饲喂不加菌发酵棉粕(CSM),两个试验组分别饲喂热带假丝酵母菌发酵棉粕(FCSM)、CSM+热带假丝酵母菌(CT-USCM,活菌量同FCSM)。21日龄试验结束。结果表明:①FCSM组肉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CSM和CT-USCM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CT-USCM组肝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CSM和CT-USCM组的腹脂率和皮下脂肪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FCSM和CT-USCM组肉鸡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FCSM和CT-USCM组肉鸡血糖(Glu)、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⑤FCSM和CT-USCM组肉鸡肝脏和腹脂中激素敏感酯酶(HSL)活性和生长激素(G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FCSM组肝脏和腹脂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苹果酸酶(M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肝脏中脂蛋白酯酶(LPL)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脂中脂肪酸合成酶(ME)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FCSM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同时还能通过影响脂肪代谢相关酶活和激素参与肉鸡脂肪合成和分解,降低肉鸡腹脂率和皮下脂肪厚度。  相似文献   
19.
细菌群体感应(QS)是细菌用来调节集体行为的细胞间通讯过程。QS依赖于细胞外信号分子动态调节多种代谢和生理活动。研究发现,细菌QS在调控肠道微生物及肠道对营养素的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是营养素主要的吸收器官,也是微生物菌群的聚集地,肠道内的营养素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动物机体的健康。有害细菌会通过QS分泌的毒力因子威胁宿主的健康,而益生菌会通过抑制有害细菌QS的发生而达到保护宿主的目的。因此,本文对细菌QS、肠道微生物、营养素三者之间的联系及抑制QS促进肠道健康的对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饼粕饲料中膳食纤维(DF)的含量、结构、理化特性和发酵特性,为饼粕饲料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以4种饼粕饲料(棉籽粕、葡萄籽粕、红花籽粕、葵花籽粕)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和体外产气等方法测定4种饼粕饲料的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纤维(SDF)、不可溶性纤维(IDF)、纤维素(CEL)、半纤维素(HCEL)、木质素(ADL)的含量及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发酵特性。结果显示,棉籽粕中IDF、SDF和TDF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饼粕饲料(P<0.05)。棉籽粕CEL、HCEL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饼粕饲料(P<0.05),葵花籽粕ADL含量显著高于其余3种饼粕饲料(P<0.05)。葵花籽粕持水力显著高于其他3种饼粕饲料(P<0.05)。葡萄籽粕的持油力显著低于其他3种饼粕饲料(P<0.05)。棉籽粕和葵花籽粕的膨胀力显著高于红花籽粕和葡萄籽粕(P<0.05)。在pH值为2、7的条件下,葡萄籽粕的胆固醇吸附力显著高于其余3种饼粕饲料(P<0.05)。4种饼粕的膳食纤维形貌特征差别较大。在整个48 h内,棉籽粕的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